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护是国家和组织为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立法、组织和技术措施的总称。劳动保护旨在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事故和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一)脑力劳动禁忌
1.生理健康失常
长期过度脑力劳动,使大脑缺血、缺氧,神经衰弱,从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欠敏捷,反应迟钝,睡眠规律不正常。睡眠规律不正常症状为白天瞌睡,大脑昏昏沉沉;夜晚卧床后,大脑却兴奋起来,难以入眠;醒后大脑疲劳不缓解,精神不振。
2.心理健康失常
由于上述生理功能的失衡,造成了心理活动失衡,出现忧虑、紧张、抑郁、烦躁、消极、敏感、多疑、易怒、白卑、自责等不良情绪。其症状表现为表面上强打精神,但内心充满困惑和痛苦,无奈和彷徨,继而对工作学习丧失兴趣,产生厌倦感,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二)体力劳动禁忌
1.长期重复一定姿势
长期从事站姿作业或坐姿作业、站立或行走的职业、强迫体位作业等较容易导致腰肌劳损、下肢静脉曲张、神经血管疼痛、视力下降等身体损伤。
2.不良劳动环境条件
在高温、寒冷、潮湿、光线不足、通道狭窄等不良劳动环境条件下工作,增加了劳动负荷、提高了劳动强度,容易产生疲劳和损伤。
3.企业劳动安排不合理
劳动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休息时间不够,轮班制度不合理等,也容易形成过度疲劳,造成身体损伤。
4.身体素质不强
劳动者身体状况不适应所安排的劳动强度时,也会导致其身体损伤。
(三)改善措施
1.适当运动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脑力劳动者因工作性质会经常使大脑过度消耗,而且需要长时间静坐,胸部难以得到扩展和活动,而体力劳动者因经常长时间重复一个劳动动作,容易使用力部位劳损,而其他部位得不到锻炼,所以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皆可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来使身体各部位得到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饮食有规律且营养健康,不饥一顿、饱一顿,进食1~2小时后再思考问题,设法提高用脑效率;尽量避免熬夜,不想睡就睡,想起就起,不破坏人体的“生物钟”,要使身体各器官得到恢复和及时补充。
3.采取合理的工作姿势
改善作业平台和劳动工具,加强自身作业训练,使自己能够采取正确的工作姿势和方式,尽量避免不良作业姿势,避免和减少负重作业,使身体各部位处于自然状态,减轻身体承受的压力。
4.改善劳动环境,并科学优化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
劳动者可要求单位科学合理设计劳动环境,并能控制劳动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空间等。另根据参与劳动的个体情况合理安排相匹配的工作,并安排适当的工间休息和轮班制度。
(四)相关安全知识
1.体力劳动的等级划分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是我国制定的劳动保护工作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标准,是确定体力劳动强度大小的根据,见表6.1。应用这一标准,可以明确工人体力劳动强度的重点工种或工序,以便有重点、有计划地减轻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6-1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
2.安全标志
要想保证社会实践的安全,需要应用各种方法、技术和手段辨识职场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危险源),评价职场的危险性,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使事故的发生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使职场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
(1)安全标志识别
安全标志,是职场中最常见、最明显的安全提示信息,是规范作业、安全作业的基本要求。职场中常见的安全标志一般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安全色
安全色是传递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红、黄、蓝、绿4种颜色。安全色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安全标牌、交通标志牌、防护栏杆及设备机器的部位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很多国家都对安全色的使用有严格规定,根据我国制定的GB 2893—2008《安全色》的有关规定,将红、黄、蓝、绿4种颜色作为全国通用的安全色,其含义和用途见下表。
表6-2 安全色对比色含义用途举例
第二种:安全线
安全线是为维持秩序、保证安全而画的或拉起的禁止越过的线。
第三种: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是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或文字构成。如下图所示,具体可以查阅《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第四种:文字辅助标志
安全标志下方的文字辅助标志的基本形式为矩形边框,包括横写和竖写两种形式。
