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宇 王 逊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内容摘要:纪录影像作品的“影视之争”由来已久,自中国纪录电影诞生之日起,相关研究几经转向。最初在学者们还在担心作品质量问题时其研究就遭遇电视的冲击,思路转向电视纪录片时又恰逢产业化调整。1993年中影的转轨并制伴随着“胶转磁”的媒介技术进化,“电视纪录片”全面取代新闻纪录电影,标志着纪录片传播平台的迁移与拓宽。以2010 年纪录片发展指导性文件的出台为契机,学界再次掀起国产纪录电影的研究热潮。从文件出台到2016 年间,从产业现状整合、发展脉络梳理、经典案例细读等多个维度,研究者们为未来的纪录片院线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而2017 年《二十二》的火爆和产业整体良性的发展势态引发学者对现象级作品的多维度思考,针对国产纪录电影的研究立场也由市场主导转向作品主导。
关键词:纪录电影 纪录片院线化 文本分析 营销策略(www.xing528.com)
纪录片《二十二》在2017 年成功登陆院线,取得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并以1.7 亿元的票房成绩刷新国产纪录电影单片最高纪录。一石激起千层浪,以《二十二》为代表的爆款纪录片吸引了社会各界对国产纪录片院线化发展势态的关注与讨论。“院线化纪录片”是近十年来国内研究界涌现出的新课题,归根结底是关于纪录片播放平台的讨论,即单万里所指出的纪录片的“影视争端”,加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传播新载体和新渠道。[1]但纪录电影对中国电影界而言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中国早已开启了纪录电影的展播历史和相应的研究历程。20 世纪20 年代国内已有纪录电影上映,新中国成立后纪录电影一直被作为传播主流文化的重要工具,运用于新闻报道。
20 世纪80 年代,受苏联模式影响的中国纪录片一直延续着新闻纪录电影的创作思路,学者们在肯定其战斗性、真实性、文献性的同时,也对愈发僵化刻板的内容以及宣教式的表现手法与院线播放形式之间的匹配落差表现出担忧。改革开放后,电视设备的普及和电视节目内容的丰富,加上电影故事片的挤压,新闻纪录电影逐渐落入岌岌可危的境地。在1993 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正式并入中央电视台之前,学界对国内纪录电影的态度总体分为积极和消极两派。前者如刘德源,认为纪录电影“已被电视纪录片替代”[2],失去了继续生存的可能;后者如高维进,强调新闻纪录电影“还存一线生机”[3],并尝试为纪录影像的发展献计献策。研究者们如高维进、王永宏和刘汉铭,一方面回顾、梳理中国纪录电影的发展历程[4],针对创作水平提出“落后于时代”的自省[5];另一方面努力开拓视野,通过研究世界优秀纪录电影的主题思想、拍摄手法、技术手段,从艺术和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反思并提出建议,表达出对暂处于低落期的纪录电影“脱离低谷,向上生长”的真切愿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