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谷洞,位于京山县城西北4公里处的白谷洞村。笔者2015年1月16日和2月10日考察白谷洞,拓下了有关碑文。
清康熙十二年《京山县志》卷一和清康熙四十五年《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一三五载:“白谷洞,去邑西北五里,岩壑天然,两洞嵌空,内有钟乳,其天泉自顶上来,飞瀑百丈余,汇于溾河。”记两洞空灵,天泉飞瀑之状。
白谷洞
孝子潭
清光绪版《京山县志》卷一载:“白谷洞,在县西北五里,有飞泉十余丈,下汇于溾水。按白谷洞有落杯潭,相传昔有某令宴客,落杯于潭,故名。后邑人田在田者,误坠潭中,其子田兰入水救父,俱殒矣!邑人易胥川哀之,树石潭侧,以表其事,因易名为孝子潭云。洞上有寺,榜曰‘翠围庵’,为董文敏笔。洞之东,绝壁千仞,茑萝蔽空,上有摩岩三字,曰‘青茑岩’,亦文敏书,今已剥泐矣。寺左为天绘堂,阶前娑罗木、罗汉松各一,皆高七、八丈。阁内有京山教谕大冶举人柯光澍游记石刻。又国初老黎樵庄人诗集赵书石刻,石厚尺余,卧于阁外。”县志记载较为详细,清楚地告诉人们,白谷洞岩壑奇,溶洞幽,泉瀑高,洞上为“翠围庵”殿宇建筑。是一处福地洞天的佛家道场。
笔者由下而上的仔细探寻访古。最下面的孝子潭,位于凌空的峭壁奇岩之下,岩壁上有泉流飞瀑冲刷的痕迹,经年累月地冲激形成了深潭,其面积约100平方米,潭水清翠泛绿,犹似一面翡翠之镜。站在潭边,自然想到古代的田氏父子,动情地默默为之祈祷。
从孝子潭东侧的山梯之路攀行至第二平台的白谷洞东边,向东仰视,只见山势崔嵬,绝壁千仞,这就是志书上说的‘青茑岩’吧!在藤萝贴壁的岩石上见不到明人董其昌的榜书手笔。是经风化漫漶,还是藤蔓遮盖而不可见?观者不得而知。
西行走近白谷洞,实为五个钟乳石溶洞组成。东北侧为财神洞,内高2米,内宽3.5米,进深2.5米,供财神像。东侧的药师洞,内高2.5米,内宽3米,进深4米,供药师佛像。东南侧为观音洞,内宽8米,内高2.5米,进深3米。洞内原有观音石像一尊,现已风化,形体有些模糊。南侧为文殊洞,内高3米,内宽1.5米,进深4米,供文殊菩萨像。西南侧为主洞白谷洞,内高3.5米,宽4.5米,进深7米,内有大型立座式的钟乳石,传说是释迦牟尼佛祖之像,现已严重风化。洞口内左侧洞壁上刻有双钩阳文“白谷洞”3个大字,刻面高1.6米,宽0.4米。当是明代所刻。五个溶洞内的钟乳石均因风化而残损。每个洞内都有香火焚化,时有善众前来祭拜。
第三平台即白谷洞岩顶,上面的“翠围庵”当建于明代万历间,因有明人孙鸣治题庵额榜书所证。但其建筑早已无存,继之而起的是2007年1月奠基,后来建成的玉佛禅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圣母殿、财神殿和客堂等建筑。住持僧妙修。玉佛禅苑的建造,对于保护白谷洞胜迹和传承大士香火发挥了重要作用。
白谷洞东侧的路旁,立有一块完整的青石碑刻,高0.55米,宽1米,厚0.11米。碑文内容为《消灾增福良方》十八味。实言人应具备的品德修养、处事方式和善良心态。虽系古人之言,但具有现实意义。且录其首段之文:“诗曰:古人留下济生方,明白清心大补汤。世能用我诸般药,万祸消除化吉祥。良药十八味:孝顺十分,忠贞一块,恭敬全用,慈爱广施,阴骘全用,仁义广施,慎言一味,信行全用,戒淫去心,戒赌洗净,安分随用,恩惠随施,和气一团,好心一片,热肠一条,仔细一分,忍耐一个,方便不拘。”后文很长,语言生动。要知全文请阅笔者的《荆门古碑》第十二章。作者系八十二岁的潘延楫,由闲散布衣敬录。刻文无纪年,当系清代晚期碑刻。
