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钟祥南湖农场保堤寺,荆门古名胜

钟祥南湖农场保堤寺,荆门古名胜

更新时间:2025-01-1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保堤寺,初名保堤庵,位于钟祥市南湖农场刘桥村1组。笔者2006年11月11日考察保堤寺,拓下了有关碑文。如今重建的简易保堤寺院坐落于汉江堤内刘桥村1组的一处树林内。一是《保堤寺敕谕碑》。从碑文可知,保堤寺是因保护汉江堤防有功而命名保堤寺,也因此才得到万历皇帝赐经藏的荣耀。保堤寺遗址另一块巨碑为《敕赐保堤寺藏经碑》。碑文阴刻楷书15行,满行32字,记叙保堤寺迎接万历皇帝赐授藏经之事。

保堤寺,初名保堤庵,位于钟祥市南湖农场刘桥村1组。笔者2006年11月11日考察保堤寺,拓下了有关碑文。

保堤寺始建年代无考。清《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千一百四十二载:“保堤寺,在县南十里。”清《安陆府志》卷四、清乾隆六年版《钟祥县志》卷一和民国版《钟祥县志》卷五均载:“保堤寺,在县南十里堤上。”如今重建的简易保堤寺院坐落于汉江堤内刘桥村1组的一处树林内。

保堤寺遗存有二通巨碑。一是《保堤寺敕谕碑》。通高4.41米。其中碑首高1.02米,宽1.28米,厚0.45米。碑身高2.53米,宽1.17米,厚0.3米。碑座高0.86米,宽1.5米,厚0.66米,青石质。刻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万历皇帝朱翊钧撰书。碑首阴刻大篆书“敕谕”2字;碑文阴刻楷书13行,满行48字,记叙明万历皇帝赐给钟祥市保堤寺经书之事。碑文之书法,柳体根底,黄庭坚书法面貌,是行楷中不可多得的杰作,为碑刻书法上乘。因风化严重而部分文字已损坏,现据其碑文翻译成白话文:“特诏令赏赐保堤寺住持道汉及全寺僧众人等。自古以来,历代帝王均以儒家学说治理天下,而除儒学外,又有佛学相继并行。我年幼愚昧,继承大明天下,迄今天下和睦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为了更好发挥佛学的教化作用,我下旨建置了僧录司,专门负责掌管佛教事务。总的讲,树立了仁慈清静之风,其功德很大。神道执行教化诱化的功能,其意义深远啊!释迦牟尼藏经旧制637函,我的圣母大明肃皇太后,又继刻41函。我已恭敬地写了序文列在函前,又诏令为了遵循善道之依据,解决传布还不广的缺憾,特下旨令僧录司印制了全藏经678函,施舍各地,使海宇共享无为之福,民众一心思善,自然风和世平。所以应该记着,圣哲之贵,善与人同。古今相传,不得舍弃。善在一人,尚得和气。善在亿众,四海太平。因你等保堤有功,特赐此经函,僧众人等务必齐心礼诵,敬心护藏,使其不致有毁失。特敕护勒碑铭,故谕。大明万历三十八年四月初八日立。”从碑文可知,保堤寺是因保护汉江堤防有功而命名保堤寺,也因此才得到万历皇帝赐经藏的荣耀。

保堤寺遗址(www.xing528.com)

另一块巨碑为《敕赐保堤寺藏经碑》。碑通高4.36米。其中碑额高1米,宽1.2米,厚0.4米;碑身高2.5米,宽1.1米,厚0.3米;碑座高0.86米,宽1.28米,厚0.45米。青石质。刻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太监杜茂撰立。碑文阴刻楷书15行,满行32字,记叙保堤寺迎接万历皇帝赐授藏经之事。部分文字漫漶缺失。其文云:“敕赐保堤寺弥经一藏,至日各官、僧众沐手顶礼迎之,高耀佛日,朗揭梵天。舜河与汉水齐清,尧天共慈灯并照,教化之义无穷,时利益之万天。皇上印成六百七十八函,约计六千七百八十卷。高僧住持晨昏诵阅,尽显圣母亿万载无疆之福,俾国朝千百代有继之长。金汤永固,河清海宴。慈悲遍海宇,功德满人天。是宜勒石纪其恩云。大明万历三十八年孟夏吉旦。钦差湖广承天府等地方司礼监管文书太监杜茂撰立。”

明李维桢有《保堤庵》七绝诗云:“帝座西隅佩玉行,口含天宪位宫卿。可知举动回山海,百里金堤不日成。”又云:“颓竹搴茭揵石菑,迢迢天汉引为池。却怜漕輓河淮道,璧马浮沉未可知。”“揵石”,石柱桩。“菑”,树立;插入。“漕輓”,指水运和陆运。“漕”,水运;“輓”,陆运。第一首诗写金堤即将建成。第二首诗写筑堤过程,汉江的运输要胜过河淮水道。“璧马”,传说中神异的白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