100多年前,杨式太极拳的祖师杨露禅(1799—1872)在北京旗营任教。满族人全佑(1834—1902)在旗营任见习军官,同时跟杨学艺。全佑把杨露禅的杨式大架和杨的次子杨班侯(1837—1892)的杨式小架融于一体,自创太极功架。全佑的儿子吴鉴泉(1870—1942)把父亲所创之功架加以改进修润和充实后自成为一个流派,即吴式太极拳圆架,由于当时吴式方架太极拳还未产生,所以人们称其为吴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拳架紧凑,轻松自然,小巧灵活,连绵不断,以柔化著称,架子虽小但仍舒展大方,动作饱满,小架子却为大架子功底,步型多“川字步”,身型要求“立身中正”和“斜中寓正”。
吴鉴泉的长子吴公仪(1897—1968)把吴式太极拳圆架修润为吴式方架太极拳。吴式方架除了有吴式圆架的特点外,还具有其他流派太极拳的走圆弧螺旋、粘身发劲的共同特点。任何流派的太极拳中都存在着圆和方,而且是圆中有方、方中有圆,方和圆同时存在,如果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了。那么吴式方架太极拳为什么称其为“方架”呢?我认为由于它的许多动作身体转幅小,掌臂的运动弧线走得小,有些动作强调取中走直,如“揽雀尾”“右虚步合臂(提手上势)”“搬拦捶”等,当然也有如“玉女穿梭”“云手”等身体转幅大,掌臂运动弧线大的。但从其整体外形看,吴式方架太极拳给人的印象是其拳架如同书法中的楷书,一笔一画清清楚楚,方方正正,动作分得细,更加便于学习练习,它不能像练圆架一样把动作打浑,要把做方架动作看作是写正楷字,它不是草书,要等第一笔(大动作中的某一个分动作)写好了到位了,再写第二笔,以符合自动调控,使动作节拍和内气运行相合。
吴式方架的有些动作与动作之间从套路运行中的外形看似乎略有停顿,其实这时暗意念没有停,它在为下一个动作蓄力。这样就有利于势能和动能、阴和阳的互相转换,有利于内气运转和自动调控。如果有时单纯去追求外在所谓连绵不断的运动,这时却造成了暗意念的中断,形成套路运动的内部断劲,反而不利于势能和动能、阴和阳的互相转换,不利于内气运转和自动调控。
吴式方架太极拳套路内在结构严谨,一环紧扣一环而势势相承。其套路动作(或者分动作)若抽掉一个就会感觉到不行,会使动作运行不顺而影响内气运转和自动调控。这正说明了它的内在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像用砖头砌成的砖墙一样,使其间不能随便抽掉一块,若抽掉一块产生空隙,这里就会断劲。所以练习者必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一个分动作接一个分动作地练下去。(www.xing528.com)
吴式方架太极拳拳架大小适中。一般讲,太极拳中的大架子易筋骨,小架子易静、气。而吴式方架太极拳相比较为中架子,使肢体圆周适中,故其既有益于易筋骨也有益于静、气。
吴公仪在上海将吴式方架太极拳传授给了丁金山、丁德山两兄弟。而后,吴公仪定居澳门,并教出了许多国内外学生。我的吴式方架太极拳老师毛延林在上海跟两位丁师学吴式方架7年得到真传。听毛延林老师说,两位丁师太极推手的功夫很好,年轻小伙子的身体只要被他们的手搭住就会像被粘住一样,如果这时谁想要脱离即使身体稍一动也会跌得老远。目前在上海体育馆和文化宫及公园等场所仍有练习吴式方架太极拳的人。他们所练的和我练的这套一样,是吴公仪原先定型的100式。近期在公园晨练时还见到过新加坡来杭州的几位旅游者也在公园练吴式方架,但其套路编排和部分动作有所改动。和其他流派的太极拳相比,练吴式方架太极拳的人较少,为防止这么好的拳失传,今以自己微薄之力,依靠广大读者、武术同仁合起来的大力,把吴式方架太极拳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