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寺,位于东宝区仙居乡仙居山。笔者1995年10月6日和2005年3月4日考察仙居寺,拓下了有关碑文。
宋《舆地纪胜》卷十八“景物下”载:“仙居寺,在仙居山,五代属乐乡山,今长林县北一百二十里。其寺横跨石壁间,而流泉出其下,若神仙所造,故得名。《图经》有《仙居山图》。”此史料记载了仙居寺的山势特点。
明《承天府志》卷十七载:“仙居寺,在州北一百二十里仙居山上,世传唐灵济禅师至此驻锡,后人建寺跨石壁间,而泉流于下,若神仙所造,故名。”此史料点明了仙居寺为唐灵济禅师驻锡之地。
明代版《荆门州志》卷六载:“仙居寺,至正时,智者祖师开山,唐灵济祖师至此驻锡。后人建寺横跨石壁间,而泉流于下,若仙所造。其山有洞,有古柏倒悬数围。洪武五年,僧南蒲重建,居士赵楫添造古佛一尊。”此史料记载了智者祖师开山,唐灵济祖师驻锡。但智者祖师不是元代至正人,而是隋代人。
仙居山又名灵峰山。明代版《荆门州志》卷九中载有一篇明成化十年(1474年)未署作者姓名的《灵峰山仙居寺遗记》,以下简称《遗记》。其文开篇先描述仙居寺的方位地理形势和仙居寺开山的传说:“灵峰山仙居寺在州治之西北。州之三面皆平夷,独西北多山,巍然高大者以数百,灵峰山尤最高者。上有石崖洞室,仅容一人坐席,传云唐禅师智者面壁处。自崖而上数十丈许,长广坦夷百步许,传云智者开山道场,即寺也。堂殿焕然,为今住持智就与师叔了果重建也。此下又数丈,有泉涓涓出石窦间,冬夏不竭,清澈香冽。陆羽谓‘泉在山者上,信夫有龙神司之。’传云自昔州民旱则祷雨于此多应。自此而下约十里然后至平地。信乎此山最高者也。”所描山形,高耸险峻,崖洞奇特,泉流不竭。确为神仙所居之境。传说中的智者祖师不是唐代人,而是隋朝人。
综合上述史料记载,可以初步确认,相传仙居寺为隋智者禅师开山,唐灵济祖师驻锡于此。灵济祖师即唐善信,南昌张氏子,马祖道一弟子。宝历二年住随州大洪山,大和年间朝廷赐其法号“慈忍大师”,后又赐寺名号为“灵济禅院”。故人称其为灵济祖师。当是居大洪山时至仙居寺驻锡。
仙居寺遗址
《遗记》之文继续追记了果等重新开发仙居寺遗址的具体情节:“成化十年(1747年)春,予以循行阡陌停骖于寺问之,僧讳智就,号别传,系出江右(江西)。自幼削发入僧籍,习禅教;与其师叔了果、师南浦三人錬性,颇开悟;云游方外,欲印证于有道者。洪熙元年(1425年)春,道经襄郡明教禅寺,了果于静定中见一神人盛衣冠拜云:‘灵峰山仙居寺龙神请师住锡。’异日访之,偶遇一客云能识,遂与偕行。至山下,遥指而示云:‘此正是矣。’了果乃借刀斧于居民,皆云虎狼巢穴,非人所宜往。僧独不为虑,剪荆棘,伐竹木,直至废寺,所得古碑,智者道场;复得龙神木刻卧于泉窦,所因其旧而加饰之,今祠上俨然者是也。了果斧木为蓬,架以松枝,跏跌而坐者累日。众疑为狼虎所噬矣,而僧独晏然,后知其无恙也。信是如神,斋粮负供者接踵而来。适岁旱,而民乃祷于龙神,果沾足,获有秋,民益信事之。门廊、殿堂,渐次草创,居民愿兴土木为大备之制。了果曰:‘吾不忍劳诸檀越费施财力也,寺兴自有日,非汝辈忧。’宣德九年(1434年),师南浦以戒行清洁名闻于朝,取任僧录司右善世兼广善戒坛圆授宗师,智就侍行时,赐赍甚厚。正统八年(1443年),南浦呈祠部(礼部中的祠祭司)札,委了果住持本寺,兼以白金五百锭委智就同札赍付了果,嘱令大备寺制。了果曰:‘时至矣!’于是与智就尽拆去旧寺,鼎新改作,殿庑、斋堂、方丈、僧室、香积厨、龙神祠凡十八间,金仙圣像、罗汉、伽蓝、龙神凡一千六百五十尊位。其费不下千百金。一出于了果、智就与其师南浦三僧,未尝化财力,劳州民也。了果、南浦俱于寂矣,独智就尚存。”从上述之文可知,正统八年重建仙居寺,得力于南浦呈请礼部祠祭司,得到所拨五百锭银元,还得力于南浦、了果、智就三人所得朝廷赠予之资。否则,如此大的建筑重任是难以完成的。
