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寺,位于京山县宋河镇芭蕉寺村3组芭蕉山南麓。笔者2004年5月19日考察芭蕉寺,拓下了有关碑文。
芭蕉寺,当创建于隋,到唐朝已久负盛名了。已知的唐代芭蕉寺僧是郢州芭蕉禅师。郢州人。潭州石霜山庆诸禅师法嗣。宋《景德传灯录》卷十六、《五灯会元》卷六和清《五灯全书》卷十一载:“郢州芭蕉禅师。僧问:‘从上宗乘如何举唱?’师曰:‘已被冷眼人觑破了。’问:‘不落诸缘,请师直指。’师曰:‘有问有答。’问:‘如何是和尚为人一句?’师曰:‘只恐阇梨不问。’问:‘如何是向去底人?’师曰:‘董家稚子声声哭。’曰:‘如何是却来底人?’师曰:‘枯木骊龙露爪牙。’”
芭蕉寺遗址
说到芭蕉寺的唐僧,一定得提到“新罗王子。”最早记载新罗僧的当是宋王象之刊行于宋宝庆三年(1227年)的《舆地纪胜》。其书卷八十四“景物下”载:“新罗泉,在京山县北十里芭蕉寺,旧云新罗僧修行此。一日白众欲归,神告之勿去。僧曰:‘吾思乡中水矣。’神指其地,即有泉出。僧尝之,与乡味等。”这段史料的价值有二。一是宋代芭蕉寺名没有变。后来明清有关史料上所说的“宋名圆寂禅院”之话是不属实的。所谓“圆寂”,当是指新罗僧的圆寂,而误传为寺名了。二是此处记载的“神指其地,即有泉出”,为“指地出泉”之典源。明《承天府志·仙释》载:“宋新罗僧居京山新罗泉,一日语众欲归,忽一人止之,僧言思故乡水耳。其人指地,泉即涌出,味同故乡。僧又言思故乡鱼,其人复指水得鱼,鱼皆纤细,色斑目赤。僧遂留,卒得禅旨。其泉可以溉田,民多便之。”这当是“指水得鱼”的典源了。《承天府志》此处之误是把新罗僧定为宋人了。
新罗太子死后的葬地为芭蕉寺旁的山坡。清康熙八年《安陆府志》、康熙版和光绪版《京山县志》均有“新罗太子墓在县东北七十里,居芭蕉寺,卒葬此”的记载。
五代时期,为芭蕉寺的鼎盛时期,寺僧众多,声望颇高。代表人物为新罗国人慧清禅师。慧清系五代后梁(907—923年)人,从袁州仰山南塔光涌受法。住郢州芭蕉寺。宋《景德传灯录》卷十二、《联灯会要》卷十一和《五灯会元》卷九载:“郢州芭蕉山慧清禅师。新罗国人也。上堂,拈拄杖示众曰:‘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却你拄杖子。’靠拄杖下坐。僧问:‘如何是芭蕉水?’师曰:‘冬温夏凉。’问:‘如何是吹毛剑?’师曰:‘前进三步。’曰:‘用者如何?’师曰:‘退后三步。’问:‘如何是和尚为人一句?’师曰:‘只恐阇梨不问。’问:‘不语有问时如何?’师曰:‘未出三门千里程。’”慧清禅师的弟子很多。
郢州芭蕉山遇禅师。五代后唐(923—936年)人,芭蕉慧清禅师弟子,住郢州芭蕉寺。宋《天圣广灯录》卷二十五和《五灯会元》卷九载:“郢州芭蕉山第二代遇禅师。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是星皆拱北,无水朝东。’曰:‘争奈学人未会何?’师曰:‘逢人但恁么举。’曰:‘如何是芭蕉境。’师曰:‘山松郁郁,润水潺潺。’进云:‘如何是境中人?’师云:‘此去镇县不遥,阇梨莫造次。’”
佛日增辉石碑
郢州芭蕉山圆禅师。五代后唐(923—936年)人,芭蕉山慧清之徒。住郢州芭蕉寺。宋《天圣广灯录》卷二十五和《五灯会元》卷九载:“郢州芭蕉山第三代圆禅师。僧问:‘如何是和尚接人一句?’师云:‘要头截取去。’进云:‘和尚岂无方便?’师云:‘心不负人,面无惭色。’问:‘如何是芭蕉境?’师云:‘石人峰在主山前。’进云:‘如何是境中人?’师云:‘了髻山童少礼仪。’”
