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论与实训(截取自《信息化时代教师职业素养:理论与实训》)

理论与实训(截取自《信息化时代教师职业素养:理论与实训》)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产生、认识、获取和利用离不开人这一主体。信息的多元化、丰富性既能辅助师生的行为选择,又会增加师生理解、把握信息,甚至做出决策的难度。大众传媒和网络游戏给了他们瞬时的情感满足,不要求他们做出更多的努力,没有责任要求,使得学校和教师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属于他们的教育经验优势。网络化教育条件下的教师要承担比以往更重要的新任务和新使命。

理论与实训(截取自《信息化时代教师职业素养:理论与实训》)

(一)主体共生的教学观

主体共生的教学观认同教学的双主体性,即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主体,二者是教学活动中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和谐主体。只有认识到师生的主体性、主体地位,特别是其作为自主选择、自主发展主体的地位,才能真正激发出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追寻主体的最优化发展过程中,实现教学领域内主体的终极发展目标。主体共生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差异共存、互惠共生、共生共荣的发展历程。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产生、认识、获取和利用离不开人这一主体。主体共生教学观是教学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所感知并表现出的主体共生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是信息在主体内部、主体之间和主客体之间输出—输入所带来的信息流动。信息的多元化、丰富性既能辅助师生的行为选择,又会增加师生理解、把握信息,甚至做出决策的难度。在主体共生教学观生成过程中涉及四个基本要素:教学主体、信息、行动决策、利益支付。从信息论角度看,共生是符合主体需求,促进主体主动获取信息以及传递、存储、处理信息,进而优化信息的重要利益基础。

主体共生教学观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将主体共生视为教学发展最高目标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包括对为什么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主体共生及如何在教学中实现主体共生的系统观点与态度。具体而言有四层含义。一是主体的共生,主体是教育领域内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类主体,是可以共生,而且必须共生的教学主体,即教师与学生两大核心主体的发展建构,融合了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将师生发展为内在联系、交融与共、不可分割的共生存在体。二是强调发展的相互主体,主体共生教学观不只是关注阶段,更关注长远,不只关注于学生片面的学习学校生活,更关注其全面的人生与成长。三则指向何为共生,怎样追寻真正意义上的共生。简而言之,共生即共同生存、共同生成、共同生长、共同发展,强调过程与结果的共生关系,强调动态的、持续的、有机的发展关系建构。四是共生的标准,又包括两层:第一层是主体共生合作关系的建构,强调在师生间建立起平等、和谐、自由、互助的共生关系;第二层是主体共生发展目标的确立及共生模式的建构,着力于师生的和谐共生发展,包括学生个体的个性自由发展与教师的全面和谐发展。

【信息窗】

网络化时代教师的新使命

进入21世纪,信息的膨胀和传播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各种传媒使得儿童可以更加方便和快捷地接触信息,他们得到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与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形成了竞争的局面,因此有人慨叹已经有恐怖的“5<2”现象出现,即五天的学习抵不上两天的课余时间所受的影响。大众传媒和网络游戏给了他们瞬时的情感满足,不要求他们做出更多的努力,没有责任要求,使得学校和教师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属于他们的教育经验优势。面对这样的形势,应该思考如何才能把学校办成更吸引学生的场所,并向他们提供真正理解信息社会的钥匙。网络化教育条件下的教师要承担比以往更重要的新任务和新使命。

1.教师要帮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人,学会正确地管理信息(www.xing528.com)

在以网络为一般特征的后现代社会,信息开始以几何级数的速度疯狂增长,有人说这是一个信息泛滥的社会,历史的和当下的、真实的和虚假的、有用的和无用的信息都在汹涌澎湃地从你身边滚过,如果人们不具有相应的审视和判断能力,那么人极可能被垃圾信息所淹没,进而成为信息的奴隶。人类的智慧就会被它所创造的过剩信息所窒息。再者,信息与知识是有所区别的,“信息是物质或事物运动状态或存在方式的一种表现,是人们为了工具性目的而重新安排资料数据的一种模式和设计,是知识和被观察的外部现象之间联系的纽带,它着重于对现象的解释”,而经过加工的信息才能成为知识。知识是对信息的有意识和有目的的应用与归类,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把信息加工成为真正的知识,赋予它实际意义和使之具有某种因果的联系。因此人必须成为信息社会的主体,教育要使人具有相应的信息加工能力和思想观念,这是当代教育所必须实现的功能转换。教师在人的发展中所要承担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学会认知,“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要通过教育使人的各种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以及判断力、想象能力都得到发展,才能在汹涌而来的信息潮中做出理解、判别、筛选和选择,更重要的是才有可能运用信息进行创新,创造出新的知识、新的思想和观念,正是这种知识创新才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充分体现人在信息面前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在于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而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目标和目标达成的最佳途径;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信息和知识;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通过信息化手段在信息资源中很快找到所需的信息,并以批判的精神利用这些信息,把它们置于未来情境中,形成创新的知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

从严格意义上说,人类所取得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是来源于教育机构以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因此,教育并不是知识的生产机构。历史上,卢梭杜威、陶行知等中外著名的教育家都在极力倡导“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反对过于形式化、抽象化、把生动活泼的生活世界排斥在外的传统教育。当网络这一虚拟的世界与现实社会相并行,构成人类新的生存空间时,当网络成为学习的重要手段时,教育要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世界显得更加具有特别的意义。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上网主要做的事是玩游戏38.7%,查看信息24.0%,聊天交友21.0%,其他9.6%,发电子邮件6.6%。在上网的青少年中,62.9%的青少年出现了个性化情绪,20%的青少年有情绪低落和孤独感,12%的青少年与家人、朋友疏远,5.1%的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下降。此外,青少年网恋现象也比较严重。因此,教育一方面要使学生走进网络,使网络成为帮助人把握世界的“延长的臂膀”和“宽阔的眼光”,同时也要使学生能走出网络,回归真实的生活世界。雅克·德洛尔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教育“还应帮助人们与传媒和信息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以符号为其标志的信息,传媒世界毕竟与现实世界有着一定的距离,教师在使学生过好虚拟生活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过好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人的直接交往是人类本性的一种需要,而虚拟性交往则不同,现实生活中的交往的缺失将造成人性某种程度上的扭曲。正是由于电子计算机这一创造符号的工具开辟了一个普遍数字化的符号世界,人们则更应使教育回归生活,忠实现实生活的教育。教育更应有意识地将一个丰富的真实世界展现于受教育者之前,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其中,用各种方法让他们感受和意识到真实的事物、真实的我、真实的他人、真实的关系,归结到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要时时处处去分辨真实世界与符号世界,明确以真实的人的身份去把握符号,把握符号世界中的一切,成为符号世界中的主体,而不是丧失自我。

——摘自:鲁洁.网络社会·人·教育.江苏高教,2000(1):14-22.

(二)民主融洽的师生观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双方在知、情、意、行等方面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师生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下,我国中小学校里师生关系长期以来停滞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授”“受”关系上,师生间往往缺乏双向的情感交流和平等的合作沟通。这种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严重地削弱了教育效益。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现代教育要求在学校中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育工作的重点在“育”字之中,学生的思想品格、人格精神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良好、健康的人际交往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养成的。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应平等相处,诚恳相待,使学生人格受到充分尊重,个性潜能得以展示。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育才能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师生携手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