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密县中学坐落在帕隆藏布江南岸。在这里支教的有一批来自河北的老师,被藏民尊称为河北的好“改拉”!“改拉”在藏语中释为老师。
那是1997年,一群燕赵学子毕业后,抱着雄才大志来到西藏波密县。他们乍一到这里,看着雪山、密林、溪流,风光十分迷人,但是没想到藏饭、藏菜、藏话,使得他们非常难堪。吃不惯饭,喝不惯水,说不惯话。尽管自然环境漂亮,但人文环境适应不了。作为一名支教老师,最关心的是自己的事业。这里因为贫困落后,学生成绩极差。每年中考和高考,学生成绩都在全区倒数第一,这是他们最头疼的一件事,也是最棘手的一道难题。然而,这些河北人没有退缩,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一切从零开始,一切从头起步。他们走进教室后将藏族孩子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手把手教,一句一字练,真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在教学中,为加强西藏人民对河北的了解,他们不断推举河北,介绍河北的名人,什么扁鹊、廉颇、蔺相如、张飞、祖冲之、郦道元等,还介绍河北的风土人情、大好河山。
回炳辉老师来自河北衡水,他在讲课时推介河北,比如刘备是河北的,燕赵热血儿女,风萧萧兮易水寒。他说他是河北人,连河北都不热爱的话,那何谈热爱祖国、何谈热爱西藏呢?
在西藏,在波密,这些燕赵之子、热血青年还遇到的另外一个难题是婚姻问题。因为这里汉族人少,河北人更少,结婚成了一个头痛的事。曹景奇是河北景县人,他很荣幸,找到了一个藏族姑娘成家了。他说因为年轻人有一股激情,当时来时感觉到挺光荣,扎根西藏嘛,找了个本地山南的爱人藏族人,为国家民族团结做了点贡献。
与波密县中学教师谈河北支教(www.xing528.com)
曹老师说:“来这里以后最对不起的应该是家里人,父母年纪大了,所以在这里每次想家时感觉到特别难受,对家里这一辈子可能是没法报 答了。”
解老师:“来到这里,对于家里我只能用口头这么表达一句,祝你们平平安安!孩子在外挺好的!想家是想家,但是为了事业,希望你们能理解我孩子的心!”
黄老师哭着说:“爸爸妈妈!我在这儿一切都好!你二老不要挂念……”
南迦巴瓦山峰高,哪有河北教师的品格高!
帕隆藏布江水长,哪有燕赵之子的情意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