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居谊祠,又称边居谊庙,位于沙洋县李市镇新城村汉江大堤内不远的原新城中学校址处。笔者1995年11月26日考察边居谊祠遗址,拓下了有关碑文。
边居谊,南宋随州人。起初跟随李庭芝。李庭芝(1219—1276年),字祥甫,随州随县人,祖籍开封,淳祐元年(1241年)进士。开庆初主管两淮制置司事,屡败蒙古江淮大都督李璮。度宗咸淳间,以督师援襄阳无功罢官,旋复准淮东制置使兼知扬州。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因守扬州,抵抗元军,加参政知事,知枢密院事。二年,守临安,城陷,苦战拒降,后突围东入海,至秦州被俘,遇害于扬州。边居谊随李庭芝积累了战功,官至都统制,统帅诸军。咸淳十年(1274年),以京湖制置帐前都统驻守沙洋的新城。新城镇,汉始置,位于荆门东南的邮递坡,离沙洋7公里,宋高宗时,曾是荆南府荆门镇的治所。
边居谊治军深得人心,攻守有法。在新城驻守期间,一方面在沙洋绿麻山上筑绿麻县城,一方面在新城新筑城堡。现在新城村3组的一些农户家还保存不少南宋时的城墙砖等文物,砖长0.4米,宽0.3米,厚0.11米,青灰色,一面有阳文大楷书“唐工”2字。
当时沙洋、新城一带是南宋军队抵抗元军南侵的重要战场。其时有伯颜(1236—1295),元蒙古八都人,长于波斯(今伊朗)。历官中书右丞,同知枢密院事。至元十一年(1274年)拜中书左丞相,领河南行中书省。率元军攻陷了襄阳,南宋守将吕文焕投降,并带领元兵跟随伯颜继续南侵。元兵至沙洋,沙洋守将王大用战而不降,元军攻陷沙洋,王大用被俘。元军直逼新城,边居谊指挥水军与元兵在汉江上大战。吕文焕认为新城不过是一小小城堡,只需劝降,不攻自破。于是把沙洋战场上斩下的宋军头颅摆列在新城下,进行威胁、恐吓和招降。然新城驻军不理不睬,拒绝投降。第二天,元军又将沙洋守将王大用捆至新城壁下,强迫其呼叫:“边都统快投降吧,不然大祸将至!”
吕文焕见边居谊仍不予答复,又将招降书射入城堡内。边居谊义愤填膺,在城头往外喊话:“叫吕文焕上前来,我有话对他说。”吕文焕以为边居谊已经开始动摇,于是就骑马奔驰到城下谈条件。早已埋伏好的守军弓箭手一阵乱箭齐发,吕文焕被射中三箭,马被射翻,被守城军士钩了过去。吓得众元军赶快牵过另一匹马,把吕文焕救过来急奔而逃。过了两天,宋军总制黄顺威胁一守军开东门出城投降了元军。第二天,吕文焕派黄顺前来招降,边居谊说:“你想得新城吗?我誓以死守此,你怎么可以得到呢!”黄顺又呼其部下,其部下想缘绳索下城投降,边居谊将其部下全部驱入,当门斩之。吕文焕指挥元军像蚁群般地攀登而上城头。边居谊把家财全部拿出来分散给守城的将士,亲自在城上来回督阵,指挥守军与攻上城头的元军展开激烈的肉搏战,接着又是惨烈的巷战,双方血战了一整天。当夜色来临之时,新城的浸汉楼失守,熊熊的烈火漫延至民房,全城火光冲天。英勇的边居谊已精疲力竭,回到自己的宅第,拔剑自杀未死,又立即跃身赴火而亡,谱写了一曲精忠殉国的壮烈之歌。边居谊之妻华氏、盖氏及全家也同时赴火殉难。元丞相伯颜被边居谊勇敢壮烈的事迹所感动,下令从火烬中寻找出边居谊的残骸,以厚殓埋葬。同时,边居谊英勇献身的事迹被上报南宋朝廷后,南宋朝廷追赠边居谊为利州观察使。后来,《宋史·边居谊列传》载其事迹。(www.xing528.com)
边居谊祠诗碑拓片
经过战乱后,新城毁坏。又由于襄河改道,新城遗址大部分被洪水冲没毁失。后来,人们追思边居谊的忠义事迹,在汉江堤内建立了居谊祠,以香火祀之。元末,曲阜人孔克学,系孔子五十五代孙,时任荆州府教授。他在游历沙洋时,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标题为“沙洋”,题目下自注“宋将边居谊与元军战死是地”12字。其诗为:“铁石肝肠死未休,孤城高倚汉江秋。三千血战皆忠义,不学襄阳事敌仇。”此诗末句是赞扬边居谊的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不像吕文焕那样在襄阳失陷后降敌。明代版《荆门州志》收录了孔克学的诗七首,这首悼念边居谊的《沙洋》诗也在其中。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荆门知州舒成龙重修边居谊祠时,刻立了一块诗碑。由于没有看到明代版《荆门州志》的记载,误将孔克学的这首诗作为了边居谊的《绝命诗》。其碑下部刻记边居谊的生平事迹及纪年,由于漫漶严重,其文字不能成句。乾隆十九年编成的《荆门州志》同样也误将此诗作为了边居谊的《绝命诗》,以致使人们以讹传讹。
1940年,侵华日军进攻荆门沙洋,边居谊祠庙被毁于战火之中。20世纪80年代期间,在边居谊祠庙遗址上兴办了李市区新城中学。至今,学校早已停办拆除,遗址废墟上仍然躺卧着这块残断了的巨大诗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