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劳动力流动的促进
如前所述,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带动性大,不仅直接就业量巨大,间接和诱导就业量更高,而且与其他行业相比,创造就业机会的资金成本和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因此,大力发展城市旅游,可以为城郊乃至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在区域间、产业间的有效流动。
(1)主要流动模式
城市旅游带动模式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减少农民数量,解决农村富余人口的转移就业问题。该模式既要带动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也要带动农村内部人口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流动,据此,可以把劳动力的流动分为如下三种主要模式:
第一,离乡进城模式。该模式是指通过在大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业,空间上实现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身份上实现劳动力由农民向市民的转移,产业上实现劳动力由农业向旅游业及相关二、三产业的转移,从而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广阔的范围内,通过与其他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得到较高效率的开发和利用。
第二,离土不离乡模式。该模式是以小城镇扩张为基础的,通过在具有资源优势的小城镇中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吸纳城镇内部剩余劳动力。由于小城镇旅游业发展的不稳定性和季节性比大城市更为突出,且劳动力迁移成本比大城市低得多,因此在这种模式中,一部分劳动力彻底实现了身份的转变,完全脱离了农业,从事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工作;另一部分劳动力则属于非彻底转变,只是在农闲或者旅游旺季才从事旅游及其相关工作。
第三,不离土、不离乡模式。该模式是指通过城市旅游的发展,一方面将城市中析出的部分产业转移到农村,形成乡镇企业,实现劳动力的就地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利用农村自身优势,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实现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前者可以使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提高农业效率和劳动者素质,加速农村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后者可以提高农业专业化生产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2)存在的主要障碍
第一,相对于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仍然偏低。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各地区乡村6岁及以上人口有609708623人,其中未上过学的人口为44174664人,占7.25%;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32068330人,占38.06%;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73812219人,占44.91%;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7099999人,占7.7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553411人,占2.0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乡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但与城市相比,城乡教育差距却仍在拉大。2010年我国共有高中和大学文化程度人口307622587人,乡村人口仅为59653410人,仅占全国的19.39%,不到城市的1/4[4]。再从文盲人口的比例来看,虽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且一直致力于全民扫盲工作,但是成人文盲数量仍然在世界前列。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6573人,而我国各地区乡村文盲人口38884409人(其中男性10600149人,女性28284260人),占全国文盲人口的71.14%,占乡村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的7.26%(截至2010年底,我国各地区乡村15岁及以上人口有535792357人,其中男性270489242人,女性265303115人),高于全国4.08%的文盲率。同时,在乡村文盲人口中,女性占到了72.74%。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偏低,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女性劳动力融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最大障碍。
第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民的禁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但由于其缺乏土地流转方面的制度安排,从而把农民和土地束缚在一起,不仅阻碍了农业的规模经营,而且使农民难以彻底脱离农业,完全解放出来。
第三,现有户籍管理制度阻碍了劳动力的有效流动。现行的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劳动力进行了城乡分割,农村人口进城后没有正式的身份,在婚嫁、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都不能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增加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风险和困难。
第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乏。当前,除东部少数农村地区推行了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基本保障体系外,大部分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缓慢。基本保障体系的缺乏,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愿也不敢完全脱离农业。
第五,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一定成本。劳动力的转移成本包括搜集信息成本、空间迁移成本、行政控制成本以及不确定性成本等。现阶段,劳动力向城市特别是向大城市的转移中,上述费用基本由农民自己承担,压力较大。
第六,对农优惠政策动摇了劳动力的转移。2004年开始的农业税减免及现阶段对农补贴的实行,增加了农民对农业的信心,加之上述问题的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愿冒险进行转移。
(3)主要对策
第一,开放城乡劳动力市场。要充分发挥城市旅游的就业吸纳能力,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放开,实行就业一体化管理,保证城乡间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为此,一方面要培育、扶持和规范劳务中介组织,加快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正确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向;另一方面要从我国城乡实际出发,继续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更为顺利。
第二,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融入城市的最大障碍是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不能适应城市经济、社会持续迅速发展的要求。因此,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为此,首先,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从实际入手,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完善农村教育体系,重点培养具有初级专业技术的旅游从业人员。其次,考虑到城市旅游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即时性和迫切性,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同时,还应通过各种优惠政策(税收减免、定额补贴、技术扶持等)鼓励和支持各类旅游企业做好从业农民的岗前、岗中和岗后培训工作,提高其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缩短农村劳动力的从业适应期。(www.xing528.com)
