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三届樱花节诗歌比赛获奖诗集及湖畔诗社介绍

第三届樱花节诗歌比赛获奖诗集及湖畔诗社介绍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下片段为根据田家炳实验中学提供的录像整理,时间9分钟。我们学校,举行了第三届樱花节诗歌比赛。这是获得一、二等奖的诗歌题目、班级、姓名。我们田家炳中学,也有一个诗社,叫“湖畔诗社”。这湖畔诗社,它取名于杭州的湖畔诗社,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歌流派。多气派的教学楼啊。走出田家炳中学的校门,也会非常自豪的。

第三届樱花节诗歌比赛获奖诗集及湖畔诗社介绍

借着承办方PPT上的“淡浓皆宜西子姿,沉浮谁主润之心”,执教者从两地两校的共同点与学生对话入手,以拉近师生距离。由湖、山、名人,到学校校徽、诗社,最后及于两校的樱花。以下片段为根据田家炳实验中学提供的录像整理,时间9分钟。

师:我还发现两校有一极为相似之处。这相似之处在哪儿呢?(稍顿)是一种花,樱花。(点击PPT,樱花)这就是我们学校的樱花。

师(点击PPT,配以旁白):这两天,我们的学生已经送别这个春天炫舞登场的樱花,淡淡的樱花。樱花之美,不是我的语言能描述的,请允许我用图片向大家介绍。樱花长在枝上(图片:树干上的一丛樱花),这一丛樱花却长到了树干上,有点儿调皮吧。身着校服的学生,就穿行于樱花树下。

(图片:学生坐在樱花树下。学生惊讶)

师: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写道,“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余高的学生也是幸福地享受着樱花的美景。(图片:学生用手机拍樱花)学生用手机拍着樱花。平时学校是不让带手机的,樱花时节让同学们带,允许他们用手机拍樱花。

师(出示图片:学生俯身拾樱花花瓣):他们拾的是樱花落下的花瓣,但他们捡的是属于自己的那份诗意。

师(出示图片:亭子顶上的花瓣):我们两校都有一个亭子。我们的亭子是西式的,田家炳校园的亭子是中式的,各有各的美。如果一个学校,有这样两座亭子,两亭对望,那也有着无限的诗意。

师(出示图片:飘落的樱花动画):前一阵子,樱花点点飘落,离开了她的树枝。我们学校,举行了第三届樱花节诗歌比赛。(图片:樱花节诗赛获奖名单)这是获得一、二等奖的诗歌题目、班级、姓名。我们有个诗社叫“颢羽诗社”,获奖人多为颢羽诗社的成员。我们田家炳中学,也有一个诗社,叫“湖畔诗社”。这湖畔诗社,它取名于杭州的湖畔诗社,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歌流派。

师:获奖的诗歌我也带来了,但我现在不想拿出来给大家欣赏。我需要等待你们的诗歌出来,再拿出来做一个两地诗歌的交流。

师(点击PPT):下面是我早上走进田家炳校园拍的照片,我所感受到的田家炳中学的春天。(图片:田家炳中学的主教学楼,文字为“田家炳中学的春天,诗意潺潺地流淌”)多气派的教学楼啊。作为田家炳的学生,你们有没有自豪的感觉啊?

生(大声齐答):有。

师:我们的学生也是这样,穿着校服,走在街上,一脸的神气,没有低着头的,只有昂着胸的。我想你们也是这样的。走出田家炳中学的校门,也会非常自豪的。

师:(图片:樱花掩映的亭子)这是我们田家炳的亭子。(图片:水面,垂柳,远处的体育馆)有没有注意到这一张。(稍顿)这开的是什么花?

生:樱花。

师:哦,樱花,你们都知道。刚才我在拍照片的时候,边上有个老师。我问他:“这是什么花?”老师告诉我:“可能是樱花。”

(学生微笑)……(www.xing528.com)

师:然而,我还真吃不准。因为我们余高校园的樱花不是这样的。今天坐在后面的一位老师明确地告诉我,这是樱花,重瓣樱花,比起单瓣樱花,开花迟,花期长。两种樱花,我不敢说哪个好,哪个不好,都很美。

师(继续点击樱花图片):有感觉吗?

生(齐答):有!

师(出示图片:水中的倒影,有樱花、教学楼):你在教学楼上学习,你有没有看到你在水中的倒影?

生(部分学生轻答):没有。

师:我似乎看到你们正陶醉在那一湾浅浅的水湾中。(教师点击图片3张樱花特写,不再配以旁白)

师(出示组合图片,包括全景、特写,两边为对联):这是亭柱上的一副对联。请一位同学来念念。(教师离座,目视全场)就请刘一锋同学吧。(该生进入教室时,教师与其简短聊天)

刘一锋(离座到中间过道,声音响亮,连贯地):“郁树红花竞芬芳,幽亭碧水交相映,迎夏送春,何其秀也;良师益友齐荟萃,宋韵唐风得益彰,咏志抒怀,岂不乐哉?”

(学生鼓掌,刘回座)

师:念得多好啊。上下联没有念倒,停顿没有错误,还能融入情感。(教师借势诵读)“何其秀也”,“岂不乐哉”。

师:这一次,我希望能带回你们写的重瓣樱花的诗。如果你们写出好诗,我把我带来的余高樱花诗留下来。大家有没有信心啊?

(部分学生答):有!

师:行,拿出纸笔,用5—8分钟的时间,把你们心中那份最纯真的感觉,写在纸上。

轻音乐的伴奏下,学生快速动笔,诗语汩汩而出。大约10分钟后,不待教师催交,孙心怡等三五学生离座将诗歌交至教师手中。稍等片刻,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组织了诗作的诵读、交流和修改,并履约展示了余高学生的樱花诗。下课前,收集48名学生写的49首诗(郑皓中同学写了2首七绝),答应学生回余杭后编一期小报寄给他们。当年五一节前,《樱花诗意田家炳》诗刊PDF版就发给了G1013班的语文教师王老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