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云寺,又名大迹寺,位于屈家岭管理区易家岭办事处白龙太子山主峰西侧山腰。笔者2004年4月13日考察普云寺,拓下了有关碑文。
普云寺始建于宋代,时名普云禅院。明《承天府志》卷十七载:“大迹寺,宋名普云禅院,在大迹山,有大石。”清康熙八年《安陆府志》卷四也有同样的记载。
历史上普云寺分上院和下院两处。下院即禅院山门和天王殿建筑;上院为大雄宝殿、观音殿和藏经楼等建筑,位于半山腰的一处平地上,面积约500平方米。相传明代嘉靖年间,在白龙山主峰山顶悬崖绝壁的白龙洞处,鼎建了白龙观。这样使得大迹山成为释道融合的宗教圣地。
大迹山巍峨耸峙,海拔324.5米。属石灰岩地质结构,怪石突兀,古木葱茏,一步一景,风光奇特。白龙洞、白龙井、龙泉洞、乌龟石、鹰仔台、一线天等自然景观点缀其间。自下而上的神道上,以自然块石铺垫,便于香客攀行进寺礼拜祈祷。
普云寺自宋代创建后,又于元代得到了重修。清康熙十二年《京山县志》卷九载:“大迹寺,宋名普云寺禅院,在大迹山,有大石磨,款文云延祐四年,石炉云大德八年。”从而可知,普云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和延祐四年(1317年)两次进行过重修。
普云寺
在明代,普云寺香火仍十分旺盛。笔者2004年考察时,在大迹山的山坡上,发现了两座倒塌的和尚塔。一座系海众和尚塔。只存塔中部的主体柱形塔石,高1.43米。底部直径0.7米,尖顶,红色砂石质。塔石正面中部上端横列阴刻小楷书“大迹山”3字;中间竖行阴刻大楷书“普云禅寺海众之塔”1行8字;上款阴刻小楷书“卜地亥山巳向”1行6字,“亥山巳向”,谓坐西北,向东南;下款阴刻小楷书“大明天启四年春三月十七之吉旦”1行14字。塔文提供的信息是,海众和尚系明万历年间普云寺的住持僧,于天启四年(1624年)圆寂。
二是慧林和尚之塔。同样只残存塔中部的柱形主体塔石,高1米,底部直径0.8米,尖顶,红色砂石质。塔石正面中部竖行阴刻大楷书“大迹山慧林和尚之塔”1行9字;上下款文字均风化严重,字迹模糊不清。当亦属于明代之和尚塔。(www.xing528.com)
普云寺和尚塔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由众善信捐资,重修大士楼、装塑金容佛像、修筑桥梁,镌刻碑记以纪其事。
清康熙初年,永漋寺住持僧一揆禅师游历大迹山,会见了普云寺住持僧九山禅师,写下了《游大迹山赠九山禅师》七律诗:“曳杖穿云到上方,华宫隐翠白辉煌。岩花已并天花落,柏叶常侵贝叶香。清馨一声驯洞虎,晴霞几片映松堂。满前顽石头皆点,应是生公舌广长。”诗写得形象生动,颇见功力。一揆禅师又居放鹰台而留有《余居放鹰台田己飏寄诗见怀次韵》七律诗一首:“一杖飘然过古台,遥遥犹复累君怀。但知月色山中好,懒听鸿音天外悲。怪石岂随流水去,霜花易点鬓边来。逃禅屐子如稍健,莫为幽人惜缘苔。”诗中充满了禅意,又感自己两鬓如霜了。
清乾隆二十年(1681年),普云寺中的大殿两侧,又重修两座佛殿。《重修两厢碑记》云:寺有正殿而无两厢,犹衣之无袖,鸟之无翼也。于是恭请远近领袖,募化十方,檀越不辞劳瘁,忍饥忘寝。众等咸乐愿从,结为同心。鸠工庀材,两厢落成。可谓踵前事而增华焉。遂将众善名目勒之贞珉永垂不朽云。皇清乾隆二十年岁次乙亥季春月同立。
清嘉庆、光绪年间,普云寺佛殿都得到过重修。
民国期间,普云寺也有所发展,但于1939年底被侵华日军全部焚毁。据说,普云寺所遗存的一方巨大的古碑于20世纪60年代由荆州博物馆收藏。
2009年,万德法师住持普云寺。制定了重建的总体规划,修建了上寺,凿修了巨大的佛像,收集了有关普云寺的历史资料,整理了寺庙环境,使普云寺旧貌开始发生大的改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