仙居寺遗址
仙居寺遗址
《遗记》之文紧接着记叙作者自己与智就的儒释对话:“予问其瑜珈云何?对曰:‘不知。’予曰:‘和尚所习者何?’曰‘禅教。不贪,不嗔,不痴。’予曰:‘和尚能此三者乎?’对曰:‘以衣钵尽饰尊严,不留毫铢,成此段大因果,不乞化主财,何有于贪?若非忍辱,不能了此因缘;若非忍辱,不能住此寺众,何有于嗔?但主院未了,被痴所缚。’余爱其言朴。而直循间,见石土砻石,问其所欲用之?因曰:‘欲刻其始造岁月以遗后人。小僧亦将退食东堂,解去痴缚也。’视其色,若欲得予记而不敢言。予曰:‘浮屠之教,本性炼性而已。成佛,则吾不知。盖非苦节清修者不能。后世其徒益从,遂各张大其说。以神其教,故设为天堂受诸快乐,地狱受诸苦恼,其初意亦本以恐惧愚顽,使背恶而向善也。不知所陷于怪诞不经,故吾儒訾之为异端。若智者,不私己有,不乞民财,彼教谓之不贪,非近吾儒重义而不重利欤?’包含容众,不与物忤,彼教谓之不嗔,非近吾儒犯而不校欤?退食东堂,解缚练性,彼教谓之去痴,非近吾儒明哲保身欤?寺有水田三处,力耕作,足以给众;陆地四处,产木棉,足以御寒。与不耕而食,不蚕而衣,耗吾民者异。”文章最后,作者还是将所作之记给予了智就并以勉励:“韩子所谓‘墨名而儒行,问之名非,校其行则是。’智就,韩子之所与。予安得而则不与之乎?时智就命其徒善学、善喜在傍錄余言,示予润色之,而为记。凡了果所以兴寺之由,智就所以继述之详,莫不具备。其徒、其孙之司其教者,能务本,衣食自足有余;能葺修,香火自然不乏。尚期勉之哉。”这篇1142字的文章,虽然未知作者为何人,但其史料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清吴浚《仙居寺碑记》云,明末烽燧叠惊,乌合之徒盘踞山岭,仙居变为草泽,佛寺毁见壁垒。住持僧月辉发愤重修,经营数年,使殿宇廊庑次第就理,慈容妙相,金碧辉煌,仙居寺复为大观。其时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农历五月。(www.xing528.com)
后来仙居寺又渐倾圮。乾隆八年(1743年),舒成龙任荆门知州,他得知仙居寺的衰败状况后,立即委派代理仙居巡检司巡检张九松重修殿宇,新建方亭,使古寺焕然一新,并清查寺田,登记造册,致使香火日盛。他在《仙居寺图说》中写道:“州西北一百二十里,在仙居山上,高踞山岭,多飞岩峭壁。唐灵济禅师驻锡处。宋重修,极壮丽。旁有西和观、白虎岩、香炉山、白河坡、龙王洞诸景。峦嶂层叠,林木拱卫,诚胜地也。元至正间,知戒和尚开山说法。明末寇氛充斥,居民万人避此,贼不能犯。中一洞极宽,深可容五六百人,内石痕结罗汉像,因以名。洞上石壁有观音洞,可容二百余人。陡堑危峻,悬铁绠攀援而上。寺前岩下有穴如屋,内塑龙王像,因名龙王洞。洞侧有泉清冽而甘,名灵泉。筑方石池以承其流,由池而下历三级,始奔赴涧中,灌田甚溥。岩上有石壁泉一道,泉水从山腰喷出,涛涌莲花,作琮琤声,所谓仙居瀑布也。国初建寺,年久渐圮。州牧舒成龙委署(代理)巡检张九松重修,复添建方亭,古制顿复。复为清查寺田,存籍于官,以垂久远,香火日盛矣。旧有吴浚《仙居寺碑记》,见《文苑志》。”
