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研图谱:塔图重构习题课设计案例2,共点力平衡应用

教研图谱:塔图重构习题课设计案例2,共点力平衡应用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0习题课教学的初步设计案例2重构一节“共点力平衡应用”习题课为刚学完共点力平衡条件的高一学生,设计一堂关于共点力平衡应用的习题课。根据图3-10,我们可以重新构画一个有明确主题和具体内容的塔图,如图3-11所示。图3-12习题课教学的最后设计整个设计围绕一个真实的情境“研究悬挂绳的拉力”展开共点力平衡应用的教学。

教研图谱:塔图重构习题课设计案例2,共点力平衡应用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做好基于核心素养的习题课教学。上好习题课,最主要的是做好两个方面:一是习题的选择编制(选取),二是习题的教学方式(使用)。以这两方面为主题,以策略、目标等为子主题,初步构思的塔图如图3-10所示。

图3-10 习题课教学的初步设计

案例2 重构一节“共点力平衡应用”习题课

为刚学完共点力平衡条件的高一学生,设计一堂关于共点力平衡应用的习题课。根据经验,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以往的“共点力平衡应用”习题课的部分选题,类似下面这些题。

1.如图所示,用绳子AOB吊一重物P,两段绳子OA、O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都为45°,重物的重力为20N。求绳子所受的拉力大小。

2.如图所示,绳子两端分别固定在天花板上的A、B两点,开始在绳的中点O处挂一重物。求

(1)绳子OA和OB的拉力;

(2)若把重物移动到O1点处悬挂,两段绳AO1、BO1的拉力如何变化?

3.如图所示,在水平天花板与竖直墙壁间,通过不计质量的柔软绳子和光滑的轻小滑轮悬挂一重物G,绳长为L,OA=d。求绳子的拉力大小,并讨论:

(1)当B点固定,A端缓慢左移时,拉力如何变化?

(2)当A点固定,B端缓慢下移时,拉力如何变化?

……(www.xing528.com)

上述只是选取了一小部分这样的习题,还可以有更多这样的习题。

仅看题目的选择,这些习题有很多雷同之处。从情境来说,都是悬挂类问题;从知识角度来说,都需要用共点力平衡条件知识来完成。课堂中逐题分析,并完成解答,是常见的现象。题目之间呈现出碎片化状态,缺少统整性。同时,这些题目在培养学生的模型建构方面乏善可陈,也没有体现出课标提出的培养真实问题解决能力的要求。如何在习题课上培养学科核心素养,需要进一步重构。

根据图3-10,我们可以重新构画一个有明确主题和具体内容的塔图,如图3-11所示。

图3-11 习题课教学的进一步设计

根据图3-11,先寻找一个真实的情境,比如悬挂广告牌(画)或晾衣绳等生活情境。然后,重新构画解决真实问题的习题教学图,见图3-12。明线的主题是问题、活动、步骤,暗线是要达成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图3-12 习题课教学的最后设计

整个设计围绕一个真实的情境“研究悬挂绳的拉力”展开共点力平衡应用的教学。整堂课采用问题驱动的形式,顺着学生的思路,对悬挂物体的绳子拉力进行分析讨论。问题的解决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两条途径完成。理论分析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真实问题过渡到模型建构,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绳子的粗细、摩擦等)。实验探究主要是引导学生利用现有器材,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然后进行自主探究。当然,真实问题的解决是有难度的,理论分析和直接测量结果之间会存在差异,但这又会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疑问,促使学生深入探究。下面从原有的习题和现在设计的习题中各选取一个,从功能和特点上进行比较,见表3-7。

表3-7 原有的习题和设计的习题的比较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