3.危险源识别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危险源识别是指将生产过程中常见危险源,通过正确的方法,准确、及时地识别,进而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避免事故的发生。
4.消防安全与疏散逃生
消防安全是指预防和解决(扑灭)火灾的安全措施,消防工作直接关系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1)日常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为了做好消防工作,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做好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第一,注意防范乱扔烟头引起火灾;
第二,注意防范燃烧垃圾引起火灾;
第三,注意防范气体泄漏引起火灾。
(2)火灾自救和互救的基本原则
第一,及时呼救通知他人,并且拨打火警电话119;
第二,如果是在火灾的初期且火势较小的阶段,应该尽早采取灭火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第三,保持镇定,快速找到安全通道和出口,尽早脱险,保障生命安全;
第五,身上一旦着火,不要乱跑,应立即脱掉衣物或就地打滚;
第六,学会寻找逃生通道,阳台、窗户、卫生间等都是逃生的主要地方;
第七,顾全大局,救助结合。
(3)安全疏散设施的组成
安全疏散设施包括逃生路线图、疏散指示标志、疏散走道、安全出口,事故照明以及防烟、排烟设施等。有时还包括用于救生的避难袋、救生绳、救生梯、缓降器、救生网、救生垫、升降机等。
第一种:逃生路线图
客房门后或楼道里张贴的“逃生路线图”,是一张印有本楼层平面结构的图纸,房间位置和房号均有标志,同时有一箭头(通常为红色)自房间的位置沿走廊指向最近的疏散通道,见下图所示。
第二种:安全出口
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凡是符合安全疏散要求的门、楼梯、走道等都称为安全出口。如建筑物的外门、着火楼梯间的门、防火墙上所设的防火门、经过走道或楼梯能通向室外的门等,都是安全出口。
第三种:疏散楼梯
疏散楼梯包括普通楼梯、封闭楼梯、防烟楼梯及室外疏散楼梯等四种。
第四种: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正常电源需要被切断,为了便于人员在夜间或浓烟中疏散,需要在建筑物中安装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对安全疏散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五种:过滤式自救呼吸器
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是一种自给开放式空气呼吸器,一般存放于消防箱中。
身体力行实践感悟
实践活动一:利用课余时间、寒暑假参加一项校外勤工助学活动
校外勤工助学活动实施方案
活动主题:自觉培养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活动目标:通过参加校内外勤工助学劳动活动,感受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亲身投入社会生活中去,参与到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的品质,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适用对象:职业院校学生。
遵守原则:安全性原则、真劳动原则、结合专业开展勤工助学原则。
组织者:年级辅导员。(www.xing528.com)
具体过程
1.组织者要对学生所要参加勤工助学工作单位的性质、资质、企业注册资金、工作范围、劳动强度等做全面排查,要对用人单位的岗位设置进行监督,不要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尤其是生产安全方面的要求要细化,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2.同学们对所从事的勤工助学工作岗位,也要做充分的准备,认真学习劳动手册,遵守劳动安全警示教育要求。
3.要与勤工助学工作单位签订兼职劳动合同,避免上当受骗。
4.按照约定诚信参加兼职劳动,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劳动中。
5.完成约定的工作任务。
活动评价
1.参加勤工助学的同学,梳理、总结本次勤工助学工作中的得与失,线上提交总结。
2.活动组织者结合同学们的总结,对同学们的劳动状况进行点评。
3.活动组织者把对学生劳动的评价结果记录进学生劳动教育档案中。
改进提高
根据劳动组织者的评价反馈意见、建议,结合自己的体验、感悟,在以后的劳动实践中不断改进工作,并在劳动中全面提高自己。
实践活动2:情景表演——在寒暑假、课余时间参加兼职遇到陷阱的处理办法
兼职遭遇陷阱情境表演实施方案
活动主题:通过这次情景在线表演,使学生明白寒暑假、课余时间参加兼职遇到陷阱的处理办法,加强安全法制教育,提高学生在兼职工作中的安全防范意识,帮助他们解决兼职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让学生了解社会诈骗的各种形式,敲醒警钟,避免上当受骗。
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在兼职劳动中遇到的诈骗现象也成为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诈骗分子,将目标转向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大学生本身并没有成熟的独立思考和辨识能力,容易受到他人别有用心的欺骗。因此,在面对诈骗的情况时,难以有效做出清晰地判断。所以,为了使大学生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形式,增强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诈骗现象灵活应对的防范意识,提高大学生各方面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寒暑假、课余时间参加兼职遇到陷阱、诈骗的危害和主要手段。
