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声乐教学表演:通俗唱法特点与训练

高校声乐教学表演:通俗唱法特点与训练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通俗唱法”在表演上突破了某些正宗音乐流派的传统形式,使歌唱艺术迅速被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朋友所喜爱。读字清是通俗唱法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读字清晰、归韵收声准确乃是通俗唱法的重要特征。通俗唱法十分注重歌曲情感的强化与外化,而呼吸运用乃是关键。通俗唱法的演唱者用一种质朴自然的声音进行演唱,其演唱的特点以自然质朴的声音为主。

高校声乐教学表演:通俗唱法特点与训练

通俗唱法也叫“流行歌曲唱法”。可以说“通俗唱法”在表演上突破了某些正宗音乐流派的传统形式,使歌唱艺术迅速被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朋友所喜爱。

通俗唱法总的来讲是从民间和古典声乐传统中发展出来的一种自然的歌唱发声形式,主张情真意切,平易近人。歌者虽然在声音上并不是特别讲究,但是他们具有以个性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的能力,并善于通过歌曲和听众产生交流。现今通俗唱法,在大方向上接受了民族声乐“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优良传统,在发声方法上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发声原理,又吸纳了港台的通俗唱法,乃至欧美通俗唱法中表情达意的独特方法,形成了多样的类型和不同特色。

通俗歌曲中的语言,以质朴为本。它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许多歌曲直接反映社会生活中不同层面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感情,多以平白如话、直抒情怀的方式出现,一般不过多地修饰雕琢。近来,散文式甚至完全口语化的歌词也有出现,使得通俗歌曲的演唱艺术也增添了新的样式。但是,绝大部分歌词仍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文学性。读字清是通俗唱法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读字清晰、归韵收声准确乃是通俗唱法的重要特征。也有一些曾经学习美声唱法歌手,往往不注意读字的力度,或不习惯把字头(声母)重读,而过多注意追求声音的效果,因而在转唱通俗歌曲时,便觉风格不浓、韵味不足,乃至大大削弱了歌曲的感染力。通俗歌曲的歌词,一般都比较生活化、口语化,即使是带有诗情画意,意蕴较深的歌曲,也都从歌曲的总体氛围上来刻画、追求,而歌词本身也尽量做到口语化、生活化,因而要注意歌词的语言性。许多优秀的通俗歌曲意境与氛围十分浓郁,然其歌词仍十分通俗易懂,不刻意雕琢。如《弯弯的月亮》歌词:“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阿娇……”又如《涛声依旧》:“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才发现又回到你面前……”这两首歌的歌词,公认是文学品位颇高的上乘之作。它们可以说是诗化了的语言。通俗歌曲中这类有一定艺术功力的歌词不少。当然,由于通俗歌曲创作的无规定性,群众自我参与意识极强,所以,各种创作现象体现了极大的包容性。但是,通俗歌曲的创作还是应当追求一种品位与档次,以提高创作质量,为广大群众贡献更多更好的作品。

基于通俗歌曲歌词的口语化与生活化的特点,在通俗歌曲的演唱上,应当把歌词的语言特点表现出来。比如歌词的逻辑重音、感情重音,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与停顿,语气的鲜明与准确以及连贯性与整体性等,都要通过对语言特征的把握来予以表现。通俗唱法十分注重歌曲情感的强化与外化,而呼吸运用乃是关键。至于气息的协调、起音的舒展、音流的通畅、音质的柔和、位置的恰当、吐音的自然、咬字的清晰、表情的真挚等这些歌唱的普遍原则,虽然是共同的,但是通俗唱法中其自身的特点则是显而易见的。

(一)通俗唱法的艺术特征

1.质朴自然的声音

通俗歌曲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因此它的普及程度较高,易被人们接受。通俗唱法的演唱者用一种质朴自然的声音进行演唱,其演唱的特点以自然质朴的声音为主。

2.独特的韵味

通俗歌曲以其独特韵味著称。通俗歌曲的词曲大众化,易于上口,易于被人接受,表现出了其艺术的感染力和独特的韵味,正是这种韵味往往让歌曲艺术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如轻柔的气声,狂放的喊声,让人心动的颤揉音以及一切能表现情感的手段都能灵活运用。

3.夸张的表演

通俗唱法在演唱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借助形体语言来塑造音乐形象,运用夸张的表演以及现代电声音乐的特点,把歌曲推向高潮。这种表现形式往往具有煽动性,台上台下相互呼应,达到了听觉形象同视觉形象的统一。

4.自弹自唱,歌舞兼容

通俗唱法的歌手比较注重外部形体的表演,有的借助一样乐器自弹自唱,有的在演唱的同时,配以舞蹈动作,往往很多形体动作是根据歌曲的内容、风格来编排设计的,而一些歌曲的舞蹈性很强,就需要为之设计动作来表现音乐形象,如霹雳舞拉丁舞等。(www.xing528.com)