有部分明清诗文值得品味。明代京山人李维桢春游白谷洞,写下了五首杂咏。笔者以为第四首写得贴近他自己的心灵:“欲知山近远,瀑布半空闻。洗耳消尘虑,沾襟解宿醺。高寒飞作雪,积翠漾成云。乞取峰头石,吹笙卧紫氛。”“吹笙”,喻饮酒。诗意谓,要知道山的远近,就听一听腾空飞流的瀑布之声。捧一掬飞瀑之水洗耳擦胸,既消除了尘世的烦恼,又解去了隔夜的余醉。山巅的寒气凝成了飞雪,层峦的叠翠荡成了云彩。期望到那峰顶的平台上,醉卧于佛界紫气之中。空灵避世,全是一个文人的自白。(www.xing528.com)
“白谷洞”刻文
明胡其慥有一首五古诗《过白谷洞》:“犯晓霜天路,幽人梦未醒。扣门呼君来,随秋踏山顶。老僧绳羲皇,貌古类彝鼎,引水入灶厨,扫叶办蔬茗。奇响发空山,养我肝肠静,寒光落奔泉,粘我眉发冷。含露花一岩,生风秋半岭。即此傲巢由,不须图箕颍。坐有客初游,游兴亦自猛。电目射苍岩,虚心肯取领。如兹丘壑缘,秋烛手双秉。钟寒出峰来,闲余听自省。”“羲皇”,即伏羲氏。“彝鼎”,喻古朴端庄。“巢由”,巢父和许由的并称,传为隐士。“箕颍”,箕山和颍水。许由住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后因以“箕颍”指隐居。诗中写有古朴端庄的老僧形象,可见其是翠围庵的住持。末句“钟寒出峰来,闲余听自省”,有闻钟声而去俗心的自我修炼之意。
明代京山隐逸名士胡其愹也有一首《过白谷洞》七律诗:“偃息白云避世尘,伴僧钟磬四时春。洞光仿佛留仙界,峰色分明供画因。种竹浔阳终爱节,采桑颍水总由人。穷幽侣好期皮陆,菰脆鲈肥不厌频。”“浔阳”,晋陶潜隐居之地。“颍水”,尧时许由隐居之处。“皮陆”,皮日休和陆龟年并称。“菰”,茭白菜。“鲈”,松江的鲈鱼。其意谓,敛藏退息白云间以避世俗缠身,陪伴僧人的钟磬之声使我觉得这里四季如春。洞中的佛光好像照着我留住禅宗的真谛,奇峰的色彩是专供画家独施匠心。学习那陶潜在浔阳地种竹以保亮节,效仿那许由于颍水边采桑以惠养蚕人。寻尽高雅之景的好友若是像皮日休和陆龟年一样,肯定是前生的缘分;隐居中香脆的菰菜和肥美的鲈鱼不厌其多,才使人分外高兴。
白谷洞天绘堂内,原存有《云杜白谷诗人题咏集赵书石刻》,康熙中京山人刘褱跋,竟陵王世瞻集赵文敏书。现已无存。雍正七年(1729年)邑人黎屾撰《白谷洞蓬蔂道人塔记》,已佚。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易履泰撰《白谷洞孝子潭碑铭》,已无存。
清谭鹤年《游白谷洞》五古诗:“石径纡盘郁,一线通鸟道。造化钟元气,谽谺幽壑老。桂柏藏古春,飞泉泻浩浩。峭壁千仞合,秋冬色更好。攀藤拾危级,细将幽遐讨。上颜‘翠微庵’,云是华亭草。下有落杯潭,肇锡不可考。山水藉名流,佛拭愈足宝。我来游此地,自笑衰鬓缟。老衲颇静慧,安禅除烦恼。相逢忘主宾,携手一绝倒。愧之尘埃中,从子苦不早。”诗中提供了几点信息值得关注。一是在清代此时,“翠围庵”保存完好,住持僧老衲十分静慧。二是诗人觉得“翠围庵”的“围”字不雅,想建议改为“翠微庵”。三是谭鹤年应当是清乾隆年间人,故谓此之潭仍叫“落杯潭”,田氏父子的悲剧还没发生。
清易镜清《白谷洞》七律诗:“白石嵌空绕洞生,始知山腹最虚明。年深松古云随老,地僻风喧鹤亦惊。滚滚红尘飞不到,层层素练泻弥清。山阳旧日好池馆,断碣惟留孝子名。”诗的首句交待了“白谷洞”之名的由来,即山谷中是一白石嵌空缠绕而成的洞,故名“白谷洞”。从诗的尾句可以判断,在清道光中后期,田氏父子的悲剧已发生了,故有“孝子潭”之称。
