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纪录电影随着社会的变革而不断转变,由当初新闻纪录电影“转轨”到电视纪录片,而产业化调整和中国电影市场的崛起为纪录作品的院线化提供了机遇。电视纪录片走向电影院,独立纪录片也获得了影院入场券,两方整合共同助力国产纪录片的院线化发展,研究也随着院线化的推进而不断变化。截至2018 年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能明显感受到国内学者们对推进国产纪录片院线化的热忱与期待。研究的内容紧跟社会实践并不断丰富研究方法和分析角度,在此基础上思考推进院线化的策略。我国纪录片质量的提升和市场包容度的扩大,以及产业的发展也促使研究态度的转变,由以往市场为主导转向以作品为核心。某种程度而言,这些年来推进纪录片院线化发展的理论研究所获得的启示或思考,也是纪录片能继续走向院线的重要原因。
但宏观而言,对于国产纪录片院线化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且最近十年的研究内容偏向“现象级”作品的文本解析,多为同年市场状况的数据呈现,少有对中国纪录片院线化发展历程这一动态的讨论。对于具体作品的研究也没有形成系统,当然这也是因为我国纪录片院线化起步晚,发展道路较为坎坷。具体来说,一是研究内容的同质化严重。近两年主要是围绕纪录片本体和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研究。二是学界对纪录片和纪录电影的判定比较模糊。电视纪录片跨屏院线传播和纪录电影的“重返”院线,都是实现院线化发展,主体性质的差异和概念的甄别被忽视。明晰纪录片与纪录电影的判定有助于纪录片院线化发展研究的系统化。
经过多年的积累院线市场扩大了对纪录片的包容度,但是在国产纪录片逐渐登上商业院线舞台的过程中,由于宣教片话题的敏感性,导致目前研究很少涉及主旋律纪录电影。题材的丰富、形式表达的创新和类型的多样化是现在国产纪录电影的发展趋势,所以要加强对创作形式、作品类型以及题材的关注,拓展中国纪录片院线化发展研究思路,为国产纪录电影更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注释:
[1]单万里:《大银幕与小荧屏——论西方纪录片史上的影视之争》,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中国传播论坛(2001)——变动中的全球广播电视》,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2001 年。
[2]刘德源:《在新的路程上——关于纪录电影特性的探讨》,《电影艺术》1981 年第4 期,第48~63 页。
[3]高维进:《几点深刻的感受——记荒煤对新闻纪录电影的论述》,《当代电影》1993 年第2 期,第53~57 页。
[4]王永宏:《前进中的新闻纪录电影》,《电影评介》1984 年第4 期,第2~3 页。
[5]刘汉铭:《新闻纪录片的出路何在?》,《电影评介》1984 年第10期,第21 页。
[6]翟亚娜:《困惑与希望——纪录电影面面观》,《电影评介》1990年第11 期,第9~10 页。
[7]徐一鸣:《新影的路》,《电影评介》1993 年第3 期,第20 页。
[8]何苏六:《纪录片市场化:中国问题与外国方法》,《现代传播》2005 年第3 期,第101~104 页。(www.xing528.com)
[9]赵捷、叶晶:《启程—— “新纪录”之下的中国纪录电影十年探索》,《电视研究》2013 年第2 期,第65~67 页。
[10]桂清萍:《五味杂陈——当下中国的院线纪录片》,《中国电视(纪录)》2010 年第7 期,第8~11 页。
[11]雷建军等:《喜马拉雅天梯》,《当代电影》2015 年第12 期,第30~202 页。
[12]杨慧:《互联网语境下中国纪录电影营销发行的困境与机遇》,《当代电影》2016 年第10 期,第79~82 页。
[13]邓沛:《韩国纪录电影崛起之路》,《南方电视学刊》2015 年第6期,第108~112 页。
[14]张斌、关睿:《2010 年以来我国纪录电影创作简论》,《电影新作》2016 年第3 期,第28~36 页。
[15]樊启鹏、赵嘉慧:《〈二十二〉 全案分析:一部现象级纪录电影的诞生》,《电影评介》2018 年第16 期,第12~17 页。
[16]梁君健、王静:《基于数据的中国纪录电影发行研究——以〈二十二〉 为例》,《电影艺术》2018 年第4 期,第63~69 页。
[17]饶曙光、刘晓希:《与他者相逢:2016—2017 年中国纪录电影伦理分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8 年第3 期,第90~97 页。
[18]素淡:《纪录片进院线就是一种成功》,《中国文化报》2017 年01月10 日,第7 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