根据舒成龙的记载,笔者1995年10月6日到仙居寺实地进行考察。只见仙居寺山坐西北向东南,经发旺村村民的指点,我们翻山爬坡到了仙居寺遗址处。原是半山腰一处较为平缓的坡地,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约60-80米。东南侧下临险峻的深沟,西北侧为仙居寺山壁。站在平台上纵目环视,山壁高约50米,壁间大小洞眼密密麻麻,峭壁不可攀。古仙居寺因山形地势和岩洞层次构成为一层靠岩落地,两层依岩悬空的特殊寺庙形制,似与山西恒山的悬空寺相仿佛。第一层院落从墙脚遗址看,南北进深约100米,东西宽约60米,坐北向南,山门开在南头,与上山的神道相通。底层寺院内的结构因无迹可循已无从知晓。从第一层西侧山壁的石阶向上攀行15米左右,就进入第二层佛阁了。第二层佛阁为依岩洞悬空式的构造,石壁上现还遗存有不少的石柱眼和搁檩口。此阁南北长约80米,高6~8米,东西宽6米。洞壁中山石嶙峋,钟乳石倒垂,洞眼密布,千奇百怪。其北头立一钟乳石佛像,高3米,宽1.5米,厚1米,坐西北向东南。造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佛前神台上香烟袅袅,神秘莫测。中部靠壁处有一佛龛,宽1.5米,高1米,现已残毁不堪,原来供奉何佛不得而知。从第二层的山壁小路向北步行约80米远处,山壁上凿有登山踏脚的阶梯十余级。听说原来上山踏步的阶梯旁上下悬挂一条铁链,人称天梯神链。贴壁踏眼向上攀行约12米就到达第三层佛阁。此处当为志书上说的观音洞,系智者禅师面壁,灵济祖师坐禅之宝地。当时笔者没能上去,后来约伴由李年薪同志上去探寻了实况。此岩洞壁南北长约40米,高4米,东西宽4米左右。现在洞内遗存雕有莲花纹的石柱、磨子型的石础及砖瓦残片。听村民说此洞中有碑刻,仔细搜寻以遗憾而终。上观音洞的山壁上铁链摩擦的痕迹似乎隐约可见,这当是舒成龙所记的“悬铁绠攀援”之处吧!这就是笔者所见到的仙居寺遗址。听曾于1959年至1960年在仙居山负责开采磺矿11个月的熊安铁老先生介绍,仙居寺毁于1958年,1959年遗址处只存一根助攀山洞的铁链。当时在仙居寺遗址山坡平地上修建了不少土磺炉。可惜仙居寺被一拆而光不见原貌了。
2008年12月17日,笔者考察舒成龙所记的“香炉山”。此山位于仙居发旺村、栗溪裴山村和折旗村的交界处,海拔515米。山顶上有一座建于明末的香炉山寨,椭圆形状,寨墙周长400米,墙高3米,开设东、西2座寨门。从适当的角度观看,此山状如一座神秘高大的香炉。传说这座香炉是唐灵济祖师从随州大洪山寺前来驻锡仙居寺时点化而成的。香炉立于仙居寺的东南方,每当灵济祖师修炼时,香炉中便有檀香焚烧,烟雾缭绕仙居寺周围,十里远的地方也能闻到清幽的香味。于是,香炉山与仙居寺名播荆楚大地。
仙居寺顶层观音洞
笔者2009年7月22日,专程考察舒成龙所记的“龙王洞”。此洞为三层溶洞的遗壁,笔者名之为龙王寨,因洞中有三道块石叠砌的寨墙,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威武奇壮。山脚之地,是硫铁矿废砂石铺填成的一大片平地,仰望山势,巍峨壮观,北面山之腰部,禇色石壁祼露于外,山岩内凹的形状,酷似张开的龙口,上腭之崖,突出外伸,龙口下唇崖石,为绿树所掩盖,给人以万分神秘之感。上寨山壁西角有龙王泉,以前泉水长年不干。后来由于硫铁矿石的开采,地下水脉中断而逐渐干涸了。中寨大厅中立有一柱型岩石,高1.2米,宽0.9米,厚0.5米。似龙之舌伸,含液润津。在柱石正面有文字刻痕,拓片后,显出字迹:“龙王寨,嘉庆七年□月至十年三月。”从而可知,这座三层叠构的龙王寨历经4年时间才正式建成,乃为当地乡民们避乱防身之处。“龙王洞寨”和“香炉山寨”之文载于笔者的《荆门古寨》专集中。
