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的生存策略比较

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的生存策略比较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鸟类和哺乳类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所以动物学家并不喜欢恒温动物这个词,而是代之以“温血动物”这种相对模糊的表述。与温血动物相对应的是冷血动物,或者说变温动物,比如蜥蜴之类的爬行动物或青蛙之类的两栖动物,它们的体温都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体温控制手段,导致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生存策略。纵横天下的动物,往往都是恒温动物。

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的生存策略比较

鸟类和哺乳类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恒温动物,顾名思义,就是体温相对恒定的动物。其实这个词并不准确,因为动物的体温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稳定。比如我们说哺乳动物的常规体温是37℃,这只是一种偷懒的近似说法。所有动物的体温在一天之中都会略有起伏,并受到环境因素的强烈影响。比如成人的口腔温度就在36.3℃~37.2℃之间变化,而沙漠骆驼的体温甚至可能高达41℃。所以动物学家并不喜欢恒温动物这个词,而是代之以“温血动物”这种相对模糊的表述。

与温血动物相对应的是冷血动物,或者说变温动物,比如蜥蜴之类的爬行动物青蛙之类的两栖动物,它们的体温都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天气热一点,它们的体温就升高一点;天气冷一点,它们的体温就下降一点,其体温并不刻意维持在某一特定水平。不同的体温控制手段,导致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生存策略。

相比之下,冷血动物的劣势非常明显。如果环境温度过高,它们必须躲藏起来,否则很容易因体温过高而死亡。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它们又需要寻找外部热源,比如找个合适的地方晒太阳,体温上升之后才能慢慢恢复运动[50]或者干脆进入休眠状态,什么事都不做。不过,无节制的休眠,其实是在浪费生命。

恒温动物很少浪费生命,恒定的体温为它们带来了明显的生存优势:恒温可以维持较高的酶活性,保障最佳的生化反应速度;体内的免疫系统基本处于活跃状态,能够抑制大量的细菌真菌;大脑在恒温状态下更容易保持清醒,进而提高运动的灵活性,以适应多变的环境。所以,两极地区等寒冷地带生活着大量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却没有爬行动物的身影。它们去了也白搭,只会被冻成一坨冰块。

鸟类和哺乳动物能够保持体温恒定绝非偶然,因为它们都有独特的保暖措施,那就是羽毛和毛发。相对来说,鸟类出于飞翔的需要,代谢更快,因此体温更高,往往可达40℃左右;而哺乳动物体温略低,多数维持在37℃左右。

那么新的问题就来了,哺乳动物的体温为什么是37℃,而不是20℃或者50℃呢?

可以肯定的是,恒温动物的体温是生物自身的需求与自然选择反复平衡的结果。标准体温越低,需要维持体温的食物就越少,反之亦然。动物必须吃得更多,才能维持更高的体温。寻找更多的食物则需要四处奔波,付出更多的能量。如果得到的食物不足以支付四处觅食消耗的能量,就会得不偿失。平衡之下,标准体温不可能太高。37℃之所以成为哺乳动物的金标准,其实是哺乳动物对环境妥协的结果,37℃也是最容易保持的温度。

如果标准体温低于环境温度,类似人类在酷热的夏天那样,动物就要到处找地方乘凉,要么打洞,要么下水,要么待在树荫下一动不动,否则就有中暑的风险。如果标准体温高于环境温度,就像我们在冬天面临的情况一样,动物就会不断流失热量,直至被冻死。由此可见,标准体温过高或过低都有麻烦,不是被冻死,就是被热死,所以,合适的标准体温是恒温动物生存的关键

相对而言,相对较高的体温更容易维持,因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实现,比如多吃一点食物,或者保持运动。而相对较低的体温则很难维持,在没有空调的年代,动物应对的方法并不多。可以这么说,相对较高的标准体温,会迫使动物积极面对生活;而相对较低的标准体温,则鼓励动物消极面对挑战,能躲则躲、能藏则藏,甚至冬眠也在所不惜。

正因为如此,相对较低的标准体温受到的环境约束更多,动物很难自由行动,更谈不上征服世界。纵横天下的动物,往往都是恒温动物。

恒温动物必须保持相对较高的自身体温,并且要尽量高于大多数地区的气温,这样才能适应所有的自然环境,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各种环境中生存下来。37℃正是这样一个极有进取意识的标准体温,[51]体温过高或者过低,都不足以应对自然的挑战。

可想而知,如果哺乳动物的标准体温是20℃,那么在所有气温高于20℃的环境中,它们都将面临中暑的风险,我们就不可能再在热带雨林中看到哺乳动物的身影。假如哺乳动物的标准体温是50℃,那么它们就必须不停地进食,否则不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热量,但进食的速度可能根本赶不上食物消化的速度,所以没有哪种哺乳动物的标准体温是50℃,不是因为没有进化优势,而是因为代价太高。

综合考虑,对于哺乳动物来说,37℃是性价比最高的标准体温,只需要适量的食物,就可以维持适量的代谢效率,从而过上相对舒适的生活,有时间睡眠,也有时间交配,甚至有时间读书学习

除了最大限度地节省食物,37℃的体温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机体免疫力。(www.xing528.com)

