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物毛色的热调节效应及行为习惯

动物毛色的热调节效应及行为习惯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量证据表明,不同的毛发颜色对热调节有着不同的影响,甚至对动物产生魔术般的效果。在热量的制约下,哺乳动物的毛色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由于黑白两色的热调节作用不同,也造成了黑白两种跳羚行为习惯的不同。北极熊主要通过气味发现海豹,海豹也主要通过气味来逃避北极熊的猎杀,体色并不是它们的主要竞争武器。

动物毛色的热调节效应及行为习惯

大量证据表明,不同的毛发颜色对热调节有着不同的影响,甚至对动物产生魔术般的效果。体色较浅的鸟类往往居住在温度较高的地区,[57]反之亦然。哺乳动物存在着同样的趋势。可见毛发颜色确实是调节体温的重要工具。调节的主要方向,就是针对阳光。

阳光是最廉价的热源,是真正从天而降的免费午餐。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免费资源,哺乳动物需要在白天尽可能多地吸收阳光中的热量,同时尽量在晚上减少热能散失。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靠四肢行走,它们的后背必须指向阳光。后背就此成为一块天然的太阳能板,可以从太阳辐射中获取大量免费的热能,这是四肢行走的重要优势。绝大多数开阔地带的哺乳动物都实行四肢行走,这绝非偶然的结果,而是太阳能驱动的结果。相比之下,森林中的灵长类动物对四肢行走的依赖程度远低于草原动物,因为它们无法通过后背获得更多的阳光。

四肢行走的哺乳动物还可以通过调节身体方向改变接收热量的强度,其实等于改变太阳板的受热面积。所以,在阳光直射之下,动物的行走方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当需要吸收较多的阳光来加热身体时,它们的身体就会与光线的方向一致,以此接收更多的阳光。如果阳光过于强烈,而又没有树荫可以躲避时,它们就会尽量站着而不是躺下来,以此保持后背与阳光垂直,最大限度地减少阳光的照射面积。如果阳光照射持续加强,它们还会并肩站在一起,避免接受更多的太阳辐射。[58]

除了背部,面部的颜色也很重要。在炎热的沙漠地区或者稀树草原上,食草的有蹄类动物的面部或者臀部有明显的白色斑点,这些白色斑点可以有效反射阳光。为什么白色斑点会出现在臀部或者面部呢?因为这两个部位可以随意调节方向,可以朝着太阳,也可以背着太阳,以此调节接受阳光的强度。[59]面部或者臀部尚且如此,背部一直朝上,更需要强化色彩的作用。

在热量的制约下,哺乳动物的毛色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深色毛发能够吸收更多的阳光,更适合寒冷地区的动物,[60]所以北极麝牛披了一身黑色的毛发;白色则能反射所有阳光。总体趋势相当明确——黑色有利于保暖,白色有利于散热。关于这一点,科学家对跳羚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跳羚主要分布于南非,四肢细长,容易受惊奔跑。为安全起见,它们经常结群觅食。跳羚的体色原本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目前只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才能见到,野生环境下最常见的跳羚是棕黄色的。对比研究表明,在气温较低的冬天,白色跳羚的日均体温相对较低,是三种体色跳羚中最低的,其次是棕黄色跳羚,体温最高的是黑色跳羚。这个趋势充分证明黑色与白色在热调节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并证明棕黄色是介于黑白之间的重要体色。

由于黑白两色的热调节作用不同,也造成了黑白两种跳羚行为习惯的不同。黑色跳羚体温相对较高,所以它不需要四处觅食也照样能够维持体温,懒一点不会影响生活,所以在冬季的活动强度明显减弱。白色跳羚则不然,因为体温相对低,需要补充大量饲料,它们不得不到处觅食,[61]所以白色跳羚在冬天远比黑色跳羚活跃,而活跃的跳羚将面临更多被捕杀的风险。

