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寺,位于钟祥市东桥镇团山村林场木马岭分场缭崛山北麓。笔者2011年9月4日考察弥陀寺,拓下了有关碑文。
弥陀寺始建于唐。背倚缭崛山,深藏密林中,确有深山藏古寺之境界。现存之寺庙,面阔10米,进深20米,后有一座小院,立有古碑数通。其寺香火旺盛,有当地几位居士轮流值班守护,接待各路礼佛的香客。
弥陀寺千有余年,号为古刹,殿宇完备。寺前排列古柏五株,后有杂木掩映环抱,山水幽静僻。内有众姓香火田九十三亩五分,足膳众僧,成为郢东一大盛境。清乾隆五年(1740年),有卑劣之僧宗恺,不守寺庙清规,擅自毁坏古柏一株,并将寺属山场田产典卖砍伐殆尽。引起了当地乡民们的愤慨,联名仗义上控,承蒙僧纲司宗邦申报钟祥县知县高世荣,转饬县捕廉娄南勘验落实,以资查办。宗恺闻讯,畏罪潜逃。县正堂下令批示,凡该寺所有田园山场,尽收归寺,责成宗懋辅佐住持宗熹永守香火。如果宗恺私归,允许宗懋、宗熹同士民保甲等立即擒拿赴县,以凭大法惩处,决不姑宽。于是全乡士民热忱歌颂,人神沾恩,遵示执行事竣。并勒石垂戒来世。虽说无功德可名,也待后人见此碑文,知不得擅自毁伐。碑文刻有住持宗熹名,生员曹开宪、张心良,国学施啟禄、马全吉等114人姓名。此碑具有保护森林的史料价值。碑高1.7米,宽0.67米,厚0.13米,刻于乾隆五年十二月。完好地立于寺后院内。
弥陀寺
劣僧宗恺擅伐古柏,盗典寺田数十亩的恶果影响还远没结束。据刻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的《永垂不朽》碑载:“从来梵刹有嗣则住持衣食有资,而香火始不致有圮毁之虑。此前朝建寺,即给以田之至意也。如我弥陀寺中有香火田九十三亩五分,自开山以来千百余年,寺僧世守未尝尺土变易。只缘乾隆初有僧宗恺不守清规,擅伐古柏,盗典寺田数十亩。蒙县主高公断田归寺,又蒙丁公(丁翊焘知县)给示谆永不许典卖,乃淹延十余年,竟未赎归。后蒙郭公(郭家英知县)堂谕谢美方、谢异方、魏越万等辅佐宗鉴、宗钺借钱赎取五十四亩,幸佛祖阴相屡降大有(丰收),所收稞石零星还偿,迄今田尽归原,诚恐世远年湮不鉴覆辙,擅动寺田,亦未可定。故勒之石,俾四邻之强暴贪谋者不得侵越觊觎,而寺僧庶世世守之以垂不朽云。”寺田归原,竟前后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实在不易。此时的住持僧为宗椿、宗桂。(www.xing528.com)
道光十八年十二月,有善士艾振贤等150人踊跃捐资重修寺庙,并刻碑以纪其事。此时的寺中住持为宗榆。
弥陀寺管理的特色是保护森林,守护田产,并得到知县的重视和支持而依法示禁。
永垂不朽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