据不完全统计,生物圈中现有真菌大约一百五十万种,寄生在哺乳动物身上的却只有五百种左右,可算是微乎其微,而且极少致病。并不是真菌对哺乳动物敬而远之,而是被哺乳动物较高的体温拒之于门外。因为多数真菌都无法忍受较高的温度,70%的真菌无法在37℃以上的环境中生存,只有5%的真菌能够忍受41℃以上的高温,而那正是鸟类的标准体温。所以,鸟类的健康状况比哺乳动物的更好,它们基本没有真菌性疾病。如果体温略低,就很容易感染真菌,比如外挂的雄性生殖器,由于体外温度相对较低,往往是真菌攻击的目标。鸭嘴兽的体温只有32℃,所以非常容易感染真菌,它们的寿命也因此受到了严格制约。[52]37℃也是哺乳动物在提高免疫力和食物供应之间反复平衡的结果。

有得必有失,哺乳动物为了维持37℃的体温,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它们不得不比冷血动物更加努力,吃下更多的食物,为身体不断添加“燃料”。如果以全年平均气温20℃计,哺乳动物需要吃掉的食物是爬行动物的30倍,这样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以成年小鼠为例,成年小鼠一天大约需要吃下6克饲料,而一只体重相同的蜥蜴只需吃下0.2克饲料就够了。为了维持体温,小鼠不得不到处寻找食物,它们的食物消耗量是蜥蜴的几十倍,如果不努力觅食,就会很快被饿死。蜥蜴很难被饿死,它们最多趴在某地一动不动,甚至可以好几天不吃不喝。

为了维持理想的标准体温,所有哺乳动物都必须做好热调节工作。如前所述,热调节是双向行为,不但要做好热量吸收,而且要做好热量散失。任何一方面出现偏差,都容易导致机体功能的崩溃

比较而言,热量的散失相对容易。因为散热就像是把小球从山上滚下去,不需要做功就能实现。原始生命的散热过程基本就是物理过程,比如海洋深处的珊瑚,可以靠海水散热。巨大的鲨鱼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来实现散热,它们不需要依赖复杂的散热器官就可以很好地生存下去,因为海洋本来就是强大的散热器。至于像北极熊那样的极地动物,则更是省事,它们只要往雪地里一躺,或者在冰水里游一圈,就可以对身体起到很好的降温作用。

普通陆生哺乳动物对散热的要求与极地动物的明显不同,非洲稀树草原上的狮子和羚羊是一对极好的例子。稀树草原地处赤道附近,日照强烈,气候炎热,导致狮子和羚羊对散热的要求相对较高。或者说,它们是最需要做好散热工作的哺乳动物。尽管如此,狮子与羚羊也并不紧张,它们会努力控制行动的激烈程度,尽量不超出正常的体温控制范围。所以,狮子很少长途奔跑,大多数时间都待在树荫下一动不动,直到傍晚凉爽时才会出动捕猎,那时对散热要求已经下降了许多。羚羊多数时间都待在阳光下,而且时常因为惊吓而奔跑,为此它们进化出了独特的散热能力,比如修长的四肢,同时毛发较短,方便皮肤与空气之间的热量对流。同时,羚羊还配备了长长的颈动脉和宽大的鼻腔,这两个装备相当于优秀的散热器,可以随时带走奔跑产生的巨大热量。热带沙漠中的大耳狐也需要强化散热功能,所以长出了一对招风耳,等于把耳朵当作散热片

至于其他哺乳动物,大多可以轻松完成散热工作,因为恒温动物的标准体温本来就高,需要散热的场合事实上并不多,所以大多数动物的散热能力都相对较弱。比如狗,只要吐出舌头散热就够了,或者像猪一样泡在水坑里。更多的动物则选择躲在树荫下或者洞穴中,这样基本可以做到万事无忧。

哺乳动物精细的毛发结构也有利于散热,它们往往先长出一层又软又短的绒毛,然后再长出又长又硬的针毛,这种立体结构被风一吹,针毛很容易倒伏,热量就会随风而散。[53]有时动物的行走方向和风向之间的协调,也能实现良好的散热。一般来说,迎风散热的效果要好于顺风,不同的动物会根据散热需要调整不同的行走方向。[54]

可见散热并不困难,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需要,除非遇到极端高温的情况或者剧烈运动之后,才需要努力散热。也就是说,散热并不是常态化工作。保暖则不然。所有哺乳动物都需要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保存热量,甚至努力从外界环境吸收热量。这和挣钱是一个道理,挣钱是第一要务,至于花钱,则需要量力而行。

总体而言,动物有许多保持体温的策略,其中有几个重要的保暖措施值得一提。第一个措施就是摄入足够的食物,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热量。第二个措施是维持一定数量的皮下脂肪,以此防止热量流失。第三就是适当运动,主动产热。第四则是通过毛发保暖。

此处我们重点讨论第四个保暖措施。

毫无疑问,动物毛发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散热,而是保暖。在冬天我们穿上毛皮大衣后,就会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为了调整保暖效果,动物会在不同的季节长出不同的毛发。家鼠在寒冷环境下会增加毛发的长度和密度,以此增强毛发的保暖性能。[55]有时家鼠会让自己的毛发变得更加蓬松,这也有利于保暖。至于穴居的裸鼹鼠,它们浑身无毛,如果气温下降,它们又不能在地穴中快速奔跑以提高产热,只能主动提高代谢速率来解决问题,那时它们的耗氧量就会随着温度下降而显著上升。[56]不过,无毛的哺乳动物毕竟是少数,所以提高代谢速率并不是保暖的常规手段。

真正的常规手段是为毛发染上不同的颜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