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大提问技巧:集中注意力、发动思维、促进学习

三大提问技巧:集中注意力、发动思维、促进学习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智慧的提问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力手段。有效的提问能起到如下的作用。提问的穿插运用能有效地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在学生的思维机器尚未开启之时,教师的提问具有发动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分析型提问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所有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认知过程。

三大提问技巧:集中注意力、发动思维、促进学习

善教者必善问;反之,不善问者,亦便称不上善教。课堂中的提问,对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启发学生思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才是好的提问呢?先让我们欣赏一下西方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苏格拉底和青年的一段经典的对话。

【案例分享】

苏格拉底和青年关于“什么是道德”的对话

苏:“人人都说要做有道德的人,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道德呢?”

青年:“做人要忠诚老实,不能欺骗人,这是大家都公认的道德行为。”

苏:“你说道德就是不能欺骗人,那么在和敌人交战的时候,我方的将领为了战胜敌人,取得胜利,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欺骗和迷惑敌人,这种欺骗是不是道德的呢?”

青年:“对敌人进行欺骗当然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是不道德的了。”

苏:“在我军和敌人作战时,我军被包围了,处境困难,士气低落。我军将领为了鼓舞士气,组织突围,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马上就到,大家努力突围出去。结果士气大振,突围成功。你能说将军欺骗自己的士兵是不道德的吗?”

青年:“那是在战争的情况下,战争情况是一种特殊的情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欺骗。”

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儿子生病了,父亲拿来药儿子又不愿意吃。于是,父亲就欺骗儿子说,这不是药,是一种好吃的东西,儿子吃了药病就好了。你说这种欺骗是不道德的吗?”

青年:“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的。”

苏:“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是道德的,那么什么才是道德呢?”

青年:“你把我弄糊涂了,以前我还知道什么是道德,我现在不知道什么是道德了。那么您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才是道德呢?”

苏:“其实,道德就是道德本身。”

【点评】 苏格拉底采用反问的方式,环环紧扣,步步推进,启发诱导青年逐渐地认识到自己思想中的不足之处,最终达到对“道德”有全面深入的理解。他创立的问答法至今被世界公认为“最聪明的劝诱法”,对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仍具有深刻的启示。

(一)提问的定义及作用

提问又叫问答法,指教师通过提出精心设计的问题,同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话,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有智慧的提问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力手段。有效的提问能起到如下的作用。

第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状况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长时间地使用单一讲授的形式,往往会抑制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使注意力涣散。提问的穿插运用能有效地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第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提问是思维的动力站。在学生的思维机器尚未开启之时,教师的提问具有发动的作用。它能激起学生的疑惑,从而引起积极思考。正如钱梦龙所说的:“问题提得好,好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教师巧妙的提问能够有效地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的兴趣,并为他们发现、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学生去探索达到目标的途径,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增长了智慧,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第三,及时得到反馈信息,调整教学。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而言,提问具有信息双向交流的特点。而提问则是获取反馈信息、调整课堂教学的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教师通过提问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准确把握学生的困难所在,获取反馈信息,从而调整自己预设的教学方案。

第四,提问可以调控课堂。美国教育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可以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理解不深刻,可以通过提问引向深入;讨论偏了题,可以通过提问导入正题,甚至还可以问题为中心来安排课堂结构,控制教学进程。

(二)课堂提问的类型

关于提问,可以做出许多分类。如从提问的对象看,可分为特指问和泛指问;从答题的思考方式,把提问分为判断型、论证型、说明型、想象型四类。但从本质而言,提问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行为,这是一种认知的行为,因此,我们按照认知过程的六个维度,将课堂提问相应地分为记忆型提问、理解型提问、应用型提问、分析型提问、评价型提问和创新型提问六类。[3]

1.记忆型提问

记忆型提问要求学生回忆或再现已经学过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字、词、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的识记情况。它是一种最简单的或低层次的提问,但这是对知识掌握和理解以及应用的重要基础。这类提问最好放在构建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的大背景下,会促进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发生有意义的学习。

2.理解型提问

理解型提问要求学生通过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释、举例、分类、概括、推论、比较或说明等认知过程,将知识重新组合,用自己的语言将对知识的理解表达出来。这需要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例如:你能举例说明水污染人类的生存有什么影响吗?你能说明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有什么不同吗?等等。

