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使孟盟举兵袭郑,过周以东①。郑之贾人弦高、蹇他相与谋曰:“日师行数千里,数绝诸侯之地,其势必袭郑②。凡袭国者,以为无备也。今示以知其情,必不敢进。”乃矫郑伯之命,以十二牛劳之③。三率相与谋曰:“凡袭人者,以为弗知,今已知之矣,守备必固,进必无功④。”乃还师而反。晋先轸举兵击之,大破之殽⑤。郑伯乃以存国之功赏弦高。弦高辞之曰:“诞而得赏,则郑国之信废矣⑥。为国而无信,是俗败也。赏一人败国,俗者弗为也⑦;以不信得厚赏,义者弗为也。”遂以其属徙东夷,终身不反⑧。故仁者不以欲伤生,知者不以利害义。
【注释】
①孟盟:秦穆公左相百里奚之子,叫孟明视,为秦大将。②蹇(jiǎn)他:许慎注:“弦高之党。”按:《吕氏春秋·悔过》作“奚施”。日:《道藏》本、刘绩《补注》本无此字,疑衍。绝:经过。③郑伯:春秋郑君,即郑穆公,前627年—前607年在位。④三率:孟明视为主将,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说文》:“,将卫也。”段玉裁注:“(shuài),今之率字,率行而废矣。”《集韵》“至”韵:“, 通作帅、率。”⑤先轸(zhěn):春秋时晋国执政。城濮之战,大败楚军。晋襄公时,击败秦军。殽(xiáo):《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陆德明释文:“殽,本又作崤(xiáo)。”崤山,在今河南洛宁县北。⑥诞:欺骗。⑦“败国俗者”:《道藏》本同,刘绩《补注》本作“败国俗,仁者”。⑧东夷:三代时对东方各族的总称。此节化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及《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吕氏春秋·悔过》。
【细读】
秦穆公兴师偷袭郑国,贩牛商人弦高假传郑君命令,送牛犒劳秦师。秦军三帅见阴谋败露,便悄悄离开了郑国。弦高的爱国赤诚和高尚的德操,深受后人赞赏。《淮南子》中详细记载了这件事:(www.xing528.com)
郑国有一个商人,名叫弦高,专门以贩牛为生。以前周朝王子颓喜爱养牛,郑、卫各国商人,纷纷贩牛到京都洛邑去卖,以便求得重利。这种风气沿袭已久,弦高也在从事贩牛的行业。弦高虽然是个生意人,但是有一腔忠君爱国之心,深具排患解纷的谋略。只是没有人荐引,落拓在市井之中罢了。这一日他贩了几百头肥牛,到京都买卖。当他走到黎阳津地方,遇到了自己的儿子蹇他,新近从秦国归来。蹇他告诉父亲:“近来秦国派遣三位将军准备袭击郑国,不久就要到达了。”弦高一听,大吃一惊,心想:“郑国是我的父母之邦,现在面临亡国的危险。如果不知道也就算了,已经知道而不去解救国家的危难,万一国家灭亡了,我有什么面目回到故乡呢?”想到这里他忽然心生一计,一面命蹇他回国给郑君报信,一面准备犒劳秦军之物。他挑选了十三头肥牛,亲自送往秦军驻地。到了郑国的近邻滑国,恰巧遇到秦国军队。弦高拦住去路,高声叫道:“郑国有使臣在此,愿求见主帅。”前哨报入中军,秦军首领孟明视非常吃惊。便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来见弦高。弦高假传郑君之命说:“我们国君听说三位将军要到我国去,派遣下臣带来微薄的礼物,前来慰劳你的士卒。”孟明说:“郑君既然派人犒军,怎么没有国书呢?”弦高说:“贵军来时迅速,我君恐怕耽误了时间,所以特别口授命令给下臣,因此就没有带国书。”孟明被弦高说出底细,无话可说,于是就支支吾吾地说:“我君不过是为了滑国,本来没有准备袭击郑国的意思。”于是命令暂时驻军滑国,弦高拜谢之后,回国去了。秦军见偷袭郑国阴谋败露,夜半之时,乘滑人未加防备,抢劫了一批珍宝、美玉而去。
郑穆公接到商人弦高之子的密报,起初不大相信,他派人偷偷地观察了秦国三个守将杞子、逢孙、杨孙行动,看见他们厉兵秣马,打点行装,准备迎接秦军。郑伯才深信不疑。于是派遣老大夫烛之武前去慰劳。烛大夫说:“听说你们打算离开郑国,我奉国君之命,前来饯行。秦国三帅屯兵周、滑之间,你们想不想见见他们?”三个守将见里应外合的诡计已经泄露,郑国不可久留,就偷偷逃往他国去了。这样,郑国安然无恙,度过刀兵之灾。
秦人退兵,郑伯召见弦高,想要封给他高官厚禄,弦高坚决拒绝。众人感到迷惑不解,也为他惋惜,他说:“我打着国君的招牌,欺骗了秦人,保全了社稷。虽然于国有功,但是玩弄骗术,是不能得到奖赏的。如果受奖,那么以后郑人就会学着我的样子,不讲信义了。治国安邦不讲信义就会引起混乱。这是得不偿失的事情。”为了表示自己谢赏辞官的决心,他带着自己的家族,悄悄地离开了郑国,长途跋涉来到了遥远的东夷之地,一直到死也没有再回郑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