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荆门古名胜普惠洞遗迹毁坏,仍有历史诗证其旺盛

荆门古名胜普惠洞遗迹毁坏,仍有历史诗证其旺盛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普惠洞,位于荆门城区东宝山东麓大慈山。笔者2006年8月对其故址多次进行实地考察,未发现普惠洞遗迹,当为毁坏殆尽。普惠洞佛刹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舒成龙的《普惠洞图说》,将普惠洞修建的原由、地形胜慨及重修之事交待得十分清楚。乾隆版《荆门州志》中载有二人三首《普惠洞》诗。以上三首诗见证了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的普惠洞仍然人气很旺。从周瀚之诗,也可知同治年间普惠洞仍保存完好。抗日战争时期,普惠洞建筑遭到焚烧。

荆门古名胜普惠洞遗迹毁坏,仍有历史诗证其旺盛

普惠洞,位于荆门城区东宝山东麓大慈山。笔者2006年8月对其故址多次进行实地考察,未发现普惠洞遗迹,当为毁坏殆尽。

普惠洞佛刹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荆门州御台刑部笔帖式唐凯修造。清乾隆版《荆门州志》卷三十三《普惠洞图说》:“普惠洞,在州东五里许大慈山,康熙二十三年御塘唐凯建。公耽风雅,究内典。时征吴军兴,公奉使驻荆门,与福善僧懒庵善,相与探幽选胜,寻壑经邱。至东南大慈山,见其地峰峦秀异,景趣幽佳,公心赏之,遂辟蚕丛,建佛刹,且置斋田以栖懒庵焉。佛庐三层,层累弥高,半岭则为普惠洞。洞设大士像,石磴纡折始达。每当仲春佛诞,奔走瞻拜者遍邻壤,祷无不应。其地三山环抱,一水潆回。前架石梁,右构琴亭。杂药纷披,丛篁密荫,有秋风先到,午日不知之乐。至洞左之说法台,洞右之望云台,亭旁之甘露泉,雨花岸溪边之弥陀洞即春莲洞,与僧寮、茂树参差掩映,俯视尘寰,居然上清矣。数十年梵宇渐敝,州牧舒成龙重修一新。唐公有《建普惠洞碑记》,见《文苑志》。”舒成龙的《普惠洞图说》,将普惠洞修建的原由、地形胜慨及重修之事交待得十分清楚。但其始建年代应为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笔者2006年考察两地时,图说中所写的岩洞、景物与建筑均茫然无存,给人一种时过境迁之感。

康熙二十二年,唐凯专门写有一篇《大慈山普惠洞记》,文章开头交待自己因事于荆门,与懒庵禅师友善,寻壑探幽,发现了一处佳境:“尝谓名山大川,每动骚人之致;幽岩野壑,恒深达士之怀。非寻访焉,莫得其胜。藉禅说欤?庶获我心。余奉命驰驱南川,从事于楚西荆门,于兹两度矣。昔者息策虎关之麓,掬饮雀涧之滨,与懒庵禅师为物外交。间以王事之暇,相与寻壑经丘,偶其处有悬崖峭壁,杂树交篁,古木横藤,孤云片石。清泉传响于长林之下,时鸟变声于幽谷之中,状有灵焉!不能不为之留连也。”继而写钟情于其地,构祠三楹,名曰“普惠”。然工方开始,因期满而移调他处,不知其工何日建成:“因憩止磐石,寻荫解渴,见岩间所结,可为石室,稍加人工,亦泐溪也。流水注渊,有若天池。用藉地利,即石门也。询其地,为陇西后裔之产。踵而访之,欣符吾志。遂不惮披荆区画,效释子开山凿岩,以俟栖禅;浚池以待洗钵。构三楹而祀。古先生窃‘西眉东普’、‘紫云见惠’之义,以名其祠;而梵宇亦因之。虽云山林逸致,风景自佳,使郦道元、柳河东过此,自当乐为注、记。即诸佛如来,未有不以此为清凉世界者。工方草构,适居瓜期(届满移地),渺焉余怀,观成何日?”最后写自己今春又再事荆门,仍与懒庵完其工程:“今春复事兹境,山灵与人事相待。夙念前缘,不禁情深。仍与懒庵谋以卒业。迄今洞岩、精蓝以及景物之可名者,渐次可观矣。谨摩崖记事,以见凡地之蕴灵蓄秀,为閟为彰,厥有时也。是为记。康熙二十二年孟秋月。”其文具有史料价值。刊于乾隆版《荆门州志》卷三十六文苑中。

