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宝区马河镇垸子河村1组的一处山坳中,遗存一组古代民居建筑群,它以那古朴残旧的历史痕迹,神秘莫测的离奇传说,吸引着不少游客的光顾。它就是近几年来颇享盛名的九十九间屋。
九十九间屋
九十九间屋本名老屋湾。1982年出版的《荆门县地名志》载:“老屋湾117人。”其书中的《栗溪公社地图》上只标明有老屋湾,并没有九十九间屋之名。可见,九十九间屋之名号的出现,或是民间口传之语,又或是旅游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个历史印记。称九十九间,只是指其房屋多,并不是实指。当然,再添加一些传说故事,就会更具有吸引力了。
九十九间屋
九十九间屋的建筑结构究竟是什么样的格局?老屋湾究竟有多老即始建于何年?笔者近几年经过多次亲察其境,实地勘测、探寻、采访,对这两个问题作了一些研究。现撰此文,以飨读者。
从荆门象山脚下的西车站乘坐荆门至马河、东巩的班车,约一个小时的行程,就到了九十九间屋。站在山坡放眼望去,只见九十九间屋坐东南、向西北,三面环山,一面望水。左侧的小山头叫青龙嘴,龙头昂扬;右侧的小山称白虎埂,其形若堤。背后是重叠巍峨的山岭。湾前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流过,河中怪石丛立,传说是“石龙过江”所留下的遗迹。想必九十九间屋的主人周氏望族是专门请了高人勘定了这块风水宝地的。
由青龙嘴山坡小路右拐一个弯下山,就可平视建筑群的前沿景观。屋前是一个长方形的禾场,禾场前面是一个不太规则的长方形大水塘,从构造上看,此塘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工开挖的,水塘周边还用石块砌成了驳岸,并有几处下塘的台阶。从中南地区民间建筑格局上讲,大户人家修这样的大水塘,有三个作用。一是作为放生池,体现屋主人的心好行善。二是作为蓄水池,以备防火之需。三是生活日用水池。
建筑群东西两侧的房屋都已经过改建,红瓦白墙十分显眼。只有中间一部分房屋,还残存着古色古香的老样,似乎是在乞求着人们能让它们继续“活”下去。
老屋外景
现存的老屋门面墙体宽33.6米。其中主屋门面墙体宽15.5米,西侧厢屋门面墙体宽11.1米,东侧厢屋门面墙体残宽7米,因毁坏严重,无法判断其东西两侧门面墙体宽度是否对称。细看主屋门面,墙高3.5米,下半截用大块砖石实砌而成,上半截则用轻薄灰砖砌为空心墙。屋檐下的墙顶部位都作了装饰性的檐口。面墙中部开设大门一扇,框、门均系木质。门宽1.26米,高2.1米。门框宽0.23米,高2.16米,厚0.12米。门顶上框中置四个圆柱型彩画椽头,学名叫“门簪”,别具风味。大型木门一合,中部安铁质扣环一对,便于上锁开关。下部的石门槛高0.32米,宽1.26米,厚0.12米。系就地取材的浅黄色砂石。两边的门枕石高0.4米,宽0.28米,厚0.23米。其外端顶部分别阳刻花树和飞鸟图案。大门天坎下侧面涂绘了卷草花纹。虽然时光卷走了这些设计建筑的灵气,但人们还是能想像到它们当年闪亮的容颜。大门两侧的墙壁中上部各开设一个宽1.9米,高1.1米的窗户,窗户中部安设两层七孔棱形透窗花格。东侧墙壁中下部嵌一个有穿眼的拴马石。整个主屋门面外侧建筑修构典雅庄重,透出荆楚古民居建筑风格的气息。
别致的墀头墙垂脊
人们踏步上行八级石面台阶后,推门而入,就到了主屋的第一进院内。环顾四面,见大门内侧原建有廊屋,2006年后屋顶已毁。内墙顶部边沿上绘有黑白两色的条型卷草花纹,东西两侧为厢房,东厢房已倒毁,西厢房改建为厨房。中间为长方形天井,净空长5.2米,宽3.3米。天井西头新开挖了一口水井。天井正面是九十九间屋的主体建筑,即前厅。
站在院落西角处,侧面仰视前厅屋顶,其规整的建筑让人感叹。屋顶为硬山顶,一条正脊基本完好,虽没见到吻兽,正脊两端的翘角也失,但四条垂脊仍完整美观。人字形的垂脊山墙侧脊瓦下的博风板系砖砌成,外粉石灰,上绘精美的花草图案。博风板下的山墙角顶壁部,绘制了神树、仙花、灵鸟,绿、赭、黄、黑的色彩至今仍保存如初。两侧山墙全系空心墙体。最令人叫绝的是正面两侧垂脊顶端的鳌鱼脊,高高翘起,势欲穿天,高于一般民居屋的马头墙脊。此脊翘的造型,肉眼望去,像龙,似鸟,类鱼……一时难辨。拍摄镜头回来在电脑上放大,原来是一陶制脊器,下部是一龙头,嘴张咧,眼放光。龙头顶上倒立的真像一条鱼,鱼尾朝上,似在摇摆,活灵活现。在笔者所看到的市内古民居垂脊尖端造型中,仅此一例。(www.xing528.com)