由此可见,哺乳动物选择黑色还是白色毛发,或者介于黑白之间的什么其他毛色,背后都有难以察觉的微妙逻辑。

自然条件下很少有纯白色的哺乳动物,因为白色会反射所有阳光,不利于保持身体温度。我们常见的白色动物,比如绵羊等,主要是人工育种的结果。野外偶尔出现的白色动物,其体色是白化现象所致,往往被视为病态,这表明白色完全不利于哺乳动物的生存,很容易被自然选择所淘汰。

不过,北极熊是一个著名的例外。北极熊的皮肤本来是黑色的,只是其毛发近乎透明,叠加之后呈现白色,并被许多人视作一种保护色。一身白色的毛发在冰天雪地中无疑可以起到很好的隐蔽效果,但这种隐蔽效果对北极熊来说并不显著,因为它们主要猎杀冰面之下的海豹,白色毛发并不会提供多少掩护。北极熊主要通过气味发现海豹,海豹也主要通过气味来逃避北极熊的猎杀,体色并不是它们的主要竞争武器。也就是说,白色毛发对于北极熊另有价值。

北极并没有充足的阳光可供利用,导致北极熊对阳光的依赖性大幅降低,所以有能力发展白色毛发,[62]毕竟白色毛发不需要合成色素,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毛发,就算把所有阳光全部反射回去,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何况白色毛发还能提供一种额外的保护,那就是减少热量流失。

无论黑白毛发,吸收热量的能力都是一柄双刃剑。在强烈的阳光下,黑色毛发吸收热量固然迅速,但夜晚散失热量的速度更快。好比一个巨大的水管,虽然进水很快,漏水也很快。同样的道理,白色毛发吸热速度最慢,但热量散失的速度也相应较慢。[63]

这一理论在朝鲜战场上得到了一个意外的证据。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在寒冷的朝鲜作战,非洲军人被冻伤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中国军人。长津湖一战中国军队出现大量冻伤减员,数量甚至超过战斗损失,而欧美军人则很少出现冻伤减员。排除后勤的影响,肤色也是重要因素。黑色皮肤的热辐射速度要比白色皮肤的更快,也就是散热更快,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下,非洲军人很难维持内脏的温度,所以最易冻伤。

科学家对跳羚的研究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在气温相对较高的春天,黑色跳羚的昼夜体温相差较大,白色跳羚的昼夜体温相差最小,那是黑白两色吸热与散热速度差异造成的结果。黑色跳羚白天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导致体温较高,而晚上热量流失加快,导致体温较低,如此一来,黑色跳羚的昼夜体温差就相对较大。

北极熊同样面临着吸热和散热的选择问题,要么用黑色毛发吸收更多的阳光,要么用白色毛发阻止热量散失,此外并没有更好的策略。既然北极阳光微弱,白色毛发当然是最佳选择。在极度寒冷的冬季,北极熊就会进入冬眠状态。对于躲在雪洞中的庞然大物来说,黑色毛发更是无法吸收任何阳光,此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散热才是关键,白色毛发恰好能起到这个作用。

明白了北极熊的选择,我们同时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洞穴生物容易出现白化现象。

洞穴生物的色素退化现象是一种常态,但其根本原因一直令生物学家感到困惑。只要明白了色彩与热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原因其实很简单。洞穴中没有光线,洞穴动物没有通过皮肤吸收热量的可能。既然如此,它们当然不需要合成任何色素,因为合成色素也要付出巨大的成本,白色不但成本最低,而且散热速度最慢,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持体温。你甚至可以认为,北极熊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洞穴生物,它们一年中会有好几个月都在洞穴中度过,当然有理由采用相同的色彩策略。

理解了黑色与白色的热调节作用,介于黑白之间的其他颜色我们自然也就容易理解了。灰色可以看作是不同程度的黑色,可以应对不同程度的环境温度。所以灰色毛发基本不需要新的解释。

麻烦的不是灰色,而是棕色。

在自然条件下,除了黑色、白色与灰色,哺乳动物最常见的体色其实是棕红色,比如东北虎;或者棕黄色,比如狮子。为简便起见,我们统称为棕色。无论长颈鹿还是野马,狐狸黄鼠狼,主要都以棕色的毛发示人。

