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化时代教师职业素养及解析

信息化时代教师职业素养及解析

更新时间:2025-01-1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上述研究,下面从大家普遍认同的四个方面,即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来对教师信息素养的结构进行解析。由于信息素养是通过教育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师信息素养的结构也是动态发展的,并受到科学进步、社会发展、文化变迁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传递过程,而教师的信息素养则是在教学过程和与教学相关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信息素质。

基于上述研究,下面从大家普遍认同的四个方面,即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来对教师信息素养的结构进行解析。由于信息素养是通过教育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师信息素养的结构也是动态发展的,并受到科学进步、社会发展、文化变迁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一)教师的信息知识

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他们所要理解和掌握的信息知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具体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趋势,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与组成,了解信息技术有关版权保护与信息安全等知识;二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基本操作知识,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信息技术硬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将网络的信息服务应用于教学工作的方法,熟悉与计算机和网络相关的其他信息技术的知识;三是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模式和基本理论,具有比较先进的与信息技术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二)教师的信息能力

教师的信息能力是教师信息素养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从事信息活动时所应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的加工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

信息的获取能力指教师能及时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现场收集的能力,如通过网络检索、查询和选择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加工能力指教师对信息进行内化、组合和利用的能力。加工是教师通过对信息进行分类、理解、综合和评价,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并生成新信息的过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指把信息技术与各门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整合不是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获取信息、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信息化教学能力指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支持下进行教学的能力。

(三)教师的信息意识(www.xing528.com)

教师的信息意识是教师丰富信息知识、提高信息能力、完善信息道德的前提条件。信息社会的教育要求教师习惯于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教师的信息意识是指教师对有关教育教学信息的敏锐度,捕捉、分析、判断、吸收和应用信息的自觉程度,教师信息意识的广度和敏锐度,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水准。信息社会要求教师善于从网络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取出与本学科有关的知识,不断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新动向,并将其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结合,注意学科间的整合,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的信息意识还包括教师的教育预见能力和对教学、教育系统的认识等。教育预见能力是指教师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社会生产等各个社会领域的发展,预见这些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并从教育方面及时采取适应措施和相应对策,确定合理的教育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适应、使用它们,教会学生如何查找信息、发现知识;然后,教师要能够在学生面对众多信息不知所措时,帮助他们选择和组织信息;最后教师要教会学生面对信息的态度,即以一种兼有批判、创新精神的态度去对待眼前呈现出来的信息。

(四)教师的信息道德

教育以德为先,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道德,才能给学生做出良好的表率。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信息道德: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是信息素养中的首要的道德;教师在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时,要保证自己劳动成果的纯洁性,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对于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在善于寻求别人的合作与帮助的同时,要以豁达的胸怀帮助他人,与他人真诚合作;要尊重别人的劳动与信息产权,未经同意不要转载别人的信息;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未经授权不将别人的信息传播于他人;教师不得向学生传播虚假、有害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不进行计算机犯罪活动。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方面的教育,教会学生判断、评价信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社会责任感,做有益社会的事,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修养。

【信息窗】

教师信息素养与教育技术能力

对教育技术概念的界定,具有代表性的是由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于1994年提出的: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根据自身信息化程度和教育信息化实践及切实需求,2005年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而信息素养是人们对信息这一社会现象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人们在信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素质,是一个人对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运用以及评价的总体水平。它包括对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技术的意识、态度和社会责任的理解。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传递过程,而教师的信息素养则是在教学过程和与教学相关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信息素质。

教育技术能力属于教师的信息素养,着重强调教育教学信息,而信息素养的内涵比教育技术能力广泛,它定义的信息是各种各样的信息,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教育技术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支撑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