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王》主旨的十种解读-案例

《老王》主旨的十种解读-案例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王》全文不足两千字,作者为现代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杨绛,对其主旨的解读众说纷纭。看来,教材意在强调《老王》一文所表现的老王和“我”的“善良”。胡卓学在《也谈对〈老王〉主旨的探索与思考——兼同怀宁先生商榷》中虽不同意怀宁的分析,但结论是一致的。鲁松娥的《杂谈杨绛〈老王〉的“愧怍”》、陈日亮的《〈老王〉与时代的伤痕和隐痛》持与鄂文相似的观点。

《老王》主旨的十种解读-案例

老王》全文不足两千字,作者为现代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杨绛(1911—2016),对其主旨的解读众说纷纭。这里先概括十种不同的解读,然后就“视界融合”“解读视角”做些评述,借此可体会文本解读如何影响学习目标的确定,表明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重要性。

解读一:老王和“我”的“善良”

人教社收录于八年级上册,其“课前导读”是这样的:

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老王这样生活艰难的人。他们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你体悟到这些人的善良了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读一读这篇课文吧,也许你会有不少感触。

其“研讨与练习一”是这样的:

以善良去体察善良。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对课文结尾的最后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看来,教材意在强调《老王》一文所表现的老王和“我”的“善良”。虽提及文末一句的理解,但“愧怍”不在强调之列。

解读二:“底层”“不幸者”的“光芒”

苏教版把《老王》与高尔斯华绥的《品质》置于普通高中必修3“底层的光芒”板块上,其“文本研习2”题为:

格斯拉是鞋匠,老王是人力车夫,按世俗的观念,都属于“底层”人物。结合作品内容,说说两篇作品是把人物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描写的,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老王》一文结尾写“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格斯拉和老王是不是“不幸者”?请谈谈你的看法。

由此推测,苏教版教材编者心中,该文的主旨是“底层人物”老王是“不幸者”,但自有其“光芒”(包括但不限于“善良”)。

解读三:老王的“善”与“苦”

人教社配套的教参在坚持老王和“我”都“善良”这一解读的同时,“教学建议”之一却提出既要注意老王的“善”,又要注意老王的“苦”:

课文写老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善”,二曰“苦”。文章的精神是说,这样好的人却这样苦,幸运者应该感到“愧怍”。

人教版教材为何只强调老王的“善”,而不提老王的“苦”,教材就是学材,为何要将“苦”瞒着学生呢?这是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这里从略。可以明确的是,人教版教参的编者聚焦“老王”的“苦”与“善”,以此理解关键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归纳“关爱不幸者”这一主题。

解读四:“我”对老王关爱不够的“愧怍”

人教版对教参“研讨与练习一”的“练习说明”是这样表述的:

结尾一句话,应该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诸多论者对“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这一说法质疑,但否定之后的重建却各个不同。

解读五:“愧怍”不是关爱不够,而是源自道德法则

汪昌友的《难以自圆其说的“愧怍”》一文认为“不是关爱不够,而是关爱有加”。通过文本分析杨绛一家对老王的“关爱”,揭示文本隐含的两个“不对等”(“我”的最小付出与老王的最大回报,身份与地位)得出结论:

作者之所以“愧怍”正是源自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她崇高的道德法则就是——“人性向善”“老吾老及人之老”“达则兼济天下”等等。

吴宁亚在《背景、文本与拓展:〈老王〉课例随想》(《中学语文》2007年第27期)一文中认为“愧怍”来自杨绛内心的平等观念、人道精神,与汪说相近。

解读六:“多吃多占”而来的“灵魂的拷问”

怀宁的《是人物的颂歌,更是灵魂的拷问》(《语文建设》2006年第9期)。从《老王》原稿中“多吃多占的人”改为“幸运的人”切入分析,认为:

有许多东西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但那个特殊时期的真挚的感情是无法用金钱来量化的!……若干年之后终于得以省悟当年对老王的“侮辱”与“不公平”,终于有了胆量将它“公之于众”,从而使自己的灵魂得到一次洗涤。

胡卓学在《也谈对〈老王〉主旨的探索与思考——兼同怀宁先生商榷》(《语文建设》2007年第1期)中虽不同意怀宁的分析,但结论是一致的。郑力乔的《命运宰制下人性良善光辉的闪烁》(《作家》2015年第2期)也认为,杨绛的“愧怍”,与鲁迅《一件小事》榨出“小”一样,审视自我,拷问灵魂,这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历来重视心灵世界的‘忏悔’”的一种传统。(www.xing528.com)

解读七:以“抱愧”求“无愧”,以获得精神自救。

秦晓华的《〈老王〉的另一种读法》(《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3期),通过对文本中似无实有的一组矛盾(“我”把老王当熟人,而老王把“我”当亲人)和举重若轻的四个字(“渐渐明白”)的细读,再结合钱锺书“我觉得她漏写了一篇,篇名小妨暂定为《运动记愧》”等背景分析,认为:

杨绛继承了鲁迅的自我批判精神,《老王》的写作是杨绛的一次自我解剖、精神救赎。……“无愧怍于心”是一种价值观,杨绛的“内疚抱愧”也是一种价值观。她不断地让老王在自己的心中复活,乃至在更多人的心中成为一种永恒的存在,以“抱愧”求“无愧”,这也许才是她的价值观,这也许才是她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

