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荆门古名胜:兰台书院的历史与重修

荆门古名胜:兰台书院的历史与重修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兰台书院,位于钟祥市郢中镇古兰台上,创建于清乾隆十五年。故有兰台之称了。时任安陆儒学教授罗田进士陈之琯撰有《兰台书院碑记》以纪其事。兰台书院的诞生,为五县二州的学子们创造了一个修德競业的平台,从而开辟仕途的灿烂前程。兰台书院大门兰台书院南北回廊后来,兰台书院因年久失修而逐渐颓败。可见敦福此次重修兰台书院,着重解决了书院经费的来源问题。这次修复,使兰台书院发生了巨变。这次重修又使兰台书院大为改观。

荆门古名胜:兰台书院的历史与重修

兰台书院,位于钟祥市郢中镇古兰台上,创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2009年2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笔者2005年6月21日考察兰台书院。

现存的兰台四合院是当年兰台书院的一部分,为二进硬山式的建筑院落。院内遗存两排砖木结构的房子,平行排列。厢房面阔6间,两房间宽1.6米,呈长方形环廊。四合院的大门两侧墙上嵌刻有“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瑰意琦行超然独处”的一副8字联。联意可佳,但不合联律,尾字全为仄声,更不说对仗了。一侧墙壁上嵌有节录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安陆府知府觉罗敦福的《兰台书院记》中的部分内容。

兰台,为夯层土石高台,传说筑于尧舜时代。舜帝亲手在台上种植下惠兰,兰花怒放,清香四溢。故有兰台之称了。兰台为郢中名胜“三台十八景”之首。

为了振兴文化教育,乾隆十五年(1750年),安陆府知府张世芳率所辖的钟祥、京山、天门、潜江当阳五县和荆门、沔阳二州的官员募捐集资,在兰台上创建了兰台书院。据清乾隆六十年版《钟祥县志·书院》中记载:“乾隆十五年,郡伯张公世芳率同七属捐置其经费,修脯膏火,俱有额解之项,颇见充裕,每岁延师集生徒其中,室宇宏整,弦诵不辍。作人雅化,历今蒸蒸日起,洵吾郢之盛事也。”民国版《钟祥县志·宦绩》中载:“知府张世芳,三原人,乾隆十一年任。创建兰台书院,堂曰:‘丽泽。’率同七属捐置经费修脯膏火,俱有额解之数,颇见充裕。先是郡无专院,前宋杨绿绶建阳春书院,未久旋废。自世芳建兰台(书院),郡属士子肄业有所逮。清末改学堂犹借基础,百年树人,世芳有焉。”这次创修书院当是乾隆十四年兴工,乾隆十五年告竣。时任安陆儒学教授罗田进士陈之琯撰有《兰台书院碑记》以纪其事。兰台书院的诞生,为五县二州的学子们创造了一个修德競业的平台,从而开辟仕途的灿烂前程。

兰台书院大门

兰台书院南北回廊

后来,兰台书院因年久失修而逐渐颓败。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安陆知府觉罗敦福又重修书院。他在《兰台书院记》中云:“前守张公创兴书院,名曰‘兰台’。盖《史记》楚顷襄王綪缴兰台,传此为其故迹云。夫楚宫泯灭,自昔为疑矣。而张以名斯院,且颜其中曰‘丽泽’,岂以滋兰九畹、树惠百亩,楚泽之相丽,固众芳之所在欤?先是院之经费,捐自属邑,而邑令升迁不常,难以久远计。乾隆丁亥(三十二年),会予守是郡,武黄司马陈公来摄天门篆,请将圣寿寺田充膏火,而予复籍各属学租凡若干,详列于后。于是诸生来肄业者,得以无乏绝焉。”文中以栽种花草比喻培养各种人才。綪(zhēng)缴(zhuó)兰台:指楚王射鸟于兰台。语出《史记·楚世家》。从记文可知,兰台书院以前的经费是“捐自属邑,而邑令升迁不常,难为久远”。于是敦福改为“重新登记各属学租凡若干”,即为“置田出租生息”的办法筹措书院经费。故使来书院修习课业的生员不缺乏经费了。可见敦福此次重修兰台书院,着重解决了书院经费的来源问题。(www.xing528.com)