清李联珍的《重游白谷洞》七律诗,也是为田氏父子悲伤,又联想自身而流泪的诗:“苍茫云合古今留,乘兴还来续旧游。尚记从前三月雨,倏经去后十年秋。吟诗不改狂夫态,观水仍生孝子愁。我亦有亲今弃养,凭栏独自泪潸流。”
清许琪标有一首十分高雅的《白谷洞》五律诗:“幽响传虚谷,追游晓露残。无弦弹野鹤,有语问秋兰。瀑泻千崖碧,霞飞万叶丹。看花生僻径,寻向古云湾。”诗的中间两联对仗极为工整,其意境又色彩斑斓。笔者以为,此五律诗为吟白谷洞诗之冠。
这里还要专门欣赏一篇写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的《游白谷洞记》。此文为京山教谕大冶举人柯光澍撰,曾刻于石碑,但碑石已失。其文开篇先写去游白谷洞之路上的见闻:“余来京源之明年,偕邑人士为白谷游。出西门而北,陂陀隆衍,多草而无木。弥望乱石,卧者、蹲者、峙者、轩腾欲翥者类,皆皱透瘦。余初来时,见人家多垒假山,问何处分来,佥以白谷对。意其穷搜远剔,不知疲几五丁(大力士)。今睹此,无惑乎其家罗而户列也。因相与笑曰:‘使米颠(米芾)行此,直无伸腰时矣!’。接着写前行入谷口后所见之景观:“行益远,山益高,峰回路转,翠嶂陡叠有若门者,谷口也。入谷,则栗树千章,时新叶初舒生翠色,染人衣袂。过栗林,石磴平易而陡,直易而曲,坦易而凸凹。一小渠断径,度以石梁。忽闻雷声满谷,行数武,有溪自北来,溪沫而博,水石相争,殷殷然也。水胜石,则石转傲岸以折其威;石胜水,则水转喷薄而盬其脑。水之猛也,石故坦夷舒之;其安也,石又高下激之:此石之驯乎水也。石之卑也,水故洄漩下之;其峻也,水復冲突犯之:此水之狎乎石也。水石之间,得御物之道矣。”上写水石互相冲阻的各种神态。继写登顶观寺览石之情形:“别溪而南,有招提,颜曰‘翠围庵’,为董华亭书,字极瘦秀。庵前有石,高可丈余,广如之。藤蔓纠结而石无根,因非人力可致,名曰‘飞来’,想当然也。”进而下行寻胜:“由庵右折而下,石磴级级,级尽,地平如削。仰望庵若天半,右倚岩构刹,供大士。前为醴泉亭,蓋曩与石争,水曲折盘旋箐篁榛莽中,至此壑断而岩悬,翛然为玉龙几百尺,拥风雷而降也。今亭废,石磴存,松一株,木樨一本,皆数百年物。”继而写洞内奇观:“折而右,石壁峻绝,谽岈列辟,门高仞,广称是。仰观石乳纍纍,为肺、为桐叶,为悬针,为垂云,为留仙裙。洞之背,有窦可容身,或横入,或斜入,或仰入,无俯入者。”出洞后观瀑布处之险境:“瀑旁有台,石虎牙列,台与瀑布之源平,上广下锐,踞其唇下,临潭千仞,势极险,稍不慎,身立麋,以故无至其唇者。余怡然踞其上久之,侣遥为惕。境迁回思,转心悸也。”再走之岩下,睹岩壁及巨潭:“岩根微出,激瀑喷薄,雾雨漠濛。欲濯诸潭,则自台左下。山根崆峒,其如囊者,浅入为厂,深入为穴;其如橐者,短为关,长为峡。登降无露径,降者行岩上,忽颓然坠井矣,俄自岩根出,如蜂然;登者自岩根各自破壁去,未几,破块出,如蚓然。斯则天下岩谷之奇无匹者。临潭岸尚十尺,潭形如胆,水澄澄,名‘落杯’,不解何谓也。”后写仰望“青茑岩”之况:“翘首东望,有壁如削插霄汉,壁块裂如袈裟,作铜青色,是为‘青茑岩’。阻以绝壑,不可往。”末尾写入寺大醉而毕:“方流连怅望,俄雨至,踉跄归庵,席未暖,雨如注。烧炉环席轰饮,颓然大醉矣。”对照游记之文,有的胜迹已颓然无存。从此文可知,田氏父子坠潭之事,在道光二年还没有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