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象棋的起源问题,曾有数种说法,但通过考证普遍认为象棋起源于中国。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关于象棋的文献记载,如宋玉(又一说屈原)在《楚辞 · 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黑白各六枚,共十二棋,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箸,相当于骰子,在行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局分十二道,两头当中名为“水”,置“鱼”两枚。两人相博,互相投箸(掷采)行棋,棋行到处,即入水食鱼。每食一鱼得二筹,得筹多者为胜。因当时棋子用象牙雕刻,故名“象棋”。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衰亡、封建社会刚刚兴起的时期。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文化大发展时期。当时的科学技术、数学、天文学、军事学及体育艺术等,都有相当发展。棋艺被当时学者认为是数学的组成部分,并且在这个百花园中开放。其实,棋艺与当时的天文学、数学、军事都有关,也可以说它是在这些科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且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春秋战国时期的棋艺,统称“博弈”。博在古文献中或写成簿,也叫象棋。西汉时刘向在《说苑·善说篇》记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
秦汉时期,随着生产的发展,政权的统一,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其文化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如著名的《九章算术》的出现、造纸术的发明、张衡的地动仪、华佗的医药学,都是这个时期对人类所做的杰出贡献。就象棋而言,当时不是专指单一的某种棋,除围棋外的其他几种棋戏,如六博、弹棋等均称“象棋”。
在这种棋制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一种叫“塞”的棋戏,只行棋不投箸,摆脱了早期象棋中侥幸取胜的成分。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格五”。从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可以印证汉代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如图1-1、图1-2。
图1-1 古人对弈
图1-2 北周武帝宇文邕发明的象棋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象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祖国各民族的大融合和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使社会生产有了一些提高,我国科学文化也相应地得到了新的发展。象戏产生在南北朝时期不是偶然的,因为人们对当时的棋戏,如六博、塞戏,觉得着法简单,趣味太淡,围棋则太费时间,而象戏却正好居二者之间,适于一般群众的文体活动。我国自南北朝至北宋末的象棋,古文献中都以“象戏”名之。
这一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公元572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制《象经》,“集百竂讲说”(见《北史·周本纪》)。王褒写《象经·序》,庾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
隋唐时期,我国南北统一,疆域广阔,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因此,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的唐诗,吴道子、阎立本的绘画及其他科学艺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文化宝库之一,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卓越的才智。这个时期的棋艺,如围棋、象棋、双陆、弹棋等,也都有了新的发展。
3.武则天梦中下象棋
唐代的象棋在唐太宗的关注下,更是逐渐盛行起来。据《梁公九谏》记载,唐太宗的儿媳武则天就是个象棋迷。《梁公九谏》说:“则天睡至三更,又得一梦,梦与大罗天女对手着棋,局中有子,旋被打将,频输天女,忽然惊觉。来日受朝,问诸大臣,其梦如何……”
4.白居易与象棋
白居易(772-846),是一位爱好象棋的大诗人。“兵冲象戏车”是他吟咏象棋的名句。白妻是牛僧孺党重要人物杨颖士的妹子,牛氏《宝怪录》曾以小说的形式写过唐代象棋制度,与白居易的诗相辉映,更为唐代的象棋史增添了光彩。
5.橘中戏
唐牛僧孺著《玄怪录》中有《巴邛人》一篇,讲述象棋的神话故事。大意说,有个巴邛人,家有橘园,因霜后橘已收,但余下两个大橘,摘下剖开一看,每橘都有两个老人在着象棋。橘中戏不但是后人小说、戏曲的题材,也是许多诗人的题材,明代的著名象棋谱《橘中秘》《橘中乐》等书名当来源于此。