后来书院几遭战火焚毁,经历80年后,到了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时任安陆府知府的贾世陶主持修复兰台书院,其碑文记载了修复的经过:“兰台书院为郡诸生肄业之所,予于丙午(道光二十六年)奉命出守兹土,下车日,目睹颓垣断壁,草满庭院,户罥(juàn)蛛丝,堂鲜人迹。询之,知师生不履户庭者已三十年。”可见书院已荒废几十年了。这次贾世陶所兴工程,于道光二十七年中元前十日告竣。后又督催潜江、天门、京山士绅复捐膏火钱千串有余,更有以腴田助修者。故“广厦修如旧式,增学舍二十四楹,井灶厅堂应有尽有。每舍置床一几一架。一登兰台则江帆在望,陟奎阁则云树临眉,弦诵啸歌俯仰有余地焉。膏火亦足敷十年之费”。这次修复,使兰台书院发生了巨变。

咸丰六年(1856年),“兰台书院毁于赵邦碧之乱中”。时有云南人汤一德于咸丰八年(1858年)代理钟祥知县,他查访书院基址后开始了重修工程。他在《重修兰台书院记》中写道:“兰台书院,阖郡人文荟萃之所也,其地为楚襄当风遗址,枕龙山漱鹤池,襟带汉江,岿然雄出,秀甲荆南者,盖千百年于兹矣。咸丰甲寅(四年),楚氛不靖,逆匪窜荆襄,郡受其患。丁巳(七年),予以戎马倥偬中捧檄摄首邑篆,暇则登临为欷歔者久之。会太守陈公(名寿图)典郡,振兴文教,属予筹修,择正绅匡厥事。佥曰职员涂兆稺、曾垣、樊清印可,爰诹刚日(单日)鸠工庀材,规模仍旧,栋宇丕新。顷之,太守邢公(名高魁)莅郢,捐廉俸襄成是役也。经始咸丰八年酉月(八月)祀土,迄九年午月(五月)蒇事,凡十阅月。建讲堂三楹,坐楼一,东西学舍鳞次十二间,垩而新之后阳春白雪台,左斋房,右奎阁,重加葺治。”这次重修又使兰台书院大为改观。

清代乾隆至咸丰年间,上述几位地方官员留下了修建书院,培育人才的善行功德。其间,也有以诗歌的韵律,诗人的灵感,给后世留下了兰台书院的内载文脉。胡志章有一首七律《忆兰台书院》:“《离骚》一卷吊湘累,弟子同时作赋才。秋草何人寻故宅,雄风终古属高台。江山文藻前贤迹,井邑凋残浩劫灰。曾是旧时弦诵地,扶风绛帐盼重开。”首联吊念屈原宋玉。颔联写秋草故宅和高台雄风,深表怀玉之情。颈联描摹现状,将“前贤迹”和“浩劫灰”强烈对比,指出凋残的原因。尾联点题,痛惜书院的冷落,期盼盛况重开。全诗纵横捭阖,意境别致,诗情酣畅。

危映奎的七律《兰台书院雨窗即事》则是另一番境界:“层台细雨暗檐牙,冷院从教薄絮加。带锸僧分前寺菊,担囊客送本山茶。蝇贪墨沥窥青管,蜂困窗棂啮绛纱。午梦初惊成独酌,酡颜犹印枕纹钭。”首联写“暗”和“冷”,凸显执教的环境和条件特别差。颔联讲“菊”和“茶”的来历,赞许自己的清贫。颈联描述蝇的贪婪,蜂的无奈。表达鄙蝇怜蜂的情感。尾联写独酌勉慰,自嘲酡颜印枕之状。全诗笔触细腻,吟物精到,对仗工整,字里传神,真实地记录了古代书院从教者的清苦生活和奉献精神,堪为诗中珍品。

后来因时代变迁,兰台书院停办。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为安陆府师范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又改为安陆府中学堂。民国二年(1913年)改组为湖北省立第四区兰台中学。民国十二年(1923年)改兰台中学为省立第七中学。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又改名为湖北省立钟祥初级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改名为湖北省钟祥县立初级中学。1956年又改名为湖北省钟祥县第一中学。2000年钟祥一中迁至南湖之滨。2009年将一中老校区改名为兰台中学(钟祥一中初中部)。

兰台书院至今虽不复存在,但其为荆楚育才的文明薪火会代代相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