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度出自天性,细读淮南子,人之性有仁义之资

法度出自天性,细读淮南子,人之性有仁义之资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之性有仁义之资,非圣王为之法度而教导之,则不可使乡方⑨。故因其性,则天下听从;拂其性,则法县而不用。《淮南子》中认为,“好色”“饮食”“喜乐”“悲哀”等,都是人的天性。人的天性中有仁爱的资质,但是如果不是圣人替他们建立法度而教导他们,便不可能使他们通向正直。所以依照百姓的天性,那么天下人民就会听从;违背他们的天性,那么就是悬挂法律,也不会被使用。

法度出自天性,细读淮南子,人之性有仁义之资

民有好色之性,故有大婚之礼;有饮食之性,故有大飨之谊;有喜乐之性,故有钟鼓筦弦之音;有悲哀之性,故有衰绖哭踊之节。故先王之制法也,因民之所好,而为之节文者也。因其好色而制婚姻之礼,故男女有别;因其喜音而正《雅》《颂》之声,故风俗不流;因其宁家室、乐妻子,教之以顺,故父子有亲;因其喜朋友,而教之以悌,故长幼有序。然后脩朝聘以明贵贱,飨饮习射以明长幼,时搜振旅以习用兵也,入学庠序以脩人伦。此皆人之所有于性,而圣人之所匠成也。故无其性,不可教训;有其性无其养,不能遵道。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卵之化为雏,非慈雌呕暖覆伏,累日积久,则不能为雏。人之性有仁义之资,非圣王为之法度而教导之,则不可使乡方

故先王之教也,因其所喜以劝善,因其所恶以禁奸。故刑罚不用,而威行如流;政令约省,而化耀如神。故因其性,则天下听从;拂其性,则法县而不用。

【注释】

①谊:通“仪”,礼仪。②衰绖(dié):丧服。披在胸前和戴在头上的布条。《说文》:“缞,服衣,长六寸,博四寸,直心。”衰,通“缞(cuī)”。绖,《说文》:“丧首戴也。”哭踊:丧礼的仪节。顿足、捶胸以表哀痛。“民有好色”以下数句:亦载于《汉书·礼乐志》。③节文:节制修饰。已见《齐俗训》。④顺:《群书治要》作“孝”。⑤朝聘:古代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礼记·中庸》:“朝聘以时。”飨(xiǎnɡ)饮:即乡饮酒之礼。《礼记》有《乡饮酒礼》。《说文》:“飨,乡人饮酒也。从食,从乡,乡亦声。”王念孙《读书杂志》:“飨”当为“乡”,字之误也。按:王氏失校。“时搜振旅”句:许慎注:“搜,简车马也。出曰治兵,入曰振旅也。”按:搜,通“蒐”,检阅车马。《左传·宣公十四年》杜预注:“蒐,简阅车马。”振旅,整顿部队。庠(xiánɡ)序:古代地方所开设的学校。《说文》:“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⑥匠成:培养造成。⑦统纪:指头绪。《说文》:“统,纪也。”“纪,别丝也。”⑧呕(xū)暖:生育抚养之义。⑨乡:通“向”。向着。“茧之”以下数句:亦载于《韩诗外传》卷五。

【细读】(www.xing528.com)

淮南子》中认为,“好色”“饮食”“喜乐”“悲哀”等,都是人的天性。为了保护天性而不致乱性,所以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礼节,来加以约束管理和进行教育,使人民遵循大道。《淮南子》中这样说:

人类爱好异性美色的本性,因此就制定了婚娶的礼节;有喜欢饮食的爱好,因此就规定了大飨的礼仪;有爱好音乐的特性,因此就制造了钟鼓、管弦来演奏;有悲哀的感情,因此就有了衰绖、哭踊等丧礼的规定。所以先王制定法规,是按照百姓的喜好而为他们进行节制修饰。按照他们爱好异性美色的本性而制定了婚姻的礼节,因此男女之间才有了区别;依照他们喜爱音乐的特性,而有了纯正的《雅》《颂》之声,所以风气习俗不致趋于下流;根据他们需要家室安宁、妻儿快乐的要求,用和顺来教导他们,因此父子之间讲究孝道;依照他们喜爱结交朋友,而用弟从兄来教诲他们,所以长幼之间讲究“悌”。然后便制定诸侯朝见天子的礼节,来明确贵贱的等级;用乡饮和教习射术,来表明长幼关系;按时检阅车马、整顿军队来熟习用兵;进入学校学习,来修治人伦道德。这些都是人性之中本来就具有的,而圣人把它们完备化了。因此人如果没有这种本性,便不能够加以教训;有这种本性而不加以修养,便不能够遵循大道。就像茧的特性可以织成丝,但是如果没有女工用热水漂煮,来抽出它的头绪,便不能够成丝;蛋可以化为雏禽,但是如果没有慈禽用温暖的身体进行孵化,积累很长的时间,便不能成为幼禽。人的天性中有仁爱的资质,但是如果不是圣人替他们建立法度而教导他们,便不可能使他们通向正直。

因此先王的教化,是按照百姓所喜爱的,来勉励他们推行善事;根据他们所厌恶的,来禁止奸邪。所以刑罚虽不使用,而威严像流水一样畅通;政令简约明了,而感化照耀像神灵一样迅速。所以依照百姓的天性,那么天下人民就会听从;违背他们的天性,那么就是悬挂法律,也不会被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