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有三势,有二权①。有气势,有地势,有因势。
将充勇而轻敌,卒果敢而乐战,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志厉青云,气如飘风,声如雷霆,诚积踰而威加敌人,此谓气势②。
硖路津关,大山名塞,龙蛇蟠,却笠居,羊肠道,发笱门,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此谓地势③。
因其劳倦、怠乱、饥渴、冻暍,推其摿摿,挤其揭揭,此谓因势④。
善用间谍,审错规虑,设蔚施伏,隐匿其形,出于不意,敌人之兵,无所适备,此谓知权⑤。
陈卒正,前行选,进退俱,什伍抟,前后不相撚,左右不相干,受刃者少,伤敌者众,此谓事权⑥。
权势必形,吏卒专精,选良用才,官得其人,计定谋决,明于死生,举错得失,莫不振惊⑦。故攻不待冲隆云梯而城拔,战不至交兵接刃而敌破,明于必胜之攻也⑧。
【注释】
①三势:气势,指军队的斗志。地势,指选取有利的地形。因势,指善于抓住战机。二权:知权,指懂得灵活掌握战机。事权,指行事的权宜或权能。②踰(yú):古钞卷子本“踰”上有“精”字。《玄应音义》卷十三注:“踰,胜也。”③硖:通“狭(xiá)”。津:渡口。蟠(pán):许慎注:“冕屈也。”按:《说文》:“冤,曲也。”“冕”字误。又《集韵》“桓”韵:“蟠,曲也。”即弯曲义。“却笠居”句:许慎注:“却,偃覆也。笠,登。”按:《后汉书·文苑列传》李贤等注引《淮南子》作“簦(dēnɡ)笠居”。簦笠,指山形高低起伏如竹笠。“羊肠道”句:许慎注:“羊肠,一屈一伸。”“发笱(ɡǒu)门”句:许慎注:“发笱,竹笱,所以捕鱼。其门可入而不可出。”按:笱,竹制捕鱼器。可进不可出。《后汉书·文苑列传》李贤等注引《淮南子》作“鱼笱门”。古钞卷子本作“菆(zōu)笱”。④暍(yē):《说文》:“伤暑也。”即中暑。摿摿(yáo):许慎注:“欲卧也。”按:古钞卷子本作“摇摇”。《太平御览·兵部》二引此亦同。挤:许慎注:“排也。”按:《说文》同。即排挤使坠下之意。揭揭:许慎注:“欲拔也。”按:即动摇不定的样子。⑤间谍:许慎注:“人,军之反间也。”按:古钞卷子本“人”作“谍”。蔚:许慎注:“草木盛曰蔚。”按:即草木茂盛。⑥选(xuàn):有整齐之义。《经义述闻》:“选与齐同义。”抟(tuán):聚集义。撚(niǎn):许慎注:“揉蹈也。”按:即践踏义。⑦失:古钞卷子本作“时”。⑧云梯:许慎注:“可依云而立,所以瞰(kàn)敌之城中。”攻:古钞卷子本作“数”。(www.xing528.com)
【细读】
古代用兵有三势,有二权。三势指的是气势、地势、因势。《淮南子》中说:
将帅充满勇气而轻蔑敌人,士卒果决勇敢而乐于战斗,三军的士卒,百万的军队,斗志激昂气冲青云,怒气若狂风,吼声如雷霆,精诚积聚斗志旺盛,可以征服和威慑敌人,这就叫气势。
狭窄山路,大河险关,名山大塞,像龙蛇一样盘曲,像竹笠一样起伏,像羊肠一样屈伸,像鱼笱一样险峻,一个人把守要隘,而千人不能通过,这就是所说的地势。
根据对方士卒的疲劳困倦、松懈混乱、饥饿干渴、寒冷暑热的情况,推动敌军中动摇不定的情绪,乘着他们的人心动荡的时机,这就是所说的因势。
善于使用间谍刺探情报,审慎地安排作战计划,设置埋伏,隐藏起他们的形迹,出于敌人的意料之外,敌人的军队,没有办法适应准备,这就是懂得灵活掌握战机的“知权”。
队列整齐,前进一致,进退划一,士兵紧密配合,团结一致,前后不要相互践踏,左右不能互相干涉,这样受伤的人少,而杀伤敌人众多,这就是掌握行事权变的“事权”。
权变形势一经形成,官吏士卒要专一精粹;选拔有才能的人,任官要适当;计谋一旦确定,明确了生死之别;举止措施得于时势,这样敌人没有不震动心惊的。因此攻打敌人不需要凭借冲隆、云梯而可以攻破城池,战斗不达到兵刃相接而敌人被击溃,明确了取得胜利的方法,才能这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