我们前面说过,哺乳动物的毛色主要靠褐黑色素和真黑色素混合而成。黑色是最容易展示的颜色,只要黑色素不表达,就可以呈现白色。当褐黑色素和真黑色素有效混合时,哺乳动物的毛色就可以展示为棕色,此外不需要任何其他色素的介入。

这就是棕色的生化原因:色素合成相对简单。不过,这个解释不是终极原因。我们需要追问的是:哺乳动物的毛色为什么会大量呈现棕色呢?(www.xing528.com)

在双色视觉的哺乳动物眼里,棕色和灰色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都可以和各种环境背景相匹配,无论与绿色的青草还是与黄色的枯草相匹配,都能融为一体,是万能的保护色。不管是肉食动物还是草食动物,都可以从棕色毛发中获利。除此之外,棕色毛发的热调节能力也很优异,它不像黑色毛发那么强烈,也不像白色毛发那样无力,而是介于黑白毛发之间,白天吸收热量的速度不会太快,晚上流失热量的速度也就不会太快,在散热和保暖之间实现了完美的平衡。

以非洲稀树草原上的狮子为例,它们是纯粹的肉食动物,食物能量效率本来就很高,如果再用黑色毛发吸收所有的阳光,很容易因为灼热的阳光而导致体温失控。所以,它们需要把部分光线反射回去,但又不能反射太多,否则夜晚热量流失就会太快。红色光线与黄色光线就这样被舍弃了,因为这两种光波能量较低,是典型的垃圾光源。

所以热调节才是狮子毛发呈现棕黄色的终极原因。

明白了不同的体色对于热调节的不同作用,我们就可以理解另一种普遍的动物体色现象了,那就是动物腹部和背部之间的色彩差异。

一般来说,动物的背部色彩相对较深,而腹部色彩较浅。无论鸟类还是鱼类,甚至昆虫都是如此,我们可以笼统地称为腹背色差现象。只有很少的动物,比如北极熊和大熊猫等不存在腹背色差,这主要与它们特殊的生活环境有关。

至于为什么存在腹背色差现象,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曾经有人认为,因为黑色素很难被细菌分解,所以具有天然的抗菌作用,[64]导致黑色毛发更加坚固耐磨。[65]而背部历经风吹日晒,往往更容易磨损,所以需要深色毛发提供机械保护。[66]这种观点很难解释沙漠动物的表现,因为沙漠动物最容易磨损的身体部位不是背部,而是腹部,比如沙漠壁虎,但它们的背部颜色仍然比腹部颜色更深,可见机械保护作用并不是造成腹背色差现象的根本原因。

另一种观点认为,腹背色差根本不需要解释。就像烤面包一样,面包放在烤箱中烘烤时,上面受到的辐射比较多,颜色总是比较深一些,下面受热较少,颜色则相对较浅。也就是说,烤面包也有“腹背色差”,那并不是什么适应性,而只是辐射上下分布不均的结果。对于动物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它们的背部受到的阳光辐射明显多于腹部,所以背部更容易被太阳烤出较深的颜色来。

可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许多深海鱼类,同样也有腹背色差现象,而它们很少受到阳光的辐射。同样的道理,在树荫环境下和洞穴中生活的动物,依然存在腹背色差,可见,烤面包理论并不是最好的解释。

有一种经典的观点则在寻求更加广义的解释。

早在1896年,美国画家阿伯特·汉德森·赛耶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腹背色差现象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观点,他认为所有动物都是大自然的画师,全部遵循一般的绘画原理。腹背色差现象其实运用了一个基本的绘画手法,那就是补光技术——将被阳光照得最亮的背部色彩调暗一些,同时将受阳光照射最少的腹部颜色调亮一些,如此一来,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假如你在桌子上放一个白色的乒乓球,然后用一束光照在乒乓球的上面,上半部分就会比较明亮,而下半部分受到阴影的影响,则显得相对暗淡。明暗对比,会立即呈现明显的立体效果,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个立体的乒乓球。