孙绍振《贴近发现“愧怍”的自我》(《语文学习》2007年第4期)持相近的观点,通过分本细读,认为:“杨绛在文章里面隐藏着一条思绪的转折:同情、宽容不幸者,是俯视的姿态;而最后的‘愧怍’却变成仰视的姿态。这是自我解剖,也是自我批判。”

解读八:作者对逝去的时代、社会的反思

鄂冠中的《绘出一个特定时代的影子》(《中学课程辅导》2009年第24期),则比较了“老王之死”与“祥林嫂之死”写法与情感上的惊人相似,又从20世纪80年代伤痕、反思文学的写作背景分析,提出:

《老王》不是仅仅要展示底层劳动者的“光辉”,而是通过对一些小事的平静似水的叙说,有意无意之间带出了一个时代的影子,让我们去反思社会、反思历史、反思自我,让我们关注人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关注精神生存的空间。

鲁松娥的《杂谈杨绛〈老王〉的“愧怍”》、陈日亮的《〈老王〉与时代的伤痕和隐痛》(收入《如是我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持与鄂文相似的观点。鲁文侧重于文本的分析,陈文则创作意图、风格分析与文本细读兼重。

解读九:为自己、为社会、为时代而“愧怍”

王亚林的《为草根阶层的不幸愧怍》认为,《老王》一文委实是抒愧怍之情,但其愧怍来自三个方面:个人的、社会的、时代的:

从个人来说,我们并没有真正从心灵深处去理解、去关心老王;而就社会而言,一个待人如此真诚、善良、勤劳俭朴又乐于助人,且善解人意、知恩图报的老人,就这样寂寞孤独地死去,这让我们每个人都禁不住心生几分哀伤。……面对老王,杨绛她既是在替自己感到愧怍,更是在替那个时代感到愧怍,替那个时代的所有的人感到愧怍。

解读十:对人格尊严的真情呼唤

景小建的《尊严,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中学语文》2011年第24期)通过分析文本的明线(老王的故事)和暗线(“我”的一家),认为老王因为思想觉悟不高和因残疾被歧视,失去尊严,“我”的一家则因为政治而失去尊严。按道理说,“我”应懂得给别人以尊严是多么可贵。然而在那个时代,“我”,一个同样失去尊严的人,却因为虚无的自尊而伤害了别人的尊严!所谓“我”的愧怍,实际上是对那个时代的反思和自我的内心忏悔。结论是:

对老王而言,尊严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对于生者,学会反思自己,学会与他人平视,尊重别人,是获得尊严的最好的方法。让尊严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这就是杨绛先生想告诉我们的。

如此说来,颜敏在《梦魂长逐漫漫絮,身骨终拼寸寸灰》(《名作欣赏》2009年第28期)中认为,苏教版把《老王》放在必修三“底层的光芒”板块,不如放到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的“苦难中的尊严”板块。

杨绛先生的《老王》表现了什么?作者通过《老王》想告诉我们什么?读者从《老王》中感悟到什么?这是三个具有不同侧重点的问题,显示了不同层面的“意义”:文本意义、作者意义、读者意义。

理想的解读,是实现文本、作者、读者的视界融合,上述每一种解读,都在力求接近这一理想。但从解读的情况看,似乎都还在“接近的路上”。自《老王》进入教材十多年,有关主旨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参与讨论的有一线教师,也有大学教授,谁的观点都有“粉丝”,但谁也无法下“定论”。

其实,下“定论”既不可能(《老王》一文意脉的潜隐和丰富)也没有必要,重要的是我们从各种解读中探寻解读之道,丰富我们的解读知识。从上述十种解读,我们便可窥见解读视角的多样性:语义学文体论、社会学文化学、作品原型分析、互文性解读、接受美学等等。

语义学解读,即当今特别流行的“文本细读”。十种解读都力图从文本外在的字词句段,去开掘其深层的主题内涵。相对之下前四种解读浅了点,那是因为教材和教参的编者考虑了学情,因而“浅有浅的好处”。

文体论解读,“定体然后可以言工拙”,散文是“有我”的艺术,不会追求“零度写作”。因而解读五、六、七更多在于作者意义的挖掘,且开掘都颇深,已到达孙绍振教授所说的第三层次“文学的规范形式”(参见孙绍振的《文论危机与文学文本的有效解读》,《中学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社会学解读,强调具体作品与文章作者、社会环境的关系,即“知人论世”。解读八、九、十偏重于这种方法的运用,其解读结论也许最易被“文革”那个时代的过来人接受,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解读是成功的。

文化学解读,《老王》解读最易关注的是“愧怍”,这是杨绛“个人”的愧怍。其实也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集体”的愧怍。解读六、七从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切入分析,就是这种解读法的运用。

在《老王》主旨的解读中,不少解读者借助鲁迅的《一件小事》《祝福》和杨绛的《林奶奶》等做互文性解读、文学原型(文学史上不断反复重现的文学形式化单位,如“弑父娶母”)分析,也是文本解读另辟蹊径的方式。

此外,在文本、作者规定性下运用“接受美学”,注重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伊瑟尔之“召唤结构”)的创造,都是有价值的。从黄厚江的《〈老王〉教学实录及反思》(《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9期)看,由“读老王”到“读杨绛”从而读出老王的呼告和“我”的精神愧疚,未为不可。

要开阔文本解读的视野,可阅读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法讲演录》、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修订版)》、钱理群等《解读语文》、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