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了解沙盘,了解团体沙盘游戏的设置规则。选取沙具的过程中感受父母之爱的家庭温暖。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团队精神。
学情分析: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必须感受到父母的爱。引导处于青春期的高一学生反思,父母之爱对他们减轻学业压力、搞好人际关系有一定帮助。
教学准备:沙盘教学。
教学过程:
1.用手和沙子充分接触,感受沙子的流动,感受沙子的生命力,观察沙盘的内层底色蓝色给我们的感受和影响。
教学设计说明 了解沙盘的组成,感受沙子带来的轻松愉悦,为沙盘课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2.用“剪刀包袱锤”的游戏形式决出1号选手,1号选手作为核心负责本组的组织协调,然后决出2到5号选手。
教学设计说明 用“剪刀包袱锤”的游戏形式明确排序是为了增加趣味感,同时排序对团体沙盘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3.取沙具。每个人取3~4个沙具,可以代表爸爸、妈妈、自己或者弟弟妹妹。
教学设计说明 取沙具的过程实际上是把潜意识里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意象化的过程,这是团体沙盘是否成功的关键步骤,可能会较慢。
4.围绕沙盘坐下,每人看着手里的沙具,分享这些沙具能够代表父母、自己或兄弟姐妹的原因。
教学设计说明 第三、第四步紧密相连,良好的交流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
5.由1号选手组织,1号首先在沙盘里开凿山川河流或者大海,放上自己的第一个沙具,其他人围绕1号同学的沙具依次摆放自己的沙具组成一幅有创意的立体图画,总共三轮结束。
教学设计说明 整个过程大家必须遵守规则,这也是团队精神的培养过程。(www.xing528.com)
6.沙具摆放结束后,由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推荐1人做代表讲一讲沙盘里的故事。
教学设计说明 通过讲授沙盘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反思:
学生与沙子充分接触,很多学生找到了童年的感觉,即使一些从来没去过海边的同学,也感觉非常放松。大家取回沙具交流的过程非常重要,我参与了一个小组,学生指出了父母和自己某一个或者几个特点,甚至讲了一些自己和父母的小故事,很有趣。团体沙盘完成讲故事的时候,大都是团队的故事、美丽的爱情故事、战争与和平、环保的故事,很有趣味,与“我的家庭”主题有联系,但不是太多。
学生感想:
1.这节心理课我们玩了沙盘,柔软的沙子划过手背,那种舒适的感觉让人感到很轻松,放下了一切疲惫与紧张。初中就设有心理沙盘,只是一直没有接触过,这次心理课终于可以尽情地体验了。
在摆放沙具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规则的乐趣,不能破坏庄家定下的规则,但可以在其上自由发挥。引申到现实生活中,严格的校规校纪也是不容我们破坏的,但是在这个画好的栅栏中,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无拘无束,也是很快乐的!期待下一次的心理课!
2.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好像回到了小时候父母带着我们去沙滩上玩的那段时光。抚弄着细腻的沙子,忘却了成长的烦恼。沙子底下是蔚蓝的海面,就像此刻我们每个人的心一样澄静,教室两侧各式各样精巧的物件都期待着被我们选中,赋予他们生命。几个人的奇思异想编织出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这短短的一节课,让我感受到久违的放松和愉悦,想不到一个小小的沙盘竟有如此大的魔力。
3.我看着自己团队完成的作品恬静、静谧。每个成员都在分享着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原先毫无生气的沙盘在经过大家的精心布设,竟给人营造出一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美学意境!住在喧嚣城市里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方“净土”。沙盘游戏真是太神奇!
4.通过团体沙盘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表达,可以提高我的自信心、完善自我性格、增进人际交往技巧,改变我不敢说话、不会和别人沟通、不会处理人际冲突、无主见、无法听取他人意见、无法与他人合作、缺乏领袖精神等缺点;在团队沙盘中的观察和倾听能改变我强势霸道、抗挫折能力差、不会处理人际冲突、情绪不稳定、无法与他人合作等情绪问题。
图1-9 沙盘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