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动物的身体布满了密集的血管,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除了可以提供物质通道,还可以从身体深处带走多余的热量。
为了提高散热效率,散热介质的比热值越低越好。散热片都是金属,因为金属的比热值较低,可以迅速散发热量。血液的比热值也很低。在液体状态下,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生理盐水的比热容为3.6×103J/(kg·℃),因为NaCl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水合离子限制了水分子的热运动,降低了比热容。哺乳动物的全血比热容也是3.6,散热效果明显要比纯水好,对于维持多细胞生物的内脏温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许多动物都会利用血液的这一散热特征调节体温,这叫作非蒸发散热。比如南非卡拉哈里沙漠中有一种黄嘴犀鸟,它们的喙特别大,其中分布着密集的血管,如果环境温度过高,这些血管就会膨胀变粗,大量血液从身体内部流经表面,将体内的热量散发在空气中,而且不涉及水分的蒸发,从而提高了其在沙漠中生存下去的机会。猫和狗的脚掌都有一块厚厚的肉垫,其中也分布着大量血管,当气温升高时,肉垫中的血管同样会剧烈扩张,并通过和地面接触而带走大量热能。
正是由于红色血液的强大热调节能力,人类才脱去了满身毛发,露出了光洁的皮肤,用全新的姿态奔跑在地球上。
我们常常有一种错误的印象,以为许多四足行走的哺乳动物都是奔跑能手。其实不然,很少有哪种动物能经得起不间断的长途奔跑,即便是最能长跑的赛马,都有可能跑死在高强度的赛场上。哺乳动物出于保温的需要,身上都披着厚厚的毛发,而长途奔跑必然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发,大脑就会受热崩溃,内脏功能同时陷于紊乱,最终会导致个体应激死亡,人类甚至专门为这种症状起了个名字:中暑。
如何正确处理散热问题,是生死攸关的事情,对于人类来说尤其重要。
我们熟知的奔跑健将都受到散热能力的制约。以速度著称的猎豹冲刺距离一般不会超过一百米;狮子更是连一百米都懒得跑,每次冲刺后都会大口喘气,剧烈收缩腹部,以尽快散发霎时冲动产生的巨大热量;狗可以伸出舌头大口喘气;猫的舌头不长,所以多在晚间凉爽时活动,或者与主人一道待在温度适宜的空调房里;为了追逐水草而长距离迁徙的角马也经常休息,一来为了吃草补充能量,二是为了更好地散热;北极熊在雪地上永远是慢腾腾地行走,因为它们的皮下脂肪太厚,毛发的保温性能太好,稍稍加大运动量就会中暑,甚至直接倒毙在冰天雪地之中——不是冻死的,而是热死的。
所以,除非遇到生命危险,大部分动物都不会狂奔不已。以耐力见长的狼则另当别论,狼跑步的方式很独特,主要以小碎步追击猎物,这种方式能量消耗极低,产生的热量也不多。事实上,狼正是利用了其他动物不能长距离奔跑的缺点。如果大家都能跑,所有的狼都会被活活饿死在草原上,没有谁会在乎它不急不慢的追杀。真正的长距离追杀都发生在北方寒冷的草原,积聚的热量将迅速消散在凛冽的北风中。
没有哪种动物能摆脱热量的约束,人类同样如此。
因为直立行走,人类进化出了一双大长腿,跨度远远超过了其他灵长类动物。又宽又硬的膝关节和强壮的肌腱都让其他猿类望尘莫及,这些设备没别的用处,就是为了跑步。此外,人类还有一个异常肥大的屁股,厚实的肌肉不但可以反复拉动大腿前进,同时还是有效的重心平衡工具。所有这些,都为长跑奠定了强大的基础,使人类的长跑能力在动物界中独占鳌头,甚至可以通过长途奔跑追杀猎物,因而成为人类学家眼里的“狩猎猿”。
长途奔跑必然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提高散热能力成为人类的重要任务。正是出于散热的需要,人类开始脱去满身毛发,同时汗腺数量大大增加,主要目标只有一个:增加出汗,强化散热。
哺乳动物大多有三种出汗途径,即大汗腺、小汗腺和皮脂腺。大汗腺和皮脂腺都与毛囊相通,出汗时含油量大,会把毛发涂抹得油光可鉴,出汗太多时油脂太重,甚至会把毛发粘在一起,出汗效果并不理想。效果最好的是小汗腺,这些细细的管道密集分布在皮肤之下,直接开口向外,主要分泌盐与水分,同时带走大量热能。(www.xing528.com)