唐凯,吉林长白朝鲜自治县人。刻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湖广巡抚王新命所撰《重建象山祠亭记》中称其为“荆门州御台刑部笔帖式加一级唐凯”。荆门知州万萧裔所撰《象山陆夫子祠堂记》中对其也是这样的称谓。从而可知,当时唐凯系荆门州主管法律、刑狱及掌理翻译满汉章奏文书的官员。

乾隆时期,知州舒成龙重修过普惠洞。唐凯原置买的斋田三石三斗,数十年半被侵占。舒成龙清查收复了十之七八。徐圣方原施山田十九石五斗,舒成龙换以水旱田五石五斗,并立碑记载此事。(www.xing528.com)

乾隆版《荆门州志》中载有二人三首《普惠洞》诗。一是方嵘的两首。《同人游普惠洞》:“荒山留野寺,结伴一来过。表里苍松茂,逢迎白鹿多。日高峰影瘦,云静鸟声和。石磴经难陟,扶筇倚薜萝。”《同友游普惠洞》:“树渐成阴竹渐浓,胜游弹子十年中。他山飞到催诗雨,绝壁翻回扑面风。片刻应留千古话,一樽难得七人同。秋光好处须明日,莫负霜娥上碧空。”“霜娥”:嫦娥。借指月。方嵘为荆门州人。州志《选举》卷“例职”栏标其为“县丞”;《孝友》卷又载方嵘孝友行迹。是否为同一人?待考。一是陈智若《普惠洞访唐松涛》:“时随星月趋王事,闲把琴书荡客思。却笑城头慵驻足,白云深处听黄鹂。”陈智若,待考。“慵”,慵懒。困倦之意。或说“唐松涛即唐凯”,这只能是猜想,没有史料作支撑。

咸丰版《荆门直隶州志》中载有三人三首关于《普惠洞》的诗。一是州人张崇钦《普惠洞》:“天际危栏倚碧峰,洞门常遣白云封。崖撑老树能藏鸦,壁蜿苍藤欲化龙。梵呗歇时三弄笛,昙花散处一声钟。新诗题就闲凭槛,半看烟峦半看松。”诗写得很俏皮。中间两联对仗颇工,既有动感,又写活了听觉。二是州人彭玉章的《普惠洞》:“招提幽敞足烟霞,远上危峦一径斜。水涨平桥苔没路,云封古洞树藏花。无关尘事山容静,不碍禅心鸟语哗。怪底当年轩冕客,每临邱壑拟为家。”此诗写得也很有韵味,把境界鲜活地呈现于眼前。三是州人吕景文的《游普惠洞》:“老松丛篠郁苍苍,与客登临到上方。插汉遥峰分翠影,绕林流水杂花香。苔封洞口迷僧径,云露山腰耸佛堂。大地幽闲尘世隔,一声清磬送斜阳。”诗中第二联为一个特写镜头,为诗中的亮点。以上三首诗见证了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的普惠洞仍然人气很旺。

同治版《荆门直隶州志》只录了一首州人周瀚的《游普惠洞》:“林深白日暗,松花落古瓦。墙欹倩云扶,门额藤萝挂。老僧面冻梨,肃客泛杯斝。坐久醉忘归,一鹤晴空下。”“冻梨”,形容老人面色。此僧亦系高寿之人。从周瀚之诗,也可知同治年间普惠洞仍保存完好。

抗日战争时期,普惠洞建筑遭到焚烧。“文化大革命”时再次遭到毁坏。一处胜境就这样渐渐消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