前厅内净空宽5.5米,深4米,高4米。前后壁中部各由两根圆形木柱顶立,四柱四础保存基本完好。其大门高2.6米,宽2.5米,由四扇雕花精巧的木门组成。东侧中间一扇已被锯掉大半。木质大门槛已踏磨得光滑有损。大门两侧的圆柱和墙壁间系木质板壁,至今也基本完整。厅内顶上的横檩和楼板现仍存在,显得油亮发光。两侧的厢房各宽6.7米,内部隔成两间套房,现在东侧房已打通成一间。这样的建筑格局名为一正两厢,实为明三暗五。
山墙角顶壁绘制的彩色图案
跨过前厅后门,步入到了主屋的第二进院落。也开设了天井,净空长9米,宽3.9米。东侧开一拱顶小门,由门可入厢屋。天井正面系主屋的后厅。后厅大门墙壁全用灰砖实砌。中间开设大门,系灰色砂石建造的石门框和石门槛,两侧门枕石外部顶端绘刻走兽和飞鸟图案。大门两侧墙壁下部中间各砌一块修屋纪年砖铭,这是断定九十九间屋修建年代的重要实物文字依据。在西侧墙壁下部也嵌一栓马穿眼石环。
大门顶上嵌一宽2.6米,高0.6米的石额巨匾,额面阴刻大形楷书“忠孝传家”4字。因在“文化大革命”扫“四旧”期间,为保护石匾,用石灰涂糊了字迹,至今略现原形。石匾上方,是专修的屋罩,上砌屋檐,铺盖檐瓦。石匾两侧各装饰石吊柱一根。大门上方修屋罩,是南方古民居门面的一个重要的装饰细节,也起到一点遮雨的作用。
后厅屋内净空宽3.6米,深6.4米,高3.2米。厅内顶上的横檩完好,但楼板散失。东侧的厢房尚存,西侧的厢房已拆毁,房门已封堵。厅内正面墙壁当为神龛处,现已倒毁,成了穿眼破壁。后厅主屋及东侧厢房又和东厢屋的后厅连在一起,从天井处向东仰观,墙壁和屋顶建筑显得雄伟高大坚实。
后厅东南面系第三进院落,为另一格局修建。要返回屋外再从西侧的另一大门才能进入。第三进院落的东西两侧为长条形的侧楼,其墙壁中上部再伸出椽檩盖瓦,成了下面走廊的廊罩。正面东南方为正屋。三进院落空间宽10米,深7.6米。显得十分开阔。
西侧屋和东侧屋的地面结构与中间主屋的地面结构大致相同。西侧屋只剩大门建筑,两进地面建筑全部拆毁。第三进也是另修房屋。东侧屋则大门及前面的地面建筑已拆毁,后半部的房屋建筑与主屋建筑相连。
总观旧局,其建筑结构有四大特点。一是主体建筑为主屋居中,侧屋分派两边,三个大门并列分开。二是水塘,禾场,第一、二、三进院落建筑布局完整,但第三进与前二进建筑样式不一,不能垂直通行。三是因地势而建三进院落,逐层提升。第一进建筑台基升高1.1米,第二进建筑台基升高0.8米,第三进院落地面没升,而正屋台基升高0.6米。这与一部分古民居建筑在同一水平面上不同。四是硬山顶式的垂脊中,前面两侧马头墙上的垂脊尖端高翘凌空,呈现南方古民居建筑特色。
康熙年间铭文
万历年间铭文
关于九十九间屋的建筑年代问题,笔者经过多次考察,有了新的发现。在主屋后厅大门墙壁东侧间的一块砖面上,刻有铭文“万历四十六年八月十三日起手造,瓦匠吕国贤”19字。又在另外一处的砖面上刻有残留的铭文“康熙四十六”5字,月日文字断失。还在主屋后厅大门墙壁西侧间一块砖面上,刻有“嘉庆九年九月廿八日立”10字。这些砖铭文字都是先在砖坯上用铁签尖书写,然后进窑烧成,再经房屋主人着意安排砌入墙中的。这是真实可信的实物文字依据。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九十九间屋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六年八月十三日,即1618年10月1日,距今已有399年历史了。其主司瓦匠名叫吕国贤。后来,在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间又重修过一次。现存建筑物当是清嘉庆九年九月二十八日(1804年11月29日)所重修。这就纠正了“九十九间屋始建于清嘉庆九年”之误。
嘉庆年间铭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