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①。故背周道而用夏政。禹之时,天下大水,禹身执虆臿,以为民先,剔河而道九歧,凿江而通九路,辟五湖而定东海②。当此之时,烧不暇撌,濡不给扢,死陵者葬陵,死泽者葬泽,故节财、薄葬、间服生焉③。
【注释】
①悦:许慎注:“易也。”王念孙《读书杂志》:“悦”当为“侻(tuò)”。《本经篇》彼注云:“侻,简易也。”义与此注同。“服”:《道藏》本、刘绩《补注》本同。王念孙《读书杂志》:“服”上当有“久”字,厚葬、久服相对为文。②虆(léi):同“蔂”。盛土笼。臿(chā):铁锹。《道藏》本、刘绩《补注》本作“垂”,误。剔:许慎注:“泄去也。”九歧:许慎注:“河水播歧为九,以入海也。”九路:许慎注:“江水通别为九。”辟五湖:许慎注:“使水辟人而相从也。”按:许注“辟”通“避”,有避开义。本文当为:辟,开通。③撌(ɡuì):许慎注:“排去也。”按:有清除义。给(jǐ):及。扢(ɡǔ):许慎注:“拭也。”按:即擦拭义。间(jiǎn)服:《文选·潘岳〈夏侯常侍诔〉》李善注:《淮南子》曰:“节财薄葬,简服生焉。”即简易之服丧制度。
【细读】(www.xing528.com)
中国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春秋、战国之际时代的墨子(?前468年—?前376年)。《淮南子》中记述墨家派的产生背景、学术宗旨及主要观点,至为可信:
墨子学习儒家的学说,接受孔子的思想,但是认为他的礼节烦琐而不简易;丰厚的葬礼,耗费了资财,而使百姓贫困,长久的服丧,伤害生命而妨碍政事。因此不用周朝的法规而使用夏朝的法令。夏禹的时候,天下发了大水,禹亲自拿着畚箕和木锹,来给百姓作出表率。疏通黄河并分成九个支流,凿通长江而沟通众多的河流,开通五湖而注入东海。在这个时候,烧火的余烬来不及排除,衣服沾湿了来不及擦拭,死在山陵葬在山陵,死在湖泽葬在湖泽,因此节省财物、简单的葬礼和简易的服制便产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