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来源于实践,而系统的实践要在系统的思想指导下进行才会实现其预期目标。教育部对新时代国家教育的管理正是从厘定新时代的教育思想开始思考、设计和推行的。
民国初立之时,虽然新式教育已经深入人心,但传统的封建教育思想仍在新式学堂中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正统,新社会人们对教育革新的强烈愿望也期盼着有一种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思想来指导。为此,教育部对新时代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集中体现在蔡元培撰成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文中提到,“满清时代有所谓钦定教育宗旨者,曰忠君,曰尊孔,曰尚公,曰尚武,曰尚实。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1],而尚武、尚公、尚实的实质意义与新时代也不相符。蔡元培从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与国家和社会需要出发,论述新时代的教育思想。他提出要开展军国民教育,以强兵来恢复并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要开展实利主义教育,通过教育来促进实业以增强国家的财力;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来促进社会的自由、平等和互爱;要开展世界观教育,以促进人们思想境界的提升;要开展美感教育,以完善人们的内心世界。蔡元培指出这五个主义是新教育所应遵循的教育方针:“本此五主义而分配于各教科,则视各教科性质之不同,而各主义所占之分数亦随之而异。”[2]这一思想彰显出蔡元培对社会现实的热切关注,体现了富国强兵、促进社会文明开化的强烈愿望。(www.xing528.com)
1912年9月,教育部公布民国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3],从根本上取代了清朝学部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五项宗旨,成为民国初期教育部对大学治理(包括内部治理)的重要指导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