郢州芭蕉继彻禅师。当系五代后唐(923—936年)人,芭蕉慧清禅师法嗣,住芭蕉寺。宋《五灯会元》卷九载:“郢州芭蕉山继彻禅师。初参风穴,穴问:‘如何是正法眼?’师曰:‘泥弹子。’穴异之。次谒先芭蕉,蕉上堂举。仰山道:‘两口一无舌,此是吾宗旨。’师豁然有省。住后,僧问:‘如何是林溪境?’师曰:‘有山有水。’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三门前,佛殿后。’问:‘如何是深深处?’师曰:‘石人开石户,石锁两头摇。’师有偈曰:‘芭蕉的旨,不挂唇齿。木童唱和,石人侧耳。’”
郢州芭蕉山闲禅师。五代后唐(923—936年)人,芭蕉山慧清禅师之徒,常住芭蕉寺。宋《天圣广灯录》卷二十五、《五灯会元》卷九和清《五灯全书》卷十七载:“郢州芭蕉山闲禅师。僧问:‘十语九不中时如何?’师曰:‘闭门屋里坐,抱头哭苍天。’问:‘灵山会上,迦叶亲闻。未审和尚一会,什么人得闻?’师云:‘风吹即草动,雨下路还泥。’”(www.xing528.com)
郢州芭蕉令遵禅师。五代后晋(936—946年)人,芭蕉山慧清禅师之徒。住芭蕉寺。宋《天圣广灯录》卷二十五和《五灯会元》卷九载:“郢州芭蕉山令尊禅师。僧:‘直得无下口处时何?’师曰:‘便须进一步。’曰:‘向甚么处下脚?’师曰:‘东山西岭下。’”
郢州芭蕉山弘义禅师。五代后晋(936—946年)人。云门文偃弟子。住郢州芭蕉山。宋《天圣广灯录》卷二十、《五灯会元》卷十五和清《五灯全书》卷三十二载:“郢州芭蕉山弘义禅师。僧问:‘如何是佛?’师云:‘山青水绿。’问:‘如何是色心不二?’师云:‘来言深辨。’问:‘学人非时上来,乞师一接。’师云:‘汝是甚处人?’曰:‘河北人。’师曰:‘不易过黄河。’”
芭蕉和尚。五代时人,当为后晋(936—946年)僧,郢州人。参吉州青林师虔得法,属青原下第六世。宋《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灯会元》卷十二和清《五灯全书》卷二十八载:“郢州芭蕉和尚。问:‘十二时中如何用心?’师曰:‘拢总一木盆。’问:‘如何是道?’师云:‘或横三,或竖五。’曰:‘如何是道中人?’师曰:‘罢举云中信,半夜太阳辉。’”
因史料缺乏,芭蕉寺在宋、元、明时期的状况不得而知。从《全宋诗》卷一四四零中所载韩驹的《送深老住芭蕉寺》五言诗,可以想像其寺的外景。诗云:“中岁厌凡子,结交惟道人。况此丧乱中,益信空门真。老深龙岫来,意恐非常鳞。与语果英特,掣电翻机轮。岩头路久绝,赖尔拈提新。莫言兹山小,是间无一尘。生逢世道难,无地置此身。何当架茅竹,永托芭蕉邻。”诗人在丧乱中越发相信空门,大赞老深的英特机灵。进寺的山路好久没有人走了,靠你来踏出新迹。芭蕉山虽然很小,但其间没有世尘的喧染,在这艰难的世道中,很想搭一个竹棚住下隐居,永远与芭蕉寺为邻。曾任秘书少监,中书舍人,知应天、黄州、江州的官员也有这种厌世求隐的想法。其人《宋史》有传。
明代京山名人王格的《宿芭蕉寺》七律诗云:“大富南去宿沃洲,空蒙岚气隐高丘。僧贫犹守明心教,溪浅徒闻比目游。沙岛月斜孤鹤下,石门雨歇淡烟浮。浃旬奔走甘跌坐,杉影蕉声傍席幽。”从诗中可见芭蕉寺“寺隐高丘,僧守明教,徒闻比目”的情形。关于“比目鱼”,古代旧说此鱼一目,须两两相并始能游行。故古代常用以比喻形影不离的情侣或朋友。