3.应用型提问

应用型提问要求学生把所学原理或法则等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情境中,通过一定的程序或步骤解决问题。应用型提问与理解型提问的区别在于应用型提问只给出问题情境或学习任务,由学生自己去选择所需要的知识概念、规则或原理来解决问题。学生思考回答这类问题,不仅要理解有关知识的内涵,还需要具有选择和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起因;用千分尺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运用所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你房间的面积。

4.分析型提问

要求学生分析知识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它要求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对材料进行加工、组织,寻找根据,进行解释和鉴别才能解决问题,属于高级认知问题。分析型提问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所有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认知过程。

在分析型提问中,教师经常使用的提问动词是:对比、比较、分析(作者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哪些因素、什么原理、什么关系等)、陈述(主要的观点、主题、假设、证据等)、找出类型、得出结论、论证、证明等。例如:我国当前为什么要采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为什么维生素C缺乏症曾一度是海员常见病

5.评价型提问

评价型提问要求学生运用准则和标准对观念、作品、方法、资料等做出价值判断,或者进行比较和选择。它要求学生能提出个人的见解,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因此,对评价型提问的回答是一种高级思维形式。

例如:谁是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你怎样评价作者在这部作品里所取得的成功?通过《项链》这篇文章,你怎样看待法国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你怎样看待少女贞德的牺牲精神?你是赞成这个结论还是反对这个结论,原因是什么?

6.创新型提问

创新型提问要求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其答案是开放性的。这种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力,通过创造性思考,得出独特的答案。这种独特性并不是异想天开,它要求答案能顾及事实之间的基本联系,并且又要摆脱简单回忆所学知识的束缚。

例如:假如《项链》中的玛蒂尔德没有把项链弄丢,你推测舞会后她的生活会发生变化吗,会有什么变化?假如地球上的森林被砍伐光了,地球会发生什么变化?

(三)提问的环节

提问(问答)行为是一种互动性行为,是师生课堂交流的基本工具。它与讲述行为有所不同,在教师的提问行为中,学生行为介入和学生回答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完整的提问有发问、候答、叫答、理答几个环节,我们把它叫作问答行为链。这四个环节直接影响到提问的效果。

1.发问

发问是提问行为发生的第一步,影响发问的因素有:问题的难度和认知水平、问题的清晰度以及发问次数。(www.xing528.com)

2.候答

候答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的等候时间。一般情况下,自提问到指定学生回答,应等候3~5秒为宜;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那么,留给学生的等候时间以30秒左右为宜,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提问效果。

3.叫答

叫答可以按一定形式(如座次、学号顺序、姓氏笔画等)依次请学生回答,这比随机叫答方式的效果好。因为规则叫答可减轻学生焦虑水平,有利于集中注意力。而且随机叫答多倾向于让好学生回答,这对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有关研究显示,叫答范围越广,教学效果也越好。

4.理答

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应可能有以下几种行为。①积极反应:口头表扬、表示接受学生观点等。②消极反应:不赞成、批评、训斥等。③转问和探问:这是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确切的情况下教师的两种主要反应行为。④再组织:对学生的回答重新组织概括,给学生明确、清晰、完整的答案。教师不应把学生的正确回答和错误回答同时摆在学生面前,而应重述正确的答案,这样避免某些同学误把错误回答当成正确回答。

(四)提问技能实施的基本要求

1.提问的目的要明确

提问时,教师一定要思考:我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通过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即提问要有的放矢,不能信口开问或为问而问。提问,或是调动学生思维,或是检查教学效果,或是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或是引起学生注意,或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必须事先心中有明确的目的。

2.问题的设计要一环扣一环

《学记》中记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意思是提问设计应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化难为易,循序渐进,使每一个问题之间都有着内在联系。

例如成都市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李瑞华在教学“圆”时,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①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②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而不是其他形状,比如三角形或四边形?③为什么车轮只有做成圆形才会走得稳?当要引出课题时,向学生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后紧接着抛出了第二个问题。大部分学生很快探索出结果。通过这几个问题,准确调控问题的难度,进行梯级设问、探寻,就把原理弄清楚了。

