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素质与素养
关于素质和素养这两个术语的含义和区别,不少学者进行了探讨,至今还存在争论。辞海中,素是本色,不加修饰、根本之意,素质就指事物本来的性质。素养最初见于《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宋陆游在《上殿札子》也提出“气不素养,临事惶遽。”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能或能力。
在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学者普遍认为素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即从父母那儿获得的遗传特点;广义的素质强调以先天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中获得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及其心理品质。由此可见,广义的素质就是素养。素养是教化的结果,是通过训练和实践而习得的思想、品性、知识、技巧和能力的综合,强调了自身努力与后天环境在素养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教师的素养肯定不是先天就有的,因此,本书使用素养,比较科学准确。
2.职业素养与教师职业素养(www.xing528.com)
个人成功地应对职业情境的挑战需要什么样的内在条件呢?这些条件的集合就是职业素养。显然,它不是单一的知识、能力、态度,而是知识、能力、态度之整合与情境间的互动体系。素养与知识、能力、态度等概念的不同在于,它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因此,职业素养则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是以上因素有机联系的整体。教师职业素养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6]
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它是由与教师职业性质相关的综合性要求决定的,其内涵是多层面、多领域的。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教师的职业素养是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