为了散发长途奔跑的巨大热量,人类的小汗腺数量远比其他哺乳动物的多。我们很少见到其他哺乳动物大汗淋漓,就是因为它们的汗腺数量实在太少。可以这么理解,其他哺乳动物的主要任务是保暖,只有人类把散热摆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直至脱去了满身毛发。
皮肤一旦裸露,血液的热调节作用立即得到了放大,并成为重要的散热补充手段。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太阳的暴晒下,裸露的皮肤都会迅速变红,那正是红色的血液在默默执行热调节功能。
血液散热的机制是这样的:体温升高时,皮下外周血管就会扩张,而血管扩张又导致外周血压下降,给心脏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于是心脏就会开足马力,以便供应足够多的血液,每分钟心脏输出的血量可以增至一倍以上,并在体内进行再分配,表皮血管内的血液总量比例大增,而内脏血流量则相应降低近一半。也就是说,大量血液会从身体内部流向体表,以此促进体内热量迅速散发。
从理论上说,血液是不是红色并不重要,只要能在身体内自由流动,就能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但对于裸露的皮肤来说,红色却很关键,因为还有一种复杂的散热机制只有红色的血液才能胜任。
我们常常忽略这样一个事实:皮肤是整体的存在,而且比重不可忽视。以一个体重七十公斤的成年人为例,皮肤重量可达两公斤,展开面积接近两平方米,每分钟有四百五十毫升的血液流经表皮。在应激条件下,血液流量甚至可以猛增二十倍。[175]如此巨大的表面积,如此汹涌的血流量,必然与光线产生密切的作用,进而影响整个机体的温度,成为出汗之外最重要的生理散热途径。在所有颜色的血液中,尤以红色散热效果最为抢眼。
据估计,照射到皮肤上的光线平均有一半会被反射回去,另一半光线则会射入皮肤深处,此后不同光线有着不同的去向:紫外光主要被皮肤细胞中的蛋白质和DNA吸收,蓝光和绿光则被血细胞吸收,但血细胞不会吸收红光和红外光,而是将它们再次反射回来,那正是血液呈现红色的主要原因。被血液反射回来的红光很容易穿透皮肤,然后再次散失在空气中。也就是说,红色血液可以将阳光中的红光反射回去,从而降低体表温度。[176]
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证实这个过程:先闭起眼睛,然后再对着太阳,首先你会感受到橘红色的光线,因为红色光线可以迅速穿透表皮细胞。再过几秒钟,眼前的色彩才会变成黄绿色,表明黄绿色光穿透皮肤的能力弱于红光。[177]
这两种光波穿透皮肤的能力差异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红色血液的散热能力最强。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血液是绿色的,就像植物的叶片那样,可以吸收大量红光,同时将绿光反射回来,似乎也能起到散热的效果。但不要忘了,绿光无法迅速穿透表皮,因而很难逃逸,最终大部分绿光中的热能都被锁在表皮细胞中,很容易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178]也就是说,绿色的血液将会导致皮肤更热,而不是更凉爽,反倒是红色的血液,才能让我们感觉更凉爽。
正因为我们拥有红色的血液,可以快速穿透皮肤将红光反射回去,皮肤才被改造成良好的散热装置,赋予人类强大的散热能力。只要你在强光下行走,这种机制就会迅速发生作用。其他动物则很少享受到红色血液的散热福利,因为它们的皮肤上都覆盖着厚厚的毛发,它们的重要任务是保温,而不是散热。
红色的血液与裸露的皮肤不但为人类提供了强大的冷却系统,而且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化工具,最终成为促进三色视觉的最后一块砝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