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学者麦克卢汉曾把广播比喻为“部落鼓”,指出,收音机的阈下深处蕴含着部落号角和悠远鼓声那种响亮的回声。那是广播这种传播媒介的性质本身的固有特征,它有力量将心灵和社会融合成二合一的共鸣箱。[7]他指出了广播作为以声音听觉符号为传播符号的媒介所发挥的社会作用。
广播以声音为内容编码,借助声音符号进行信息传播,具有先天性、丰富性、联想性的优势。声音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使听众进行较为专注的信息解读,听众在接收到听觉符号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个人体会,产生共鸣式的情感,从而建构出了受众对声音解读的认知路径。[8]这种路径生成可以描述为“声音符号—感官反应—情绪调动—信息感知—构筑图景—形成自我认识和理解—交流行动”这一系列过程。
在研究的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中发现,以情感诉说为主的节目常常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调动和认知建构。以《桂子山话别》为例,这是一档在学生毕业季期间所推出的访谈节目,毕业生通过分享毕业季的学子情怀,讲述每个毕业生在毕业之际的心情,以一种沟通、交流、访谈的形式来制作节目,听众既能够听到主播和分享者之间的互动,也能通过他们所表述的毕业情怀产生联想,包括对自我毕业的规划,对未来生活的幻想等,体现出非常强烈的情感关联性。(www.xing528.com)
不同的节目需要具有不同音质的主播匹配,从而更有利于声音传播效果的情感转化和记忆获取。例如《天下体育》栏目播报需要匹配具有活力又不失稳重的男高音,《凌晨赏析》栏目就需要匹配温暖、抚慰人心的女中音。从语音、语调的起伏与变幻中,受众既可以从欣赏者的角度去感受创作者的创作意图,还可以从参与者的角度去实现自我构建、自我移情,以完成对于表征内涵的再造,同时进行积极的审美行为生产。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会关注广播台所播放的音乐。“华广之声”在播音员播报间隙,穿插当下的流行曲目,营造了一种闲适轻松的收听氛围,音乐作为具有象征性与故事性的符号,能够勾起学生的回忆。学生在接收到广播所传播的声音讯号之后,自然激发起对情感经历的回忆。通过这种方式,校园广播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听众的认知和记忆机制发挥作用,生成情感与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