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
一般纳入“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或“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如以“孤独”“魔幻”等为母题,将《百年孤独》与拉美其他作家、后现代主义等作品作专题阅读,则可纳入“外国作家作品研习”“跨文化专题研讨”等任务群。本设计,主要基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适用于高一或高二年级,且为非集中阅读,时间跨度安排在30-40天之间。
【单元目标】
《百年孤独》的阅读定位,可以是乱伦、孤独、美洲家族史与社会史等,也可以是悲剧、魔幻和后现代手法等。然而,对于中国的高中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要破解本书“人人都说好,我却读不下去”的难题,通读26万字长篇文字并借此获得全方位阅读小说经典的感受。
《百年孤独》具有概括情节、分析人物、把握主题、欣赏语言、理解异域文化、把握艺术特质等整本书阅读与文学阅读的价值,还能通过班级阅读与交流的平台,发展讨论、合作、分享、写作与口语交际等核心技能。
【情境与任务】
个人体验情境。根据自己的爱好,从剧本改编者(将长篇小说改编为电影剧本)、作品研究者(从推荐课题中选择或自定课题研究)两种阅读角色中任选一种阅读。
一、不管何种角色,分章阅读与研讨是共同基础。选择范晔译本《百年孤独》(为避免交流障碍),分20天阅读全书360页26.2万字,任务包括:(1)每天看一章,以自己能基本把握情节的速度;(2)读完全章,对照书本口述该章场景,再写200字左右的情节概要;(3)说说该章情节安排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第(4)项任务,各章有异:
第一章(p1-16):“魔幻”是与“现实”相对的东西。请找出本章中具有“魔幻”的句段,体会“魔幻”是怎样实现的?有怎样的效果?选择若干这样的段落,朗读分享。
第二章(p17-32):本章三处出现“孤独”,分析其内涵。以后各章出现的“孤独”也请标记出来,并体会。
第三章(p33-51):书中有大量的隐喻与象征,失眠与健忘就是其中之一。本章浓墨重彩描写了“失眠症”。请对此做出赏析,角度不限。
第四章(p52-70):本章对梅尔基亚德斯之死、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之谵妄写得如何,请加以欣赏。
第五章(p71-91):联系前四章的描写,就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参与军事的合理性作出分析。
第六章(p92-107):如何看待阿玛兰妲的拒绝,她为何又要烧伤自己的手?可联系前几章对阿玛兰妲的描写,分析这个人物。
第七章(p108-125):如何看待何塞·阿尔卡蒂奥之死?联系第五章写其归来、第六章写其改恶从善,分析何塞·阿尔卡蒂奥这一人物。
第八章(p126-142):本章最后写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去牢房探望何塞·拉克尔·蒙卡达将军,其中有全书不多见的对话描写,请悉心体会对话中蕴含的人物内心世界。最末两段有些费解,你是如何理解的。
第九章(p143-160):本章对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孤独展开细腻的描写,请选择停战与回家前后的相关描写段落做赏析。
第十章(p161-179):比较本章开头与第一章开头的描写,你能发现多少相同之处?
第十一章(p180-197):本章对费尔南达·德尔·卡皮奥(女王)有大笔墨的描写。重读有关段落,分析这一人物设置的妙处。
第十二章(p198-215):本章奥雷里亚诺上校筹划发动一场战争的描写,与第九章对其停战与回家前后的描写,一样令人怦然心动,你可选择相关描写段落做赏析。书中第207页,对种植园“寂静”的描写别出心裁,你可选择中国古代诗中写“寂静”的诗句与之比较赏析,体会马尔克斯的精彩语言艺术。
第十三章(p216-234):本章开头,对一百多岁且已失明的乌尔苏拉有极为精彩的描写。重读第216-218页,说说精彩表现在哪些地方。或者你可就本章写上校之死的部分作一赏析。
第十四章(p235-254):你如何看待梅梅与其母亲费尔南达的冲突?
