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误导并塑造着写作教学”是当今写作教学最大的现状。荣维东教授指出应试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是“反写作”规律,不遵循写作教育的目的和规律;二是“反教育”本质,甚至教人作假、说谎话,违背基本的教育伦理;三是“不实用”,不去培养学生在职业、高校学习中需要的写作能力;四是“反趋势”,不去教当今世界急需的应用写作、报章写作、公民写作、思辨写作、批判性写作、创意写作以及信息化全媒介环境下的数字化写作等[69]。
所以如此,表面上看是大规模高利害考试即中考、高考导致的,深层次与我国课程标准制定水平、权威性落后于“世界级”有关[70],与我国学界对写作的系统研究不足以及教材编写人、命题人与一线教师写作知识的陈旧有关。《普通高中2017年版》的颁布,可望有所改变。
中小学诸多语文教师盼望有一个明晰科学的写作序列,并着手实践探索,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绵绵不绝。尽管至今未有公认的写作体系,但不否认探索的意义、建构的可能,它远比一味地“应试作文”有意义多了。其实,课程标准从实验稿到修订版,各版本教材,不是不想构建清晰有序、扎实有效的写作序列,实在是写作这个“暗箱”远未被揭示,又兼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学生学情实际的多样性,使得这种努力显得无力。
退一步说,即便有了最佳的序列,还是需要基于学情而使用的。语文教师的价值,就在于揣摩把握课程标准、研究学生写作基础、融入自身和同仁的教学经验,重建学段训练序列、课堂教学体系、课外练笔平台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落实每一次写作活动,让学生、教师都能获得发展的成就感。这就是基于标准的写作教学。(www.xing528.com)
温州程永超老师正是如此做并颇有建树的。他深入理解课程标准,又具体研究学生写作基础,建立“1-3-2”训练序列。即第一学期作为初高中过渡期,就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基本写作素养进行厚实强化,强化高一学生的“文体感”;第二至第四学期就本班主体写作群体存在的问题,采用多元化训练形式进行专项训练,如写自传、导游词、解说词、小小说、填歌词、读书札记、产品说明书、科技小论文、改编课本剧、记叙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等;第五、六学期主要针对高考作文强化提高,包括创新性的谋篇布局、个性化的语言运用和审题立意等[71]。
程永超老师建构的训练序列,吸纳了课程标准、教材的多种训练形式。他坚持基于标准、学情的写作教学,是值得语文教师学习的。
但是,我们很难要求所有的语文教师能像程老师那样专业、深入而扎实地去做。也许,教材编写人、中考高考的命题人应在基于标准编写教材、命制试题上有更大的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基于标准的写作教学,不独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教材编制者、中考高考命题人的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