三座和尚塔铭和一座和尚墓碑记载了仙居寺的4位高僧的生平,是重要的文物资料。仙居寺临济宗第三十九世照镒和尚住持仙居寺,大振宗风,享年68岁跨鹤西归。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建塔通高7米,立于东山南侧坡。仙居寺大师通檖隰圆寂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建塔通高4.5米,立于东山之南杨氏房屋西侧。临济宗第四十世先师恒亮堂住持仙居寺功德卓著,圆寂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建塔通高7.2米,立于东山南麓。先师化南圻住持仙居寺,勤敏谨密,持戒定惠之德本,大振仙居寺宗风。圆寂后,咸丰五年四月上浣葬于东山东坡。这四位大师均为仙居寺的振兴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民国时期,因年久失修,仙居寺严重荒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仙居寺已破败不堪。1956年荆州地区派人在仙居山顶坪上开采磺矿。1958年,荆门县派人在仙居山腰开采磺矿,在寺遗址处修建了土磺炉。随着硫铁矿的开采,仙居山底下的地下水系改道,寺周的植被和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仙居寺遗址建筑早已毁坏殆尽,历代名寺已是名存而实无了。
吟咏仙居寺的诗作值得一读。明范勉《游仙居寺》:“我爱仙居寺,心忘我亦禅。茶炉翻蟹眼,香鼎喷龙涎。佛座云铺地,斋厨竹引泉。洞天三十六,此地最为先。”中间两联以“茶炉、斋厨”概写寺之面貌,尾联则称赞仙居寺之“洞天”最多。明汝惟贤《游仙居寺》:“崆峒石窦树槎丫,转壑泉流碧玉斜。山寺翚飞近霄汉,数声钟鼓落岩花。”此诗实写仙居寺“洞、泉、悬空殿宇”之特色,形象生动而贴切。明曾省吾《题仙居》:“五峰如削自开天,四驾龙车太自来。汉上当平兴帝业,洞中此日聚仙财。楼台斜倚风云壮,崖壑空生虎豹哀。天女似闻今说法,夜深花雨落崔嵬。”诗中把仙居寺的“峰、洞、楼、壑”之状态和气势形象生动地展现于读者面前,意境壮美。明戴相尧《游仙居诸胜》:“淡台春山笑紫霞,数溪争授一溪斜。响云自散晴岩瀑,香雨红飞二月花。剑冷芙蓉开片片,溪成桃李覆家家。醉来不记当年路,仿佛歌传萼绿华。”其诗把仙居寺的诸胜收入其中,使意境有声有色,连诗人的醉态也描入画中。明姚铏《游仙居寺》:“昔负禅林约,扪萝此共跻。飞泉吹法雨,老树散菩提。峰古僧依静,岩悬云自栖。曾闻卓锡后,灵响胜曹溪。”诗中句句不离禅,又不显重复。诗之技法颇为高明。清阮大宗《仙居寺》:“千峰万仞出云间,别有清闲别有天。行共山僧谈妙谛,坐酣溪石漱流泉。林光疏密堪图书,梵音虚微澹俗缘。此即庐山名胜地,采真何必武陵边。”中间两联对仗工整,意境又多彩多姿。实为一幅《山寺参禅图》。清彭玉章《仙居寺》:“山径穿云入,幽然古洞天。松涛奔绝壑,石壁泻流泉。苍霭千峰合,清晖一磬圆。寻僧参至理,爽籁摒尘缘。”首联写入寺所见:径入云,古洞幽。颔联写松涛和流泉的动景。颈联将“千峰”和“一磬”对仗而写。尾联则写僧人“参至理,摒尘缘”。逐层深入,由景到人,写法精到。
仙居寺陶构件铭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