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包山大冢:沙洋县十里铺镇的古名胜

包山大冢:沙洋县十里铺镇的古名胜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包山大冢,位于沙洋县十里铺镇王场村。笔者1998年9月6日考察包山大冢出土的文物。1991年,《包山楚墓》发掘报告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包山二号楚冢是包山四座楚墓中规模最大、位置最为显著的一座楚墓。包山大冢文物陈列包山大冢的墓主人名邵,生前官至楚国左尹,爵至大夫。包山二号楚冢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文物。香港中文大学张光裕先生主编了长达近900页的《包山楚简文字编》,于1992年11月由台湾艺文印书馆出版。

包山大冢:沙洋县十里铺镇的古名胜

包山大冢,位于沙洋县十里铺镇王场村。笔者1998年9月6日考察包山大冢出土的文物

1987年初,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对荆门市沙洋县十里铺镇王场村包山大冢,即包山二号楚冢进行了科学发掘。1991年,《包山楚墓》发掘报告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包山二号楚冢是包山四座楚墓中规模最大、位置最为显著的一座楚墓。封土保存较好,顶部圆平,直径54米,残高5.8米,近似半球形。墓坑近于方形,钭坡墓道位于东边。墓坑四周有十四级生土台阶。墓坑底部有一腰坑,内置一只整羊。棺椁保存很好,为四棺一椁。椁室内分东西南北中五室,中堂内置四重棺,其余四室放置随葬礼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具、装饰品、食品和竹简等1000余件。中室四棺套合,第一、二、四重均为长方形棺,第三重为弧形棺。第四重为彩绘棺,内外饰黑漆,棺外除底部外,其他五面黑漆底上均满饰彩绘。第四重棺内存尸身,仰卧直肢。贴身随葬有璧、璜等玉器,保存完好。随葬品分类放置,东室主要为礼器、食器,南室为兵器、车马器,北室为竹简和日常生活用具。

包山大冢文物陈列

包山大冢的墓主人名,生前官至楚国左尹,爵至大夫。其下葬年代为战国中后期。(www.xing528.com)

包山二号楚冢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文物。这里特别介绍最重要的四件。一是竹简。计444枚,其中282枚为有字竹简,字迹清晰,计15000字。其内容为十筮祷词、司法文书、地域政治和丧葬制度等几类。包山竹简中的司法文书,是中国现在最早的法律文书,比较清楚地展示了楚国的社会状况和司法制度,弥补了先秦文献的不足。1991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包山楚墓》发掘报告中,有关竹简的部分,特以《包山楚简》为题,印行了单行本,包括简的全部照片、考释及字表。香港中文大学张光裕先生主编了长达近900页的《包山楚简文字编》,于1992年11月由台湾艺文印书馆出版。1996年武汉大学陈伟先生出版了《包山楚简初探》一书,这是学术界第一部对包山楚简全面研究的专著。

二是漆奁画《迎宾出行图》。为一幅描绘楚国贵族秋季车马出行及主人迎宾场面的漆画,在长87.4厘米,高5.2厘米的范围内描绘了26个人物、4辆车、10匹马、5株柳、1头猪、2条狗和9只大雁的生动场面,形象逼真,意境奇妙,技法独到,反映了楚人高超的绘画艺术

三是双联杯。为一只昂首翘尾的彩凤展翅驮着两个竹简形杯。两杯底部用竹管相连通。杯上以红、黄、金三色彩绘了龙凤图案。别致精巧。

四是折叠床。由尺寸和结构完全相同的两部分拼合,以若干长条方木榫卯穿凿而成。无论是结构设计,还是制作工艺,都是我国出土的漆木生活用具之最,被称为“中国第一折叠木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