第十五章(p255-272):本章费尔南达送走梅梅的部分,借助费尔南达的“眼睛”表现马孔多之外的环境,所写与马尔克斯短篇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风情极为相似。请问,有哪些相似?
第十六章(p273-288):作者用夸张手法,以魔幻的笔调,写大雨中的景象、人物的心情与行动。既有宏观的描写,又有细节的展示,给人切身切实的感受。
第十七章(p289-306):本章对乌尔苏拉、丽贝卡、第四代双胞胎的死描写有哪些异同?请作比较分析。
第十八章(p307-324):本章对加泰罗尼亚智者书店的描写(第308、316页)笔墨不多,却不乏精彩。请重读相关段落,并赏析。
第十九章(p325-343):第341页写奥雷里亚诺见到高祖母,向她倾诉自己的爱情:“对她而言,布恩迪亚家男人的心里没有看不穿的秘密,因为一个世纪的牌戏与阅历已经教会她这个家族的历史不过是一系列无可改变的重复,若不是车轴在进程中必不可免地磨损,这旋转的车轮将永远滚动下去。”请联系本书前面的情节,对这句话的含义作些解释。
第二十章(p344-360):本章有两处对整个家族历史的回顾,分别见于第355页、第359-360页。请回视全书的人物关系图,并赏析破译羊皮卷时的惊心动魄。
以上任务,可写在书上,也可以写在笔记本或学习日志上。当然,每章阅读时产生的问题,均可以记录,并在小组、班级里安排讨论。
二、分章阅读与研讨之后,两种阅读角色需要“分道扬镳”。
(一)如果选择电影剧本改编者,先后相续的任务则为:
1.每个学生整体回顾人物关系图、情节概要,在人物关系图上圈定应在电影剧本中出现的主要人物。这些主要人物(如乌尔苏拉、奥雷里亚诺上校),具有小说原著人物塑造的典型性和主题表现力,能承载小说宏大的叙事场景。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确定主要人物,一般不多于10人。小组成员分工,为每个主要人物撰写200字左右的人物小传,罗列其主要行事,请尊重原著。(www.xing528.com)
3.阅读相关文献(如下)后,小组讨论剧本的主线(如马孔多的建立到毁灭)、全剧的主要场景、每个场景的主要人物及极简行事,可以用列表的方式呈现讨论结果——剧情大纲。剧情大纲应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做调整,以使场景更集中、矛盾冲突更激烈、人物性格更典型、画面感与动作性更强。写后提交班级交流,评选出或综合形成最佳剧情大纲。
4.根据班级确定的最佳剧情大纲,班级分工合作,选择若干小场景创作剧本;如果参与的人多,甚至可以写出一整套。动笔前,大家需要了解有关的知识、阅读专业的剧本(网络有很多专业剧本资源,如《红高粱》)。
参考文献:
1.战玉冰的《魔幻与“魔环”:浅析〈百年孤独〉中的“环形结构”》等。
2.[美]威廉·M·埃克斯(William M.Akers)的《你的剧本逊毙了》第二场(人物)、第三场(结构)、第四场(场景),梅峰的《编剧的自修课:解读美国电影剧作》第13章等。
(二)如果选择作品研究者,任务则为:
1.回顾、分析你的学习笔记(在书上的或笔记本上的),哪些你最有感觉或最感兴趣的,哪些是你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又很想解决的。梳理后,形成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分章阅读与研讨的四项任务,都可以收缩或扩展成为课题。比如:
第一章阅读时,提示了“魔幻”。“魔幻”并非马尔克斯首创,但《百年孤独》展现了丰富奇幻的“魔幻世界”。阅读中标记“魔幻”段落,如果感兴趣,你可以就《百年孤独》“魔幻手法”做一整理。
第二章阅读时,曾提醒标记文中出现“孤独”的词句。读完全书,你可对“百年孤独”书名中的“孤独”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当然,你要深入理解“孤独”,还可参看马尔克斯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时的演讲词《拉丁美洲的孤独》。
第七章开头(第108页),作者曾就人物的重名做了简要的说明。作品还描述了书中人物对人物重名的隐忧,有关于此,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设计与隐喻。
