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周期阶段:认识与逃离困局

职业周期阶段:认识与逃离困局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外有关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颇多,叶澜教授等人也建构了“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职业周期阶段理论[22]。然而,如果仅限于单纯意义上的自我观照,美国的学校理事会“职业周期阶段”也许最为简明,尽管开发者警告说这个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但有助于我们教师认识自己的职业,并力求逃离可能出现的困局。这个职业周期阶段的划分如下[23]:入职:现实的冲击,尝试与出错;发现——热情,学习。

职业周期阶段:认识与逃离困局

国内外有关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颇多,叶澜教授等人也建构了“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职业周期阶段理论[22]。这些研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路径、策略,足以给教师教育者、教师个体带来思考。

然而,如果仅限于单纯意义上的自我观照,美国的学校理事会(Schools Council)“职业周期阶段”也许最为简明,尽管开发者警告说这个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但有助于我们教师认识自己的职业,并力求逃离可能出现的困局。这个职业周期阶段的划分如下[23]

入职(从教第1年):现实的冲击,尝试与出错;发现——热情,学习

稳定期(从教2—5年):坚定把教学作为职业的信念;更加以指导为中心;更大的自信;更灵活的班级管理;更少的纪律问题;主张独立

多样化和变革期(从教5—15年):尝试提高效率;寻求新的挑战;愿意承担新的责任。

审视期(从教12—20年):对教学常规感到厌烦;考虑变动职业。

平静期(从教15—30年):职业抱负降低;高度自满和自信;与学生的关系愈加疏远。

保守期(从教30—40年):对学生的消极态度;对同伴教师和领导的消极态度;愤恨改革。

游离期(从教35—45年):精力用于其他追求;准备退休。(www.xing528.com)

“稳定期”对许多教师来说是一个关键阶段,需要对自己的教师职业感受作出评估,对是否继续从教做出决定。它的下一个阶段“多样化和变革期”,是一个“出名趁早”的阶段,不少教坛新秀在此阶段脱颖而出。“审视期”最可能出现职业倦怠和专业高原现象,某些新秀此阶段毫无突破,从而成为“新锈”。

要如阿兰兹说的“像陈年美酒”其实并不容易。他/她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的潜质、机会、风格。其实,三四十年的教学人生,如同马拉松跑,一开始跑在前头的,未必终点能获金牌。胡适在其文集中曾多次谈到“勤谨和缓”四字,说的是宋时有一新进士请教老前辈李若谷参政做官的秘诀,老前辈告诉他这四个字,胡适引作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秘诀,且解释道[24]

勤,就是不偷懒,不走捷径,要切切实实,辛辛苦苦地去做。要用眼睛的用眼睛,用手的用手,用脚的用脚,先生叫你找材料,你就到应该到的地方去找。叫你找标本,你就到田野,到树林里去找。无论在实验室里,自然界里,都不要偷懒,一点一滴地去做。

谨,就是谨慎,不粗心,不苟且。以江浙的俗话来说,不拆烂污。写字,一点、一横都不放过。写外国字,i的一点,t的一横,也一样的不放过。做数学,一个圈,一个小数点都不可苟且。不要以为这是小事情,做事关系天下的大事,做学问关系成败,所以细心谨慎,是必须要养成的习惯。

和,就是不要发脾气,不要武断。要虚心,要和和平平。什么叫作虚心?脑筋不存成见,不以成见来观察事,不以成见来对待人。就做学问来说:要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学化学、数学、历史地理,并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学语文。无论对事、对人、对物、对问题、对真理,完全是虚心的,这叫做和。

缓,这个字很重要。缓的意思是不要忙,不轻易下一个结论。如果没有缓的习惯,前面三个字都不容易做到。……缓,就是南方人说的“凉凉去吧”。缓的意思,是要等着找到了充分的证据,然后根据事实来下判断。无论做学问、做事、做官、做议员,都是一样的。

“勤谨和缓”对于“趁早未出名”的语文教师特别有启发,请重温《庄子》说的“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还有不知哪一位最早说的“才华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总会看得出来的”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