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设计结构理解:教研图谱

教学设计结构理解:教研图谱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设计栏目的理解教学设计作为一个问题来解决,可以是由多个塔图组成的塔群。B.阅读教学任务分析案例让我们用金字塔思维来阅读一个教学任务分析,这是一节“直流电动机”教学设计中的教学任务分析栏目。学生通过学习,不仅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而且知道直流电动机是生活、工程中的能量转化器,从中感悟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设计结构理解:教研图谱

(1)整个教学设计的理解

①教学设计如序言

教学设计就是为观课者提供一个序言。序言就是讲故事,序言有三个要素:背景、冲突和疑问。序言讲故事形式是为了提醒读者,后面将回答读者最初的问题。对于一个教学设计来说,通过序言叙述背景、冲突和疑问,引导观课者了解教学活动设计之前的思维过程,让观课者和执教者“站在同一位置上”。执教者就是要回答:我为什么这样进行教学设计,我如何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学设计前六个栏目都可以认为是序言。它包括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及说明,在上述图2-10、图2-11和图2-12中序言已有呈现。教学设计的教材内容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析、学习能力分析,还有教学资源,都可以作为序言的背景,叙述了执教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虽然在教学设计中没有直接写出序言的冲突,但意图让观课者能够理解学生的认知与所要学习的内容之间有差距,理解学生已有的学科素养和预期达成的素养存在差距,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要学习这些内容存在困难等,这就是序言的冲突,属于暗线。通过背景和冲突的介绍,导致观课者提出“我们需要做什么”的疑问,具体就是“如何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是什么?教学实施的策略又是怎样的?”。答案就是制定了什么样的具体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什么,以及教学任务分析的策略分析和教学设计思路。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较系统地提出如何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回答了应该怎么做,即如何达成目标、如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

整个教学设计的序言回答了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需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我们通过表2-1也许可以看得更清晰。

表2-1 教学设计如序言

②教学设计有着不同的思考方式

当准备完成一个教学设计时,我们会选择什么样的思考方式?这跟教学经验有关系,如果对教学设计还不是很有经验,可以选择图2-10、图2-11或图2-12中自下而上的思考;如果对教学设计很有经验,可以选择这些塔图的自上而下的思考。

教学设计最初期的思考又是怎样的?是先考虑活动还是先考虑目标?

实际上,要回答先考虑活动还是目标是件很纠结的事情。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可能是这样的,刚开始准备教学设计时,很多情况下先想到的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知识内容,此时脑海中浮现一些相关的教学活动。继续想想这些活动还可以达成除了知识以外其他的教学目标,或反过来继续想想某一学科核心素养,还可以通过哪些活动达成。由活动想到素养,再由素养想到活动,这是一个心里不断交互出现的过程。如果一定要让老师回答先有目标还是先有具体活动设计,确实很纠结。纠结来自于目标导向的设计要求和教学设计的初期思考的冲突,目标导向的设计似乎要求老师先有目标,有了目标后再有活动设计,而教学设计的初期思考的事实似乎教学活动设计先行。

那我们该如何做到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先做到把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始终放在心中。在思考的初期,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已经在心中,这样就可以说后面的设计就是基于目标的。此时心中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还停留在比较大的概念,比较笼统。接下来,根据知识内容进行活动设计思考,活动和目标之间不断交互对应。通过思考定出本节课能够达到的知识目标的水平层次,再思考通过活动还可以达成的除了知识目标以外的目标,最后定出各个维度的具体教学目标。正是教学设计的初期思考是心中已有宏观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而且素养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设计过程,这样就可以说是基于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正如图2-12所示。

实际上,如果教学设计时根据已有内容,先想想一些教学活动,预设一下教学结果,那就是图2-11塔身所示的教学设计自下而上的思考逻辑。而当把教学设计书面表达出来时,教学目标写在前面,活动设计写在后面,就是自上而下的表达,正是先结果后过程的金字塔思维的表现。

③目标在前就是结论先行

教学目标写在前面,就是结论先行。在教学设计的书面表达上,结论先行正是遵循了金字塔思维。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后需要达成的预期效果。教学活动设计基于教学目标,某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这节课要的结果,同时又是这节课的出发点。

(2)教学设计栏目的理解

教学设计作为一个问题来解决,可以是由多个塔图组成的塔群。教学设计每个部分中的内容又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呢?让我们选择其中的一些栏目,继续构画塔图来厘清。

①教学任务分析塔图

图2-13 教学任务分析

A.教学任务分析塔图诠释

作为序言一部分的教学任务分析,也有塔图结构,包括序言和塔身,见图2-13。教学任务分析主要涉及教材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析、学习能力分析,这些构成了序言的背景。学生已有的知识与将要学习内容的差距引发了冲突。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采用的策略分析,就是答案。

在进行策略分析时,横向是程度顺序,把最重要的策略或结论放在第一位,先主要再次要。

B.阅读教学任务分析案例

让我们用金字塔思维来阅读一个教学任务分析,这是一节“直流电动机”教学设计中的教学任务分析栏目。

直流电动机”是沪科版高二第一学期物理教材中“第十章 磁场”的最后一节内容。本节内容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第二课时学习直流电动机效率的定义、效率的测量(完成方案设计和学生实验——测直流电动机效率)。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过电路、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安培力等基础知识,在本节课中进一步应用这些知识分析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本节课是针对我校高二年级不参加物理等级考试的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严重缺乏,学习基础在示范性高中群体中属于中等偏下水平。