自从吉卜赛人来到马孔多,马孔多并非绝然与世隔绝的小镇,注意跳读并标记与“外界”有关的词句。跳读后,请搜索有关拉美的历史资料,体会《百年孤独》中“现实”的一面,就作品的主题发表你的观点。
2.阅读一批他人阅读研究《百年孤独》的论文(举例如下),揣摩他人是如何写作的:如何选定一个研究点,如何分析作品相关资料,如何吸收借鉴他人成果,如何表达自己的研究所得。然后写一篇有关《百年孤独》的小论文,字数1500字左右。
参考文献:
1.高玉满的《浅析〈百年孤独〉中的“他者”》;
2.赵前明的《论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叙事解读》;
3.马秀月和刘斌的《〈百年孤独〉:密码写就的现实》。
(三)下面任务,只供选择性使用,前提是感兴趣或学有余力:
1.据说,在出版前,马尔克斯为了检验作品,曾请朋友们到自己墨西哥的家里,在他们面前高声朗读自己的作品。阅读时,哪些你认为精彩的段落,可以与同学朗读分享。
2.美国文艺理论家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文学实践的四个要素,即作品及其创造者、读者与世界。阅读马尔克斯谈话录《番石榴飘香》,看作品表达与作者意图的“一致性”与“背离”。如作者在《番石榴飘香》中曾说:“妇女以铁的手腕维持着人类的秩序,而男子们则一味地以种种狂热鲁莽的行动来闯荡世界,推动历史。这使我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妇女不具备历史感。而事实上,如果不是这样,她们就不能完成使人类延续下去的首要使命。”请以“《百年孤独》中的男人与女人”为题,抓取若干主要人物,看上述主张与《百年孤独》所表现的是否一致?
3.拓展阅读马尔克斯和其他拉美作家的作品,或比较阅读曹雪芹《红楼梦》、莫言《红高粱》、陈忠实《白鹿原》、余华《活着》、阿来《尘埃落定》等作品,尝试探讨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共同话题和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提升文化鉴别力。此项宜安排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或“跨文化专题研讨”等任务群。
【评估设计】
1.过程评估:分章阅读与研讨的笔记(书中的或学习日志),评分规则另订。
2.结果评估:如果选择电影剧本改编,评估项目为小组的人物小传、剧情大纲、小场景剧本;如果选择作品研究者,评估项目为小论文。评分规则另订。
【教学时序/学习计划】
第一天:导读并分享第一章。课前自读《百年孤独》第一章。课堂讨论以分享阅读感受开始。简要介绍《百年孤独》的故事及名人对其评价,激发阅读兴趣。介绍“情境与任务”的粗略设想,学生明确“分章阅读与研讨”阶段的任务。课堂示例操作第一章阅读任务,如果时间允许,下面的问题或学生阅读时产生的问题都可安排讨论:
问题1:说说第1页首句“多年之后……遥远的下午”、第8页末行“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当初建功立业的雄心……不修边幅的男人”的阅读感觉。
问题2:第一章并未按时间顺序展开故事,而是运用多次穿插。请问本章的叙述主线是什么?有多少次穿插?这样的安排有何好处?(叙事艺术)
问题3:吉卜赛人与梅尔基亚德斯,从本章环境塑造的角度,有怎样的作用?
第二天到第二十天:课前阅读第二章到第二十章,课堂安排5-10分钟的时间,用于交流“分章阅读与研讨”的每章四项任务,并分享与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第二十一天:明确后期阅读者角色(剧本改编者、作品研究者),根据学生选择分小组、布置任务并提供相应的文献索引与文本。
第二十二天到第三十天:根据学情安排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周时间,有关任务的小组会商,宜占用课堂时间,为避免互相干扰,场地也当考虑。两种角色阅读的成果,也应安排1-2课时班级分享,剧情大纲、小论文还可以安排答辩活动。最后,可以将书面成果的结集展示或网络交流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