结合现在能见到的北宋初期饰有“琴棋书画”四样图案,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间的棋盘来表示棋的苏州织锦和河南开封出土的背面绘有图形的铜质棋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国际象棋颇多相似之处。当时象棋的流行情况,从诗文传奇以及诸多记载中,都可略见一斑。而象棋谱《樗蒲象戏格》三卷则可能是唐代的著作。(www.xing528.com)
6.宋代时期的象棋
宋代时期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北宋时期,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著术问世,民间还流行“大象戏”。
7.象棋定型于北宋时期
960年,后周的大将赵匡胤夺取帝位,建都河南开封,史称北宋。北宋是我国象棋史上的大革新时代,这个象棋革新运动,整整持续了160多年,最后才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黑、红棋各有将(帅)1个,车、马、炮、象(相)、士(仕)各2个,卒(兵)5个。由于火炮的发明,使军事战略战术上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它反映到象棋中来,促使了象棋的变革。
据民间传说,北宋太祖赵匡胤与道士陈抟下象棋,赌输了华山,这个传说可能来自明代,清初吕留良《象棋活》说:“华阴县载:宋太祖落魄时,曾游华山,与希夷老人对象棋,太祖负于陈。遂于即帝位时,罢免华山附近黎庶之征徭,以示不食前言,今犹有遗迹存,可证。”
8.南宋和元代象棋的发展
南宋和元代是我国近代象棋定型后进入的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定型后的中国象棋,艺术性和娱乐性都大大的加强了,深受当时广大群众的欢迎和爱好。象棋在南宋初不仅遍及全国,而且已是家喻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爱好下象棋。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
北宋末南宋初,是我国近代“九十路”象棋的定型时期。自此之后,我国象棋更向前发展了,象棋谱也应运而生,并且在数量上也逐渐增多了。南宋至元代的象棋谱,据可靠文献记载,有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 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
9.明、清象棋的发展与棋谱简介
在明朝封建统治270多年里,我国象棋的发展非常迅速,尽管当时在士大夫阶级中有弈博象贱之称,但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其中尤以明代徐芝的《适情雅趣》、明末清初朱晋桢的《橘中秘》、清代王再越的《梅花谱》和张乔栋的《竹香斋象戏谱》最为著名。杨慎、唐寅、郎英、罗颀、袁枚等文人学者都爱好下棋。大批著名棋手的涌现,显示了象棋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喜爱的状况。
现存明代残局谱有《梦人神机》(残本)144局,《梦入神机》象棋谱十二卷,作者佚名。《梦入神机》在明代是一部相当流行的象棋谱,明代各藏谱家都曾收藏过此谱。但令人十分惋惜的是,至今尚未发现其他完整的版本流传下来。《梦入神机》残本,是郑国钧于1949年在天津静海县的一个集市上,从一个姓杜的杂货商的包装纸中抢救出来的。经过郑的搜集,仅有一、二、三卷残本和卷七一册共285局。从中删去与《道清雅趣》相同的局数后,尚存144局,这是非常难得的宝贵遗产。
10.民国时期的象棋
民国时期由于战争的原因,象棋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但是当时还是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象棋棋手,他们不但发扬了象棋,同时还通过象棋活动,以弈棋宣传抗战,募捐支持抗日,为中华民族解放大业做出贡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是“百岁棋王”——谢侠逊。
谢侠逊,中国象棋运动的开拓者,爱国象棋家,也是中国国际象棋的先驱,人称“百岁棋王”。名宣,小名卿源,原字弈算,以示个人爱好,后改字侠逊,号烂柯山樵。
谢侠逊四岁初知象棋门经,六岁领悟棋理,九岁通晓棋谱,十岁全县称雄,十三岁与温州棋魁陈笙战成平手,名噪东瓯。1918年,在上海力挫群雄获全国象棋个人冠军;1928年被推为全国棋坛总司令,称“中国棋王”。1929年至1931年,三次国际象棋大赛中,斩关夺隘,势如破竹,连连夺冠,扬威世界。抗战期间,作为国家特使赴南洋诸国,以弈棋宣传抗战,募捐支持抗日,并动员3000余华侨青年归国投身抗战,为中华民族解放大业做出贡献。
谢侠逊平生著作甚丰,共出版棋谱十余部二十九册。有《国耻纪念象棋新谱》《象棋谱大全》(12册)、《象棋指南》等29本象棋专著传世。
11.谢侠逊与周恩来谈棋论友
一天,周恩来总理忽然来访与谢侠逊弈棋论棋道,周恩来总理意味深长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谢侠逊回答说:“马,虽有八面威风,但可用兵卒制马。”周恩来总理昂首大笑,爽朗地说:“对!对!兵卒就是群众,抗日救国就是要广泛发动群众啊!”后来,谢侠逊把第二局残局命名为《共纾国难》,发表在重庆《大公报》副刊《象棋残局》上,以纪念这次有意义的会见。
12.中国棋王碑林
中国棋王碑林坐落在全国象棋之乡平阳县腾蛟镇的卧牛山南麓,是棋乡人民为了纪念百岁棋王、爱国象棋家谢侠逊和弘扬中国象棋文化而修建的文化设施,收藏着20世纪政界、社会名人、书法家为谢侠逊先生题词的60块碑。主碑是江泽民同志为谢侠逊百岁寿诞的题词及抗战期间周恩来总理在重庆与谢侠逊对弈的“共纾国难”残局。此残局乃一盘“和棋”,寓停止内战,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