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业发展研究:二元经济理论的应用

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业发展研究:二元经济理论的应用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奠基性理论之一。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非常突出的特征就是他对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假设,他认为在这一假设下,二元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剩余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经济发展的重心和关键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的结构转换。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和农村传统农业部门具有显著差异,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然阶段。

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业发展研究:二元经济理论的应用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奠基性理论之一。刘易斯(Lewis,1954)在其《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并存着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体系和城市现代工业体系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这两种体系构成了“二元经济结构”,而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正因为这种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城市现代工业体系如果要扩大生产规模,就应按略高于农业经济体系中劳动者工资水平的工资不断地雇佣到所需的劳动力。因此,在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条件下,只要现代工业部门存在一定的资金,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就会对双方有利,既不会影响农业部门的产出,又能够增加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并在一定范围内促使劳动力要素起到替代资金的作用,而且还可能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在这种假设下,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率取决于传统农业部门维持生存的收入。因此在工业部门,在劳动力的边际产品等于工资之前劳动力一直可以使用,而扩大再生产可通过其剩余完成。当现代部门全部吸收了传统农业部门的全部剩余劳动力以后,传统部门的工资开始提高,使贸易条件变得对农业有利,进而提高现代部门的工资率。随着农业部门的完全商业化,农业与现代工业部门将共同竞争劳动力,经济进入自我维持的增长阶段,直到农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与城市现代工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趋于一致,城乡收入差别逐渐消失,二元经济转变成一元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非常突出的特征就是他对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假设,他认为在这一假设下,二元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剩余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经济发展的重心关键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的结构转换。不可否认,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揭示了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削长机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他在该理论中却忽视了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对农业发展、工业技术选择以及城市就业与人口增长状况等的影响。1964年,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尼斯(G.Ranis)和美籍华人发展经济学家费景汉在《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一书中提出了“拉尼斯—费景汉的二元结构理论”,修正和发展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人们将之与刘易斯的理论合称为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式。拉尼斯—费景汉的二元结构理论不仅分析了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的流动过程,还考察了劳动力的这种流动所引起的农业部门的变化,即在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流动的初始阶段,流动的劳动力边际生产力等于零,因此不影响农业总产出;但当这部分“多余的劳动力”被工业部门全部吸收后,如果农业劳动力继续流出,则会影响农业部门的总产出。因为这时流出的农业劳动力边际产出为正,其流出意味着总产出的减少,而且随着劳动力流出量的增加,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递增,会加速农业总产出的减少。上述过程说明,工业部门的扩张不会一直带来农业部门的发展,一个国家如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工业化发展上,则可能对农业部门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引起农业、农民农村的深层问题。因此,在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同时重视农业部门本身的发展,促成工农两个部门的平衡增长。之后,上述理论又被乔根森、哈里斯特和托达罗等人进一步修正。

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和农村传统农业部门具有显著差异,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然阶段。事实上,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特征除了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外,还表现在生产技术、金融市场等其他方面。总之,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地区由于要素报酬率较高,投资风险较低,因此吸引大量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和重要物资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而在一定时期内使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将在“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的作用下不断加强,从而使得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而不发达地区则更加落后。经过相当长的时期后,发达地区产业集中超过一定限度后,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现象,发展速度减缓;但随着人口压力过大、基础设施紧张、资源不足、外部不经济等, “扩散效应”才会发挥作用,这样发达地区会通过资金、技术乃至人力资源向其他地区逐步扩散,以寻求不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机会,特别是对不发达地区产品和资源的市场需求会相应增加。(www.xing528.com)

长期以来,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采取的“重城轻乡”的政策和资源配置上的非均衡造成了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使农业和农村失去自我发展的能力,农民持久贫困,被现代经济边缘化。如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二元经济向一体化经济的跨越,是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关键。在宏观层面上,要通过国家逐步改变对城乡的二元宏观政策,实现城乡平等的一体化宏观管理;在微观层面上,要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镇)化来完成城乡生产方式一体化、生活方式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因此,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业发展,既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有效实现城乡旅游业的互动发展,又必须由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扶持城郊、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在二元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依据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现实状况,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遵循旅游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将旅游业的发展与城乡统筹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通过旅游业分层次、分阶段的有序发展,有效破除城乡中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二元格局,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加强城市旅游对城郊、农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城乡结合部在整体统筹工作中的过渡作用,切实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嵌入式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多元化经营,提高农业产值、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最终实现城乡旅游业一体化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