现在请你对乒乓球稍作处理,用铅笔把乒乓球的上半部分的颜色稍微涂黑一些,下半部分则仍然保持白色,形成类似动物那样的腹背色差,然后再在光线下观察乒乓球,你就会立即发现情况突然变得完全不同了——由于乒乓球上半部分光线较明亮的地方被涂黑,部分中和了光线的亮度,而下半部分颜色较白的地方又部分抵消了阴影的影响,于是有光亮的地方颜色暗一些,而有阴影的地方颜色浅一些,基本抹平了上下明暗差,使得整个球体的立体效果被大幅削弱,不再像原来那样清晰。

由此看来,腹背色差具有隐形作用,这就是著名的赛耶定律[67]

自我隐形等于自我保护,所以动物的腹背色差具有明显的伪装效果,而且对于捕食者和被捕食者来说同等重要。捕食者需要悄悄接近猎物而不被察觉,被捕食者则需要藏起来不被发现。狮子和羚羊这样一对天生冤家无疑都是腹背色差的受益者。由于光线可以起到对抗阴影的效果,所以这一理论又称为反影伪装假说。

到目前为止,反影伪装假说已经得到了多数动物学家的认可,因为它可以从多个层面解释动物的腹背色差现象。

首先,毫无疑问,腹背色差是一种巧妙的伪装,可以将自己有效融入环境中去,从而提高生存率。以鱼类为例,如果从上面看,鱼类深色的背部和深色的水面融为一体,很难被天敌发现;而从下面看,鱼类浅白色的腹部又与天空的色彩相近,因而不容易被下面的天敌所发现。有些深海生物,比如荧光乌贼为了强化腹部的浅色效果,甚至会借助生物发光而调整腹部的亮度,以便与上方水面的色调相匹配。如果没有荧光补光,从较深的水下看去,荧光乌贼就像慢慢掠过水面的一片阴影,很容易引起深水捕食者的注意,但当荧光乌贼将腹部的荧光打开时,再从下面看上去,其腹部的颜色就与水面的色调基本一致,大大降低了被发现的风险。就算是在复杂的丛林环境中,腹背色差同样可以起到隐形效果,比如一只落在树荫里的蟋蟀,由于背部色调较暗,就像一片树叶的阴影,当然可以起到隐蔽作用。

不过,此类观点很难解释鲨鱼鲸鱼,它们也是背部色彩较深而腹部色彩较浅,难道它们会在乎有鸟类从天空发现它们吗?

所以,腹背色差还有第二种功能性的解释,那就是减少紫外线损伤。哺乳动物一般都呈现长条形的身材,并可随时将身体的方向调整为与阳光方向一致。比如阳光从东向西照射时,哺乳动物会调整头部指向西方,这样就可以用后背挡住更多的阳光,并用深色的毛发吸收多余的紫外线,[68]借此保护皮肤不被晒伤。

同样的道理,深色的背部可以吸收更多的阳光,用以维持热量平衡。由于腹部无法被阳光照射,深色的腹部并不能吸收更多的阳光,所以往往颜色较浅。浅色的腹部还有另外一项优势,那就是减少夜晚的热量流失,起到维持内脏温度的作用。

显而易见,腹背色差也具有热调节作用。无论鸟类还是鱼类,或者是哺乳动物,都可以通过腹背色差实现相同的热调节目标,即尽量吸收充足的阳光,努力补充身体的热量,以此减少对食物的依赖,同时努力减少腹部的热量流失,维持内脏的温度。这个观点已经在红罗非鱼的身上得到了证实。随着温度的升高,红罗非鱼背部皮肤的黑色素细胞数量会随之减少,[69]因为它们对阳光的依赖性随之下降了。

如此一来,动物可以通过腹背色差而一举数得,并且几个功能彼此并不冲突。腹背色差简直就是大自然赐予的最好装备。[7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