3.问题的表述要明确

提问的语句要尽量简短,让学生明白问的是什么,避免提那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冗长啰嗦容易引起学生误解的问题。问题不明确,学生便无法准确回答,提问也就失去了意义。造成问题不明确的原因多种多样,问语中概念不清、逻辑混乱是造成问题不明确的主要原因。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叫迈克的青年从苏格兰到英国伦敦去看望父亲的老朋友威廉,但是,到达后却忘记了威廉家的住址了,情急之中,给父亲打了一封特急电报,电文是,您知道威廉家的住址吗?当天他就收到了父亲的回电,电文只有两个字——知道!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没有人像他父亲这么不善解人意,但理论起来,父亲并没有错,问题在儿子,他想得到一个描述类问题的答案,却提出了一个判别类的问题。这个笑话警示我们,在设计和提出问题时,首先对问题的类型进行理性的选择,以免答非所问,有悖初衷,或耗时低效。

4.提问要适时

《学记》云:“当其可之谓时”,意即在适可之时教之,叫适时。提问也要把握住这个“适可之时”。具体而言。提问要与学生认知的进程相吻合。要在学生有疑、有思、欲问、欲解而又苦于不知如何表达之时提问。失时而问,便达不到好的效果。如一位老师上鲁迅的《祝福》时,在学生刚预习课文后就问:“祥林嫂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不出。因为这个问题提得不合时。“祥林嫂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是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内容,只有在深入分析全文后才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刚刚预习的情况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是表象的、粗浅的,不可能准确地把握问题的答案。

5.提问要适度

适度指的是问题的深度和难度要适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问题,让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够回答。问题过难,完全超出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提问不会取得应有的效果。如有位新教师在教学初一“细胞的分裂”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制地增大。这是一个能引发思考的问题,但显然对于初一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说,太难。而问题过易,不经思考就能作答,也失去了提问的价值。

有效提问的问题难度,我们可以借鉴教育测量学刻画试量难度的方法,即可以用N=1-P/W刻画问题的难度,其中W表示班级学生总人数,P表示这个班级回答特定问题正确的人数。显然,N在0~1之间取值。当N值为0时或接近0时,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正确回答,问题太容易;当N为1或接近1时,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太难。比较适宜的N值应在0.3~0.8之间,这样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都能做出正确回答,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度,优化课堂提问率。

6.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提问应该具有启发学生思维、富有智力训练的价值。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才具有启发性呢?就是一个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激活他的思维,启迪学生联想所学知识。例如小学科学课为了讲明白“风能灭火也能助火”这个科学道理时,教师问学生“为什么奶奶用扇子扇火炉越扇越旺,我吹蜡烛一吹就灭呢?”

7.对学生的回答应该做出积极的反应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做出积极的反应,其理答的策略有以下几种。

第一,对于学生迅速而坚定的正确回答,首先要表示肯定,如点头,说“对”、“是的”,重复学生回答。其次在必要时给予表扬;或对正确回答作进一步解释,或者追问一个问题,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还是在背答案。

第二,表扬学生应采取慎重态度,并非所有表扬都有利于学生学习。一般来说,表扬的行为越具体,效果越好。对依赖性强、易焦虑的学生的表扬效果好于对自信心强的学生。

第三,对不完整或部分正确的回答,教师首先要肯定正确部分;而后探问学生,或给学生提供回答线索或对问题重新措辞。如果学生仍不能得出完整答案,则转问。

第四,回答不太正确的学生,教师在采取具体措施前先要弄清原因。

第五,不回答是指超过教师候答时间限度而学生仍不能回答,这时教师应及时处理,否则将影响课堂教学的连续性。造成学生不回答的原因可能有知识欠缺、问题本身模糊和心理恐惧等。由于知识欠缺而不能问答,可简化问题,或帮助学生弥补所缺知识,最后获得正确回答。如果问题模糊,则要改进问题本身,使原有问题明朗化。

8.提问的对象要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问题的难易程度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依据,让全班学生都有参与课堂的机会,而不是只有少数学生。

(五)当前课堂提问中常见的问题

1.无节制地“满堂问”充斥着课堂教学

课改后,我们摒弃了传统的“满堂灌”,却让“满堂问”充斥着课堂。整节课教师从头到尾都在提问,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的对话庸俗化为表面上的问答。许多问题是不必要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些没有启发性的问题充斥于课堂,不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关教学内容,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2.不能正确地把握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比例

封闭性问题是将回答限定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答案之内的问题,它是为学生获得既定的、有确切答案的知识而设置的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设置是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

一般来说,当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性较低时,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最佳比例是7∶3,而当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较高时,二者的比例以6∶4为宜。

3.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提问偏题,课堂中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

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难以理解或接受,学生就会出现“启而不发”、茫然或沉默以对,而教师只好自问自答,唱独角戏,这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