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歇庙,位于沙洋县后港镇黄歇村。始建年代无考。笔者2005年9月28日考察黄歇庙,拓下了有关碑文。
黄歇庙立于一座形似小山的高台顶上。台高12米,最大直径80米,周长200米。相传此台是黄歇的墓冢。2004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黄歇村墓群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黄歇(?—前238),即春申君,战国时楚国人。与齐孟尝君、赵平原君、魏信陵君齐名。历任左徒、令尹,曾执楚国政。后为李园所杀。传其出生于沙洋县后港镇黄歇村,人们修庙以祭祀、纪念。同时,湖南、河南、安徽和江苏等地也发现有黄歇冢。
黄歇庙中没有发现与黄歇有关的实物资料和文字记录,台上建有山门、佛殿、百子堂等建筑遗迹。考察中发现两方碑刻。一是刻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的《重修佛殿》碑,高0.8米,宽0.38米,厚0.1米,青石质。此碑内容极简单,除横额阴刻大楷书“重修佛殿”4字外,仅是刻碑时间、住持名和捐资人名:“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岁孟冬月吉旦。住持僧证经,徒恒远、恒达,李士仪三千”,后刻71人姓名及捐资金额。(www.xing528.com)
黄歇庙
二是刻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的《尝思天地之大德》碑,高0.49米,宽0.62米,厚0.1米。碑正文阴刻楷书7行,满行21字,记叙同庚者捐修百子堂而酬神结缘之事:“尝思天地之大德曰生,生也者即天地之大德也。如我壬子(乾隆五十七年)生人员,异月异日而同年同庚,当盛世之秋,处清平之候。感天地覆载之恩,蒙父母抚育之德。思酬无自欲,报末由众。众起诚心百子堂,十年一旬,捐诚酬神,情同骨肉,以及我等后世子孙无负父志二相好,无相尤。声相应,气相求。永远不朽。是为序。”其首人为李国珠。共刻47人姓名及捐资金额。其意谓:生下我们是天地的大德。如我们乾隆五十七年岁壬子出生的人员(时年40岁),不同月不同日,而同年同庚。如今正值盛世,天下太平。感谢天地的覆育包容,承蒙父母的抚育之德。思念报答没有自己的欲望,最终怎么报答听从大家的意见。大家兴起诚心于百子堂,我们就以十年为一轮,捐诚谢神,情同骨肉。以及我辈的后世子孙不要辜负父亲的心愿。既然两相好,就不要责怪抱怨;既然声息相同,就应当互相应和;既然气味相投,就应当互相帮助。望此情谊永垂不朽。这篇碑文虽然简短,但充满了同庚者们的深情厚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