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察隅县城出发,一路下行,顺桑曲河向61公里外的下察隅行进。
窗外,绵绵不断的山川,古木参天,小溪、瀑布纵横,云飞雾绕,峡谷内奔腾的河水匆匆南下,冰川入林,银蛇舞葱茏的奇观随处可见,风光无限。
当行车半个小时,路边一巨石写有“清水河”红字。下车一看,原来河水“清”“混”分明,成为一个旅游景点。
沿水流黑白分明的清水河去下察隅
到达僜人部落
汽车继续前行,过边防站时,经过反复的检查、询问,看了边防证才让通行。
过边防站不远,到了下察隅镇。这是一个很小的镇,但街道很干净。在镇政府,见到了镇党委书记向巴次仁,他说:“下察隅镇政府所在地海拔1548米,是察隅县的边境镇之一,西与上察隅镇相连,东南与缅甸相接,中缅边境线长25公里;西南与印度接壤,中印边境线长95公里。”
出镇后,爬上一座山头,穿过沙琼村头,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古老的木门牌,上面写着“僜人部落”。可见,已经到达了僜人部落住地,这是一个原始部落。
在部落,酋长带领参观。酋长看上去六十多岁,他介绍了僜人的情况。我国的僜人主要分布在察隅县境内,共计1300人,僜人虽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
在老房屋看族人历史
酋长接受采访
在部落房舍边,我和酋长边走边谈——
问:“您这个部族过去生活怎么样?”
酋长:“我们僜人部落坐落在高山峻岭台地上。解放前我们生活在中印边境的深山老林中,边远偏僻的山区,以山洞、木棚为家,过着刀耕火种非常原始的生活。僜人备受歧视,被蔑称为猴子、野人,有人把僜人称为米什米人,意思就是不开化的人。那个时候,以狩猎、吃树皮、野果、鸡爪骨、苞谷为生,可以说衣不遮体,常常处在食不果腹的境地。而且迷信横行,驱鬼活动时常发生,环境恶劣,迷信思想很重,生活条件不好,营养不良,小孩成活率很低。”(www.xing528.com)
问:“僜人家庭成员组成呢?传统习俗呢?”
酋长:“我们僜人是一夫多妻的家庭社会,以前一个男人多则有几十个老婆,少则也有两三个老婆。我们实行的是买卖婚姻,一个男人娶多娶少,完全取决于家庭的经济实力。僜人一般把几个老婆中的一个作为正房,丈夫多数日子与正房过。僜人的房子与其他民族不一样,大约宽3米、长25米。里面分成数个小单间,供自己的女人们住。房间里习惯面挂各种牲畜、野兽头骨。用来显示家庭的富裕。”
问:“当地政府重视这个部族吗?”
酋长:“1968年,当地政府开始动员我们僜人从深山老林搬至山下,分配土地,修建家园,改变了过去居住面积狭小、黑暗的落后面貌。”
问:“现在脱贫了吗?”
酋长:“我们这个原始部落,祖祖辈辈住在这里,原来生活确实很贫困,经过最近几年党中央的扶贫,现在已经脱贫,过上了好日子。我们僜人要感谢党中央的好领导,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同时,也感谢内地来的扶贫干部!”
走在僜人部落,参观院子、住屋。僜人住家皆是木房,在客厅,主墙挂有毛主席像,对面壁上挂满了动物头角。
离开僜人部落,我又北上去上察隅。
顺着察隅河支流上行50公里,到达上察隅镇。镇政府处在半山坡,大门两边挂着7个牌子,左边是个大广场。
上察隅镇政府所在地米古村,坐落在贡日嘎布曲河畔。该镇南与印度接壤,边境线长120公里。
在上察隅,我去了西巴民俗村,这是察隅县唯一的珞巴民族村,20世纪80年代,散居于察隅县各村的珞巴族人,响应国家建设边疆,固边守边的号召,聚居于西巴村。
返程了!上察隅、下察隅、察隅,三个察隅都留下了足迹,真是流连忘返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