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师的这堂课是很值得回味的。当时杭州市名师班学员要到长沙与当地同仁交流,林老师代表杭州市名师,上一堂示范课。从杭州到长沙的火车上,我和林老师坐在一起,一路上讨论这堂课的设计,这是我们之间的很有意思的对话过程,也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之前,他有一个精确的设计,在我的印象中,原先的设计,前半节课更多的时间用来铺垫,主要讨论了怎么拟写标题,怎么写诗,怎么样的诗是好诗,好标题和好诗的标准。引用了兰波的名言“生活在别处”,罗丹经典言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还引了艾青的《礁石》来说明一首好诗标准:具有象征性,是诗人人格的写照;要由实而虚,由外而内;格律上要押韵;等等。这些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都没有了,而且时隔两年,我的回忆也未必准确和完整,之所以把它呈现出来,是因为它折射出多数名师在写作教学上所经历的认识过程。
写作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是来自学生自身的经验和学生自身经验中对社会对知识的认识,还是来自权威、专家或教师?我认为应该来自前者。前者关注学生“写什么”,后者更关注外在的“应该怎么写”的知识。教学“写什么”重要,还是教学“怎么写”重要?过去,我经常就这个问题问周边的特级教师和教研员,几乎所有人都告诉我教师就是教学生“怎么写”,认为“写什么”是无法教的。其实这种认识与课程观和对语文教学特点的认识有关。语文课程不是教师制定目标、确定内容、设计流程所构成的框架,而是一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分享语言的实践性课程。我认为内容是可以通过交流获得的。一段情可以碰出另一段情,一个思想可以碰出另一个思想,一句话可以碰出另一句话,一首诗可以碰出另一首诗,一篇文章可以碰出另一篇文章,一种形式可以碰出另一种形式。
林老师这堂课是成功的,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他只用了三五分钟时间,渲染气氛,营造情境,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写一首。学生大约用了8分钟时间完成了写作,之后交流、欣赏作品,林老师拿出了他余杭高级中学学生写的诗与在场的学生交流,学生互相讨论、修改。课后学生还围着林老师交流。下面是学生课堂上写出来的诗:
《樱花情》(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1013班,湖畔诗社成员,陈心怡)
打着旋儿,/一片,一片/散落
落在石子路上,/铺成花路通往远方
落在水里,/溢出淡淡清香/落在心里
因田家炳中学而自豪
跳着舞儿/一朵,一朵/摇曳
变成一丝丝情愫/连接着你我,/走向未来。(www.xing528.com)
《无题》(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1013班,徐雪晴)
樱花开了,/花满枝头,沉静幽香
那一树繁花载满了春的生机
淡然地在风中摇曳/然而,岁月不待人
衰败,/凋零/落红化尘
转眼 又是轮回/花开 花谢
不过是生命不同时期的表现
它始终是,那一树/淡然的樱
前一首诗节奏感、旋律很好,第二首诗很成熟,蕴含人生生命的轮回。林老师的欣赏把握很到位。读到“因田家炳中学而自豪”一句,林老师迟疑了一下,当时我心里也咯噔了一下。这句写得太直白,我不认为是好句子,琢磨着改成“荡漾起暮春的涟漪”,但又像是老年人心理,不如把“暮”字去掉。林老师意识到这句诗的可商榷之处。怎么写?怎么改?在这时候需要老师给以指导,需要交流、对话、碰撞,从而生出新的更好的内容和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