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我们可以来思考“课程”与“教学”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了。从我国传统的话语习惯和现实的可行性看,本书主张后者,也即“大课程小教学”。
现在,我们可以来思考“课程”与“教学”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了。崔允漷教授《课程与教学》一文有详细的考辨,他认为两者关系有三种类型[16]:
1.独立模式,即课程、教学相对独立,各接一端,互不交叉。这种观点在教育理论界的支持者颇多。
2.包含模式,这有两种情形:(1)大教学小课程,即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于其中,即把课程定义为“指学校教育科目及各科教材,也就是教学内容”;(2)大课程小教学,即把课程理解为上位概念,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蓝图和规划,教学就是这种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
3.循环模式,即两种系统虽相对独立,但存在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课程不断地对教学产生影响,反之亦然。美国学者塞勒(J.G.Saylor)等人提出的三个隐喻可以说明这种观点:
隐喻一: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
隐喻二: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www.xing528.com)
隐喻三: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
施良方先生对课程理论文献做了分析,提出有两类课程实施:一类是把课程实施界定为变革,另一类是把课程实施界定为教学。从我国传统的话语习惯和现实的可行性看,本书主张后者,也即“大课程小教学”。
为此,在课程语境下的语文教师,应从发展与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根本目的出发,将语文教学放在“理想的课程”到“体验的课程”的系统中,综合思考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的基本问题,并能从中寻求课程论的辩护,采取适切的行动而达致目标。
这,就是每位语文教师都需具备的“课程视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