芭蕉寺遗存一块重要的碑刻,高1.5米,宽0.7米,厚0.13米,青石质。刻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碑文系两面刻。正面刻《中兴芭蕉寺碑记》,王化成撰书。阴刻楷书10行,满行52字,记叙中兴芭蕉寺情况。碑文先记寺之历史:“自京邑而北,水潺湲而清,山窈窕而灵,乃迢递五十余里而芭蕉寺出焉。原暹(应为新)罗和尚奉唐太宗敕,住锡于兹,捣杖出泉,曰‘暹(应为新)罗泉’。劈鱼养母,成比目鱼。载在县志朗如也。继历宋、元、明三朝,兵火抢攘,院田几尽。”而知经历宋、元、明后,芭蕉寺院落荒废,福田失尽。下文接着记述清雍正四年(1726年)后置买福田,造修殿宇的情形:“迨大清顺治十八年敕赐平阳弘觉忞国师法子,节岩拈香拜祖,草舍成坛,法付虎丘海云和尚,以懒传身,以空传后,高卧于深林虎豹中,星霜盖二十七矣。天道有废必有兴,佛法无幽不显。至雍正丙午(四年),东泽大师忽以‘归元’之戒,授嘱海云,是时海师祖自置田一石三斗五升。外一石八斗,系海宁秦公约施田基。师受嘱后,夜坐蒲团,昼垦荒余,接众之外,所剩钵米买田三石二斗。复以下院弥陀庵僧性空因芭蕉长年钟板供佛饭僧,愿付泉田二石,旱地五斗,坐山一形,迩已捐资兼募,妆严佛像,造修殿宇,向之空园绿竹,晴郊梵狐,焕然改观。”即是说,到了大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皇帝敕赐平阳弘觉忞国师的法徒们在芭蕉寺节岩拈香拜祖,草舍成坛。并法付虎丘海云和尚以“懒(静功)”传身,以空传后,高卧于芭蕉山深林中,时达27年。至雍正四年(1726年),东泽大师忽以“归元”之戒授嘱海云,其时海云已自置寺田一石二斗五升。另有秦海宁所施田基一石八斗。海云和尚受嘱后,夜坐蒲团,昼垦荒地,又以余钱买田三石二斗。又有下院弥陀庵僧性空交付泉田二石,旱地五斗,坐山一形。几年来的捐资兼募化得到了大笔的经费,于是兴工装严佛像,造修殿宇,使芭蕉空园废墟改换了新貌。后文则描写赞美道场之景观:“嗟乎!世有以天工而异人巧者,芭蕉之巉岩幽谷,丹枫茂林,清泉白石,累转苍秀本色,道场是也;亦有以人巧而换天工者,芭蕉之佛金而辉,殿广而丽,泉浚田溢,狮象云屯掩映,道场是也。夫非我东泽师之慧眼宏力,誓愿坚深,其孰能绍始善终哉!化成幼探芭蕉,长临览县志,尝与海云和尚谈及祖庭,抚兹胜地,留连三叹也。因师嘱序,爰乐书于石。乾隆十五年小阳月初八日吉旦立,邑庠生王化成撰并书,铁笔陈文冕刻石。”“小阳月”,农历十月。
碑背面阴刻楷书3列,每列23行,满行12字,记叙芭蕉寺庙基、山场、田产等事。碑名为《中兴芭蕉寺碑文既序》,亦为王化成撰书。与《中兴芭蕉寺碑记》成为姊妹篇。清代慧海禅师曾引用“兴阳佛殿太阳池,芭蕉寺里比目鱼”的郢谚来赞美当年京山兴阳、太阳和芭蕉三大古寺的特色。这是颇有见地的。
芭蕉山海拔约200米,海拔391米的石人山立于其西北。此地山清水秀。芭蕉丛丛,泉声汩汩。松柏苍翠,修竹摇曳。景色迷人。笔者考察时听说,1958年前,还有前殿和后殿两层,左侧有观音殿,右侧有祖师殿。寺内佛像有部分完好。后经1958年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芭蕉寺院落已茫然无存。清代的《中兴芭蕉寺碑记》石碑已保存于京山县博物馆。遗址上只存有石碑4块,各高0.52米,宽0.8米,厚0.28米,青石质。分别各横列阴刻大楷书:“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皇图永固”,“帝道遐昌”4字,每字高0.13米,宽0.12米。当刻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笔者全部进行了拓片。
皇图巩固石碑拓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