第三,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运用法律及法规程序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打破现有的“均田制”,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租赁、转包等多种形式的流转制度,在尊重农民意愿、保证农民合理利益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从而促使有条件的农村劳动力放弃土地,实现有效的流动和转移。
第四,积极推进农村保障体系发展。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各个城市的经济能力和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将部分进城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范围,逐步建立异地转移劳动力的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险制度,不仅顺应了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要求,而且从根本上消除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后顾之忧。
第五,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政府除了在政策、制度方面要保障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外,还应通过各种措施适当降低劳动力的转移成本。首先,直接为劳动力免费提供大城市中旅游业及相关行业就业信息、降低或减免转移就业中各种证件和手续的相关费用等,刺激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流动。其次,为旅游企业雇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甚至一定补贴,增加其直接雇佣动力。最后,政府可以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和措施,要求用工企业提供部分迁移费用等。
第六,规范劳动力管理。除上述方面外,大力发展城市旅游,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异地转移,还需要政府、社会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推进,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劳动法规和配套政策,实现对城市中农村劳动力的平等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切实保障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
2. 农产品流动的促进
(1)城市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
随着城市旅游的发展,其产品不断向深层次和多样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导致国际、国内旅游者的数量不断增加,且在目的地城市停留时间越来越长;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相关二、三产业,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数量也不断增加。这两个方面都使得城市本身对农产品的直接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2)城市旅游的发展将带动农产品加工工业向纵深和广度发展
城市旅游的发展会直接带动一批旅游企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企业在经过初级阶段零散化发展后,会更加注重其上下游产业链的构造,以便节省寻找供应商的成本,保证产品质量。这将带动农村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带动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一方面,部分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如土特产品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会考虑在农村建厂,进行专业化大规模生产,然后将产成品或半成品运往中心城市;另一方面,农村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会利用自身资源、劳动力等优势,进行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加工、包装,然后通过自身的销售渠道,销售给城市旅游企业或旅游者。
第二,带动农产品的订单化生产。这里的农产品订单化生产,是指农村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城市旅游企业的订单要求,包括产品数量、质量、规格、包装等,进行规模化生产。订单化生产首先要求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城市旅游企业通过一定的渠道,建立长期业务合作关系;其次,在农产品订单化生产中,产品原材料具有明显的特定性和部分期货性的特征,政府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必要的扶持、扶助,如利用政府的行政职能,组织农业生产技术人员对生产者进行技术培训或其他形式的技术服务,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农业生产所急需的资金和生产资料等。
第三,带动农产品的绿色化发展。随着旅游者环境意识、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已经成为旅游者消费的主流趋向。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旅游购物还是旅游饮食,绿色化将成为一种趋势,而农产品的绿色化又是旅游饮食的主要内容和旅游购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旅游的发展将直接带动对绿色化农产品的需求。具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可以调整现有农业结构,使传统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直接为城市旅游企业提供绿色有机农产品,并逐渐扩大知名度,形成自己的品牌,不断向产品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3. 旅游活动空间扩张的促进
首先,城市旅游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并加强产业链条上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加强城市旅游及整个城市的经济辐射功能,将城市旅游产业链条上的部分相关产业转移到条件合适的城市外围、城郊以及乡村地区,形成城市—城郊—乡村、城市—乡村、城郊—乡村、乡村—乡村多重辐射圈层。这不仅可以直接带动城郊、乡村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完善城市外围基础设施建设,而且为旅游活动空间不断向外扩张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区域内旅游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出于增加旅游经济收入、推广本地旅游形象、扩大对外交流等方面的考虑,会产生扩张旅游活动空间的需求。再次,旅游企业是一种经济“有机体”,本身具有成长、壮大、扩张的“生命过程”,对外扩张是旅游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这将直接推动旅游活动空间由城市中心向外围扩张。最后,进出城市的旅游者流必然会带动城市内外资本的流动,而资本流动最明显的表现形式即旅游活动空间的扩张。
4. 其他
旅游业是一个社会文化复合型产业,在城乡统筹中城市旅游的发展,除了其凸显的经济作用外,还可以有效促进城乡社会文化的回馈。城市旅游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城乡劳动力,加强了城乡之间要素的流动,这种人流和物流的不断加强,为城乡社会文化的交融广开渠道,有效地促进了城乡社会文化的交流和反馈,使其吸收彼此的精华,并与自身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相融合,不断缩小城乡在社会文化、精神生活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