2.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防范意识。
3.掌握防御陷阱、诈骗的基本手段、方法,做一个有法律意识的职业院校学生。
遵循原则
1.合作原则。小组成员之间要积极协作,共同完成情景在线表演;
2.角色相符原则。语言要生动,表演要符合剧情,直接作用于师生的视觉和听觉,使师生能直接感受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3.警示性原则。向师生直接展现兼职遇到陷阱、诈骗的危害等,对师生产生警示作用。
适用对象:适用于参加劳动教育与实践课程的所有学生。
活动组织实施
1.活动前的准备
老师提出什么是陷阱、诈骗以及惯用的手段。
2.组织形式
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开展活动,学生应以4~6人组成小组,完成在线设置陷阱、诈骗手段,揭露诈骗事实,防范措施,增强安全意识。
3.设置情景在线故事情节(学生可以使用,也可以自编自演,揭露骗局)。
案例1:某学院新生班某寝室,有个自称是学校某部门帮助贫困学生勤工俭学的人,拿了一个包,包内装有200支圆珠笔、100支笔芯、4个本子和一把雨伞,让同学帮助推销,声称事后付费报酬优厚,但必须先交纳500元押金。同学信以为真,交给来人500元押金,来人给同学留下一个联系电话后走了。该同学后来拨打电话,发现一直为关机状态,才知道上当了,后悔莫及。
正确处理:高校设有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通常都有勤工助学机构,负责勤工助学的老师绝对不会到寝室去找学生推销商品,更不会收学生的押金。如果遇到类似情况,要首先假设来人是骗子,只有提高警惕,才能防止受骗。
学校设有专门的勤工助学岗位,可以向学校勤工助学机构、院系和班主任了解情况并积极申请,要找校外的勤工助学机会,最好也要通过学校专门机构来介绍,以防上当受骗使自己的权益受损。
案例2:一名推销员混进某所大学,盯上一个正在认真看书的学生。先说一些奉承的话,然后向其推销笔芯等文具。那位同学心想正好没有笔,于是就决定买10根。接着推销员又进一步套关系,“同学是那个学院的?什么专业的?”“正好,我是你的学姐。”推销员见势头不错,进一步提要求,“我看同学家境一定比较困难吧?是不是有兄弟姐妹呀?那看在我是你学姐的份上,现在向你推荐一条发财之路。我这里有好多物品,低价都卖给你,你再卖给其他人,就会有很大的盈利。不贵,不到1000元,才998元。”结果那位同学心动了,去取了钱买下了。当推销员走后才发现笔芯都是无法写的劣质商品,才知道受骗了。
正确应对:这类人通常都会先和你套近乎,谎称是学姐或学长。不可急于赚钱,上当受骗。如果家境真的很困难,可以申请补助,学校都有勤工助学岗位。
案例3:同学小王被某咨询公司聘为教育顾问。其工作就是在公司负责接待工作,介绍公司的具体情况。工资可月结也可日结。当同学去了以后,公司以办工作证为名收取押金。同学交了钱以后就没动静了。每次与公司交涉,该公司都以各种理由一拖再拖,直到没消息了。辅导员了解情况后,与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一起去公司要回了押金。
案例启示:
1.青年学生渴望参与社会实践,但社会经验相对不足,法治观念不深,容易上当受骗。一旦发生类似事件,学校应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防止事态扩大,矛盾升级。
2.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开展安全法制教育,为其步入社会积累更多的知识。
3.学校应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将有兼职需求的学生纳入学校的规范化管理之中。在为青年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提供广阔的舞台的同时,也要保证活动的安全性。
4.国家应加大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使其能够摆脱经济困难带来的负面影响,安心学习。
活动效果评价
教师指导同学的现场表演,对各组同学在此次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评价,通过防诈骗、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学生根据教师评价以及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对诈骗的了解、对识别骗方法的掌握,运用到今后的劳动实践中,一旦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紧急情况,逐步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劳动安全防护能力。
改进提高
根据本次活动组织者的评价反馈意见、建议,结合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在以后的劳动实践中不断强化劳动安全意识,丰富、提高劳动技能,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
实践活动三:参加社会实践实施方案
社会实践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国家建设,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结合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教学需要和职业院校学生实际,规范、有序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和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活动主题:在社会实践中绽放青春之花。
