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提出“媒介仪式”的观点,他认为“传播”一词与“分享”“参与”“联合”“团体”以及拥有共同信仰有关。[11]这一定义反映了“共性”“共有”“共享”与“沟通”。仪式发生的一个前提是个体由于共同的事物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传播即是他们借此拥有共同事物的方法,他们必须拥有的共同事物,包括目标、信仰、渴望、知识——一种共同的理解。校园广播之所以会生成传播仪式,与校园广播时间固定且内容相对稳定的传播特性有关。“华广之声”的播报时间分别为7:10-7:35、11:40-12:10 和17:40-18:10,这三个时间段分别对应学生早起去食堂、中午下课吃饭以及晚上下课吃饭的时间,这与他们的生活节奏是一致的。学生清晨起来能听到校园广播所传出的美文赏析,中午下课行走在校园中能听到校园新闻、电影推荐、热门歌曲,晚上下课去吃饭时伴随着体育新闻、时政要闻等栏目。一名学生在深度访谈中提到,最喜欢听下午17:40-18:10 时间段的校园广播,“在那个时候自己正好一个人下课,走在校园中,广播中传递出的声音对我而言是一种陪伴的感觉”。还有一名访谈对象印象最深刻的是早晨7 点的校园广播,“学校一片寂静,太阳刚刚照耀到操场上,那是我晨起锻炼的时间”。
仪式的功能在于提供共同体验的瞬间,激发、增强或重塑个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和认同,促成信仰、情感和意愿上的高度一致。[12]校园广播每天特定时间播放,每一栏目均有固定的播报时间,且栏目会在一定周期内重复,重要信息会在一天内多次重复。在长时间的校园生活中,校园广播与学生的个人生活逐渐融为一体,并且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收听模式。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不仅会回忆起这个时间段所应该播放的广播内容,而且还能够想起这个时间段自己应该进行什么活动。听众通过收听广播这种仪式性的媒介接受行为,获得相似的文化感受、拥有相同体验的社群成员才能有的感知,这就构成了“想象的共同体”形成的重要基础。这样的收听行为和收听习惯使得收听广播成为一种仪式性活动,更成为依靠声音连接起的校园“景观”现象。(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