(二)通俗唱法常见的风格及训练

1.通常型风格

此演唱风格指既没有鲜明的戏曲曲艺风格,也没有借鉴民歌、美声等唱法,它的旋律优美,声音质朴,韵味浓郁,情感真实,同时涵盖面极广,很多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都属此类。要唱好这一类的歌曲,首先要深刻理解歌曲的深刻含意,反复地揣摩歌词,进行朗读练习,把握歌曲的整体情感基调。对语气、语调、停顿都要做相应的处理,把握歌曲的高潮,并选择相应的音色来演唱,对个别词和语言要做特别的处理并唱出它的韵味,做到声情并茂。声音造型多用气声、齿音、颤揉音和假声。

2.摇滚型风格

此演唱方法强调情感和音乐的气氛,用夸张的形体动作以及强烈的刺激性、动感来表现音乐;在音色的运用上追求苍劲,粗犷豪放,同时运用大的形体动作及强烈的电声伴奏来突出其特色。要唱好这一类歌曲,首先要对歌曲的节奏、音准、摇滚型歌曲的配器等进行了解,充分利用摇滚型的风格渲染气氛。摇滚型的歌曲节奏比较强烈,演唱者在演唱时要表现出它的煽动性和震撼力,多用呐喊语气。在演唱的同时,演唱者为了同乐队伴奏相协调,在音色上、用嗓上需要加大气息的支持感,多用气息(腹部的支持)支持演唱,减少咽喉的负担,从而与音乐表现内容、形式相吻合。声音造型多用“震喉音”和“摩擦音”。

3.民歌型风格

民歌型的演唱风格是通俗唱法吸取了传统民歌及唱法的某些特点,但又和传统民歌的演唱风格有较大区别,从而形成的一种既借鉴民族音乐的特点又渗透通俗音乐风格的唱法。这种唱法可分为三种类型:传统民歌型、创作民歌型、现代民谣型(包括校园民谣、城市民谣)。要唱好这一类型的歌曲,首先要把握好民族音乐的韵味,对我国的民族音乐要有较好的理解,抓住民族音乐的神韵,同时又结合现代音乐的轻松活泼、生活化的特点进行演唱,既能表现传统又能反映时代的要求。另外,在语言上也要能体现民族音乐的吐字、发声的特点,做到既不失原汁原味又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本唱法中声音造型多采用“鼻音”和“咽音”以及民歌演唱的润腔技法。

4.戏剧、曲艺风格型

此唱法吸取了我国戏剧、曲艺的特点,揉进了现代音乐配器及现代演唱方法。这类歌曲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对原本是戏剧和曲艺的说唱段子,在演唱时强调通俗音乐的特点;另一种是以戏剧和曲艺中的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歌曲,如《前门情思大碗茶》《中国功夫》等。要唱好这一类的歌曲,应强调整体风格及其韵味,从曲调的音乐特色决定演唱风格。因此,演唱者要熟练地掌握运用其艺术原型的唱法、读字及其语言规律加以创造性地运用。此唱法多采用戏曲唱腔,如京剧中“黑头”和“花旦”的唱腔。

5.美声风格型

此唱法的特点是借鉴了美声的发声科学性,如连贯、圆滑、高位置的运用,声音虽然不像美声唱法那么严谨,但由于强调了读字与声音的纯真,从而更增添了歌曲的亲切感和感染力。这一风格的歌曲有两大类:本身是美声歌曲,唱法糅进了通俗唱法的特点;本身是通俗歌曲,借鉴了美声唱法发声的科学性进行演唱,二者相互渗透,取长补短,如《回家》《弯弯的月亮》等,其声音造型基本是在美声的发声状态下揉入了气声、喉音、鼻音、假声等通俗歌曲演唱中常用的声音类型。

要唱好这一类的歌曲,应在美声的发声状态下,注意声带闭合而发声。在歌唱各共鸣腔体中,注重喉咽腔的共鸣,因为喉咽腔部位的声音自然质朴,有很强的可塑性。灵活巧妙地运用软腭来显示声音修养,保护声带及咽喉,高音时软腭适当抬起,可分解一部分强气流对声带与喉部的冲击,扩大了共振范围,减少喉部所承受的压力,但共鸣焦点不可全部放在抬起的软腭处,因为软腭抬起后,高位置的共鸣色彩与咽喉部的色彩是有差异的,如果完全用高位置来演唱,必将失去通俗唱法的声音特征。因此,即使软腭抬起了,也只能巧妙地借用,而仍然要保留喉咽腔主导共鸣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