实践目的: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劳动意识、培育学生劳动精神、提高学生劳动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践时间:寒暑假。
组织者:辅导员、劳动实践指导教师。
活动流程
(一)宣传启动阶段
1.在每年假期前两周,学生处布置假期社会实践任务工作,请各二级学院学生管理副院长,召开全系同学动员会,认真制定本学院、本专业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并指导贯彻落实社会实践劳动。
2.班主任要在学生离校前,确定本班需要完成的实践劳动主题和项目分组名单,确定各组负责人,组织负责人召开会议,商讨本次社会实践劳动的活动实施细节。
3.在确定好社会实践劳动内容和实践地点后,带领组员做好相关工作的安排,以及行程的详细安排,做好实践记录,有需要设计调查问卷的提前设计好调查问卷,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二)具体实施阶段
1.分组
学生应以各地区居住地域组成6~10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小组。
2.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1)“劳动教育日”活动展示
每个学生要以各种劳动教育日的宣传为基础,开展劳动教育,使学生养成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的品质。展示劳动教育的收获和感触,养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2)参加社区整洁劳动主题活动
参与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消毒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帮扶活动、社区垃圾分类、社区交通协管等各种公益活动。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社区、深入社区,积极为社区、为周边邻居做更多有意义的活动,让居民看到当代职业院校学生的风采。
(3)参加生产性社会劳动活动
深入家乡,参加农耕生产劳动,体会劳动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增加学生对三农的理解,养成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好习惯,对于在家乡务农的父母,多一份感恩之情、报恩之心。激励大家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报效国家,感恩社会,建设美好家园。
(4)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脑力劳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一说法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也预见了人工智能时代的趋势不可逆转。人工智能的智力是从大数据、深度学习和强算力三处而来的。2020年6月,在北京“新发地”新冠疫情的发现、排查、阻断和处理等工作中,人工智能大数据发挥其超强的功能。人工智能是劳动的升级,也是劳动。例如,智能手机、无人机拍摄、机器人教学、语言翻译、人脸识别、汽车自动驾驶等,这是劳动进步和升级的表现。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和应用,使劳动效率得以提高,更多的价值被创造,劳动因此显得更加重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劳动教育,通过劳动实践感悟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时纠正和解决,在实践中提升劳动技能,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
注意事项
1.社会实践劳动活动原则上就近组队,组织学生在家庭所在的乡镇、社区或者本村开展社会实践劳动活动。
2.选择的社会实践劳动,要从社会生活、所学专业中选定主题,让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自己所学的专业,体验自己今后的社会角色,关注、参加实际劳动。
3.要搜寻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围绕该项目开展社会实践劳动。在合作的过程中,彼此相互感染、相互促进,发挥兴趣特长,提高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4.在社会实践劳动中要竭诚服务、甘于奉献。做到思想准备到位、素质和技能准备到位,不论承担什么样的劳动任务,都要努力发扬不怕困难、任劳任怨、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的精神。
5.在社会实践劳动中,要有同情心,具备良好的与人沟通技巧。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要多动脑筋。
6.要提前做好劳动安全教育,认真制定、落实好安全纪律,确保学生安全,严防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灵活妥善处理现场的突发事件。
7.参加社会实践劳动要认真参与,时刻注意自身形象,树立好良好的社会形象。总结评比
1.每位同学要认真填写假期社会实践劳动表,准备好证明材料交给班主任。
2.开学后第一周班会,针对每个人假期活动情况记录表内容和参与社会实践劳动实际表现,撰写个人总结,在班级内进行汇报,组织评出班级假期社会实践劳动先进个人上报学校,并将事迹材料记录在学生劳动档案中。
我思我行 1.结合勤工助学劳动体验,努力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在参加社会实践中,体会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