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民经济分配格局问题的研究成果

国民经济分配格局问题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民经济分配关系及资源配置取向是影响区域、城乡、工农关系的最重要因素。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根据国际经验,此阶段从国民经济发展格局看,应当是工农业相对平衡增长、协调发展阶段,是开始城乡统筹发展的最佳时期。

国民经济分配格局问题的研究成果

国民经济分配关系及资源配置取向是影响区域、城乡、工农关系的最重要因素。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根据国际经验,此阶段从国民经济发展格局看,应当是工农业相对平衡增长、协调发展阶段,是开始城乡统筹发展的最佳时期。但是从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观察,国民经济分配格局仍然是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财政用于农业的资金不足

农业既是基础产业也是弱质产业,生产周期长、经营风险大、投资回报率低等特点使得农业自身积累资金的能力弱,不足以改造传统农业,实现现代化生产。因此,必须加大国家财政支农力度,才能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用于支农的资金大幅度提高,从1978 年的150.6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129.58 亿元,增加了近55倍。但财政支农支出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呈现波浪式下降趋势。1978~1980 年,农村地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财政支农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都在12% 以上,之后这一比率却一直在下降。90年代初开始增加,但基本都没超过10%,1998年财政支农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达到10.69%,但之后又迅速回落,直到2007 年开始逐年回升,到2010 年达到峰值。总的来看,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比率低且不稳定,不利于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 金融政策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农村资金流失严重

当前我国正在处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然而我国农村地区一方面存在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另外一方面资金外流的情况却非常严重。农业是弱质型产业,收益率低,风险大。农村和农业的性质决定了在零售层面上提供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因此需要较高的利率才能使收益覆盖成本,才能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经营。如果收益覆盖不了成本,资金的唯一选择就是“逃走”。据统计,在1994~2003的十年中,仅通过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就有超过8000亿元的资金从农村流出。2007年农行、农发行、信用社、邮政储蓄四类机构在县域吸收的储蓄存款总额大约在12万亿元以上,而当年全部涉农贷款大约5万亿元,按此估算,2007年农村资金外流大约7万亿元。这种资金外流导致农村地区信贷供给不足,使更多的农户转向民间借贷,承担更高的利息支出,阻滞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加剧了我国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www.xing528.com)

3. 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因征地引发的社会矛盾突出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生活最基本的保障,也是农村稳定的基础。然而,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前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每年至少有300万农民失去土地,累积到现在失地农民已达4000~5000万人,其中完全失去土地又没有就业机会的至少在1000万人以上。据农业部国土资源方面的专家测算,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通过低价征用农民土地,然后高价出售,使农民至少蒙受了2万亿元的损失,远远超过了农民因工农产品“剪刀差”而流失的6000~8000亿元的水平。失地农民到城市务工,以城市职工为参照,社会每年应该为他们缴纳而未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障费用大概是4000亿人民币,都转化成了城市的建设资金、企业的利润和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尽管有些地区对失地农民给予较高的经济补偿,但由于缺乏相关配套措施,如农民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等,使得失地农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由此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因此,如何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安居乐业,是目前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4.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政策,导致农村在水、电、路、通讯、学校、医院、图书馆医疗养老保险等公共物品的供给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这使得广大农村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城市发展的原料供给者,而没有在社会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待遇,在发展机会和国民待遇方面,农民无法与城市居民平等享受。近年来,这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逐步得到改善,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社会事业发展与城市相比,仍然差距甚大并存在诸多问题,如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供需不平衡,供给主体单一,政府低效率,管理机制落后,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还不能完全覆盖广大的农村地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