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山门东望,有圆阜突起,状若含珠;四周九峰环列,呈九龙抢珠之形。土阜上有一丛冲天高松,但见松荫弥天,虬枝蟠舞,史称“含珠林”。历经风雨兵火,至今仍存五棵。其中一松尤为奇特,根一而茎四,从下直挺而上,被明末清初的雪窦寺方丈石奇云禅师叹为“四山齐拱一株松”。历代文人雅客对含珠林多有赏咏。宋代名家梅尧臣作《含珠林》诗:“山为骊龙蟠,谷为骊龙腮。珠树存其间,谁采明月来。何须循海隅,笑蚌未成胎。”
古之谜。黄巢的结局之谜,据说,含珠林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墓地。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新旧唐书中关于黄巢自杀和他杀的记载都有可疑之处,关于黄巢的真正死因成为千波及雪窦寺。
公元884年,黄巢兵败泰山狼虎谷。关于之后的生死结局,一直有三说,其一便是“遁逸为僧”。传黄巢并未自杀或被叛徒外甥林言所杀,而是林言杀了一个貌似黄巢的人后向朝廷交差,掩护黄巢出逃为僧。南宋著名文学家周密《癸辛杂识》有记:“张全义为西京留守,识黄巢于群僧中,后住四明雪窦山,即雪窦禅师也。”
清初著名史学家黄宗羲《四明山志》有载:“(雪窦)开山师祖常通,领徒前来建寺,此师或为黄巢。”雪窦禅师常通,是在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被明州刺史黄晟从宣州谢仙山瑞圣院请来上雪窦山主持寺事的。次年常通就大兴土木,扩建殿宇,雪窦寺始由禅宗执帜,遂成十方禅院。常通禅师被后世尊崇为“雪窦开山第一祖师”。(www.xing528.com)
当年常通远参唐末高僧长沙景岑法师。景岑问常通是哪里人,常通自称是邢州人。景岑当即予以否定“汝不从彼处来”,常通也只含糊地承认了这一点了。按常理,出家人虽抛却对红尘的依恋,但对籍贯和俗姓一般不会隐瞒。黄巢是山东曹州人,为何自称是邢州人?常通大规模扩建雪窦禅寺的巨额资金也来历不明。这两点恰恰佐证着“循逸为僧”之说。“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它多被认为是黄巢晚年所作的《自题像》,但也有后人说《自题像》是唐代诗人元稹两首诗作的“组装版”,托名黄巢而已。然而黄巢年轻时有一定才学,也曾有出仕经世抱负,《全唐诗》就收录了他的三首诗作。
誉起宋代的雪窦“含珠林”之景,还被人们赋予“冲天高松”这个美名。黄巢乃“冲天大将军”,这个美称咏景又怀人,倒也颇有意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