本节课采用的策略是让物理紧密联系生活,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不仅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而且知道直流电动机是生活、工程中的能量转化器,从中感悟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电动玩具导入,从学生的生活感受出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自制直流电动机,分析体验电动机模型的转动效果,学生逐步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学习电动机发展的历史换向器的发明,认识科学与技术的辩证关系;通过了解电动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悟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又能促进现代科技的发展。

去修饰留主干,把教学任务分析理顺一些思想,尽量砍去其修饰部分,只留下本质的核心内容,见表2-2。

表2-2 简化后的教学任务分析

(www.xing528.com)

我们试着把教学“策略”和行动的“结果”作为塔图的主题和分主题,试着构建一个塔图,便有了一种立体的感觉,一目了然,见图2-14。序言的冲突,往往不是直接呈现的,理解而知晓,属于暗线。图中把活动简单地单独归属在不同的策略下,有点粗暴。实际上,这些活动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里是以活动的偏向来找归属,着重偏向“物理联系生活”还是着重偏向“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免得图中有不断重复之嫌。或者说,“物理联系生活”和“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主题,两者之间体现了一个程度逻辑顺序,物理联系生活也是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的策略之一。

图2-14 “直流电动机”的教学任务分析

反过来,如果有这样一个塔图,相信可以帮助你快速地完成撰写任务。也就是说,我们不仅可以用构画塔图读他人的文本,而且也可以尝试先构画这样的塔图来完成撰写任务。

②重点和难点体现的逻辑

重点和难点的确定,突出的是程度顺序。一堂课中可以有很多的知识点或内容,但教学设计的文本中只呈现了重点和难点。罗列出一堂课涉及的所有知识点或所有问题,然后确定重点和难点,要注意的是同一内容重点相同、难点不同。暗线是此过程,是按重要性进行排序的,先主要后次要,先强后弱,在教学设计的文本中只呈现出最重要的或最难的点或问题,见图2-15。其他知识点不列出,也属于暗线。

图2-15 重点和难点分析

③教学设计思路塔图

图2-16 教学设计思路

A.教学设计思路塔图诠释

见图2-16,设计思路阐述设计的理念,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甚至设计的特色之处,等等。

在教学思路设计中,横向上归类的主题有策略、步骤、结论等。其中时间(步骤)顺序,按时间的先后完成达到某一结果要采取的行动。序言的冲突不直接呈现,是理解而知晓,属于暗线。

B.阅读教学设计思路案例

让我们用金字塔思维来阅读一个教学设计思路。这是一节“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设计思路栏目。

本课从“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需求与原有知识水平来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过程。在以往学习中,学生经常忽视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物理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培养,因此本课想围绕“重演知识发生过程,关注科学探究要素”主题思想,尊重教材,依据课标来重新构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经历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感悟物理的科学思维方法。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先通过“撞撞球”这一有趣小实验,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内容的强烈好奇心;再留出时间让学生阅读“历史回眸”,不仅让学生了解有关历史上科学家们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而且要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研究的一般方法,以达到“导读”目的。同时,引导学生对文献的结论提出质疑:是否缺乏成立条件的表述,以培养学生严密的物理思维,并过渡到理论分析推导。

接着,列举“大人在冰面上推小孩”具体情景,师生共同完成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推证,通过分析讨论认识动量守恒条件及表达式;而后,利用限定器材:水平轨道上两辆小车的碰撞来完成实验验证,经过学生方案设计交流、实验操作、反馈交流等,不仅理解动量守恒定律及守恒条件,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最后,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设计的重点是:经历动量守恒定律分析推导过程,理解动量守恒定律。课堂上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利用两种方法进行规律探寻。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对动量守恒条件的理解以及动量守恒定律数学表达式的矢量性。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探讨合力的来源,从而突显出“不受外力作用或受外力和为零”是动量守恒条件。在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通过正方向的规定,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量的矢量性、总动量计算要注意其方向,从而明确动量守恒定律数学表达式的矢量性。

还是用前面去修饰留主干的方式,先把教学设计思路梳理出关键内容,尽量砍去其修饰部分,只留下本质的核心内容,见表2-3。

表2-3 简化后的教学设计思路

(续表)

经过多次修改,才有上述的文本。这是参加中青年教学比武的一份教学设计。老师前期花了很多的时间构思和准备“动量守恒定律”课,最后撰写了教学设计文本。他也同样遇到了文本撰写的苦恼,总觉得思路不是很清晰。那现在我们尝试用金字塔思维来再读这份教学设计思路,想了然于心,还是以教学设计策略和行动的结果作为主题,构画一个塔图,如图2-17所示。重活动的偏向,把活动单独归属不同的主题,还是有点粗暴。实际上,“重演知识发生”和“关注科学探究要素”之间存在程度逻辑顺序,探究过程也是重演知识发生过程的途径之一,在本课时中突出了这一途径。

我们一起构画塔图阅读了有关单元教学设计的书,再读了教学设计。通过构画塔图,对教学设计有了立体式的理解,对教学设计的整体和各栏目的逻辑关系有了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当再阅读他人的教学设计或其他文本时,也可以尝试用构画塔图来理解。用构画塔图的方式来训练用金字塔思维来思考问题或课堂教学的设计,并能快速地撰写教学设计或其他文本。快速全面地思考和表达,只为能高效地解决问题。

现在的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很想构画塔图来思考或解决一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尝试构画塔图设计教学,快速撰写出一个课堂教学设计,或快速地完成一个单元教学设计,或快速地完成一个单元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或重新构思设计一堂课。

图2-17 “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