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源寺,位于京山县永兴镇京源村1组京源山南麓东侧。笔者2009年12月5日考察京源寺。
京源山,是京山县冠名之山。隋大业初,改角陵县置京山县,其县名正以此山名之。《太平寰宇记》卷一四四“京山县”:“因界内京山为名。”
宋《舆地纪胜》卷八十四“景物下”载:“京源山,在京山县东十里。僧寺后山窟下旧有石刻,以‘崖枯草茎瘦,水清鱼影寒’为韵,律诗十首。今半为野火所败。”可见,寺后石刻在宋代已毁一半。明嘉靖元年《湖广图经志书》卷十载:“京源山,在县东一十里,山窟下旧有石刻律诗十首,以‘崖枯草茎瘦,水清鱼影寒’为韵。今为野火所毁。”明《承天府志》卷十九载:“京源山,有石碑刻古诗十首,以‘崖枯草茎瘦,水清鱼影寒’为韵。今为野火所毁。”看来,寺后石刻在明代已然全毁。清康熙十二年《京山县志》卷一载:“京源山,隋改角陵曰京山,义取此。去县十五里。其上故有寺,寺旁石窟下有石刻近体诗十首,以‘岩枯草茎瘦,水清鱼影寒’为韵。今寺废,刻也无存。明嘉靖初,山下犹有塔,皆寺之故物也。”清光绪版《京山县志》卷一也有同样的记载。
相传京源寺始建于唐初贞观年间(627—649年)。初唐,“苦吟诗人”孟郊曾投宿京源寺,写有《京山道中》一诗。《全唐诗》卷三七七载诗题为《京山行》。诗云:“众虻聚病马,流血不得行。后路起夜色,前山闻虎行。此时游子心,百尺风中旌。”“虻”,虫名。生活于草丛中,常吮吸人畜之血液。“后路”,已走过的身后之路。“风中旌”,在风中抖动的旗帜,比喻心神不安。诗人骑马赶路,因虻虫的吸吮,使病马不能继续前行。此时天色已晚,前面山上已可听到虎啸之声。诗人此时如空中风抖的旗帜一样,心神极度不安。一经盘算,只好到京源寺中去投宿了。诗写得非常直白,但真切形象。(www.xing528.com)
明御史京山人郑友元撰有《京源山石刻记》云:“往见载记,余邑东数里京源山寺后岩中石刻诗,以‘岩枯草茎瘦,水清鱼影寒’为韵。余爱其语,欲复碑之置山巅泉洞中,博千年后牧儿一惊。乃令山阴王季重书之。季重曰:‘当是孟东野(孟郊字东野)逸诗。’余戏曰:‘贵乡人山水眼大,此中何足费贤者车糇(干粮)乎?’蓋以东野亦武康人,其行迹或未至余邑也。后阅东野诗,有《京山行》一首:‘众虻聚病马,流血不能行。后路起夜色,前山闻虎行。此时游子心,百尺风中旌。’乃知东野尝自关中出之竟陵谒庐虔,路出余邑而作耳。”笔者因看到这则记载,考察中在寺遗址后之山岩中仔细寻找石刻的痕迹,但不见一点蛛丝马迹。
清代诗人邑人易本烺《京源寺晚饮王屈二生家》诗:“言指京源路,秋风落帽斜。金牛泉绕带,白马寺临花。屈子骚情远,王郎酒兴赊。儿童齐拍手,客醉翰林家。”诗写自己于重九之日饮醉于京源寺旁的屈、王二生家。“落帽”,出自《晋书·孟嘉传》中孟嘉重九登高落帽的典故。“金牛泉”,其地西之山洼中有两股泉眼,酷似牛鼻,故名金牛泉。易本烺所见到的金牛泉如今已不知其详。笔者登山时经过南麓西洼地,见有一口堰塘,8米见方,水清澈明亮如镜。难道此堰就是传说中的金牛泉吗?“翰林家”,作者在句下自注:“王生为朴园太史裔孙,其门首有父子翰林额。”从易本烺此诗可知,清道光、咸丰年间京源寺还保存于世。毁寺之事,当发生于同治初年的战乱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