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普庵寺,荆门古名胜-荆门古名胜

普庵寺,荆门古名胜-荆门古名胜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普庵寺,位于掇刀区团林铺镇普庵村。普庵寺立于一山头即称为龙头之上,两侧各有一大堰,堰之上方各有一泉眼,终年泉水潺潺,人们称为龙双眼。相传普庵寺鼎盛时期,有殿阁七间,规模宏敞,佛像辉煌,为荆西一大名寺。普庵寺遗址现普庵寺遗址处存有一块寺石额,高0.5米,原宽1.7米,现残宽1.05米,青石质。普庵寺属临济宗。1952年,普庵学校更名为赵庙小学,现为普庵寺小学。

普庵寺,荆门古名胜-荆门古名胜

普庵寺,位于掇刀区团林铺镇普庵村。笔者2005年4月18日考察普庵寺,拓下了有关碑文

四岭山,即撒石岭处。自古群山迤逦,形势峻峭。普庵寺立于一山头即称为龙头之上,两侧各有一大堰,堰之上方各有一泉眼,终年泉水潺潺,人们称为龙双眼。寺前门牌右侧立有一通高2米,宽0.9米的建寺大碑,碑上镌刻着普庵寺开山之师和众姓捐资情况。此碑于1992年8月毁失。相传普庵寺鼎盛时期,有殿阁七间,规模宏敞,佛像辉煌,为荆西一大名寺。

普庵寺始建于何时?现存两种说法。一是元代说。明代版《荆门州志》卷六载:“普庵寺,至大元年慈云禅师开基,洪武年间,朗然、普照二人重建。诸里村。”二是宋代说,现存之刻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龙泉山号普庵寺者》碑文记载为“建始于宋”。现均从宋代说。

普庵寺遗址

现普庵寺遗址处存有一块寺石额,高0.5米,原宽1.7米,现残宽1.05米,青石质。额面横列阳刻大楷书“普庵”2字,每字高0.4米,宽0.3米。“寺”字缺失。此寺额之石当刻于道光二十九年。

遗址上所保存的《龙泉山号普庵寺者》碑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且文章写得有声有色。碑文开篇记述普庵寺的历史:“州城南距六十里有龙泉山号普庵寺者,乃古刹也。建始于宋,历元明至本朝百千余年间,每遭风雨浸蚀颓朽。复于废而复兴,莫不赖众善成之。昔之断碣残碑,斑斑可考。岂后之视今不犹今之视昔耶!”下文接着写殿宇倾倒之状和兴工重修之事:“兹当观音大士殿户壁倾圮,影塑飘零。祖师、文昌圣像殿及两廊倒塌已非一日,诚不可不修也。幸有住持僧觉因洗濯尘嚣,皈依戒坛,伏愿募化,佈施一时,建议重修者,十方欣然相与,解囊倾囊,共勷盛事。僧乃抡材庀工,大兴土木,庶几成目前之巨观,遂往日之宏敞。其功程浩大,较从前诸檀那有其过之无不及焉。”后文继而恭为颂曰:“君不见寺后之岚光兮,山叠叠;寺前之潭影兮,泉潺潺。君不见寺左之游龙兮,松冉冉;寺右之瀠洄兮,水滺滺。又况罗金山可赏其翥轩,撒石岭更增其磊落。何在非胜概有如此丛林?登其阁,无车马喧,与尘世隔。一望空青,四围寒碧。天王、大士殿阁崇新,画栋雕簷,廊庑更旧迥。忆数年前,草荒香厨;请看今时间,山开银地。神像光炯,不愁风射神灯;佛座森严,何至月侵佛面。住持觉因选佛场,阅心经,坯钵无忧,盛雨破衲,那怕口云榻串榻兮,幽复幽;三间两间兮,乐复乐。纵云良缘普结,群然以福为田。似此灵感随应瑞。由尔心种果,从兹珠宫璀灿,永保香林之郁苍。抑且琳宇辉煌,盖壮皇图之巩固。”此赞词主要形容重修前后的美好变化。此文系增广生员李光熙撰,由李熙贵、裴惠田书丹。普庵寺属临济宗。住持僧觉因系临济正宗四十一世。此碑刻于道光二十九年仲秋月上浣。(www.xing528.com)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祖居普庵寺东撒石岭脚下龙泉山庄的武举李太慧率妻携子从武汉归来,于普庵寺创办了私立学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抗战胜利,普庵寺为杨溪乡中心国民学校,校长刘五垓,主任李兆奎,学校设大小两个教学班、学生40余人。

1952年,普庵学校更名为赵庙小学,现为普庵寺小学。

有关碑刻嵌于碑墙上,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